核潜艇为何必须依靠长波电台才能作战


无线通讯主要靠电磁波。电磁波可以穿透大气层,在真空中畅通无阻,甚至可以超越冥王星轨道,和100亿公里之外的探测器实现双向通讯,耗电量只相当于几节干电池就够了。但是,陆地上与海洋深处的潜艇通讯,却是个老大难的问题。
水的密度是空气的800多倍,超短波、短波、中波这些电磁波在水中衰减太快,电磁能量遇到水,会迅速变成热量,难以穿透海水。要想完成无线电通信,潜艇必须浮出海面或把鞭状天线或浮标天线伸出水面,但却因此暴露了自己。
潜艇尤其是核潜艇虽然隐蔽性很强,但是也因为无法实现双向无线电通信,而成为水下的信息孤岛。这是至今潜艇战斗力无法有更大提升的先天瓶颈。
二战后,无线电专家经过深入研究,发现了甚长波和超长波信号,可以穿透一定深度的海水,而且超长波由于波长惊人,可以克服地球的曲率,实现对全球水下通信!
无线电甚长波,波长1万—10万米,也就是一个波长在10公里到100公里之间,经过在海水中衰减,仍可达到30米深度左右;而超长波,波长大于10万米,即一个波长超过100公里,几乎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通信,而且可以穿透水深200米。因此这两种长波电台,成为陆地对潜通信的主要指挥方式!

发射甚长波和超长波发射设施非常庞大,仅仅天线就占地从几个平方公里到几百公里,天线电缆埋入地下,因此无法安装到潜艇上,只能建在陆地上,从陆地向深海潜艇单向广播式通信!长波电台的设备过于庞大,因此在核战争中,也极容易被对方摧毁。
深海中的潜艇要想准确接到通信信号,必须按出海前规定的时间和频率接受。长波信号深度是岸上长波发射台的发射功率大小决定的,由于长波在单位时间传送信息少,通讯速度很慢,只能发送预先规定的简单指令,例如向潜伏深海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发送发射核弹的命令。核潜艇所携带的所有核弹头的射击目标,其实是在出发前早就装定好了的,是不可以随便更改的!比如要打击美国首都华盛顿,就事先编号0001,打击纽约,就事先编号0002,打击洛杉矶,就事先编号0003,以此类推!
战略核潜艇收到这个命令条后,艇长和政委,美国是副艇长,同时打开各自的保险箱,从里面拿出出海前就准备好的“目标编号表”,立即和收到的密令各自独立2次核对无误!然后下令逐级解除保险,操纵核潜艇上升到发射深度!一切就绪后,两人同时按动发射按钮,核导弹才能真正打出去!

由于超长波通信的效率极低,往往几个小时才能发送成功几个字节,因此有在关键时候掉链子,耽误重大任务的潜在风险,现在随着卫星星座越来越多,各大国之间正在试验核潜艇和卫星之间的蓝绿激光通讯,一旦成功,核潜艇的战斗力将有本质性的提高,在此之前,长波通讯仍然是核潜艇最保险的作战指挥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