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压三天,"赛博冥想游戏”加剧了我的精神内耗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 情报姬
转载事宜请后台询问哦
文丨阳光白仁 审核丨春辞
排版丨鹿九

有时候我会想一个问题:禅意解压游戏,是不是一个谎言?
比如我打开steam,搜索解压,出来的大部分是些放空大脑简单粗暴的游戏。
什么《冲就完事模拟器》,什么《模拟山羊》,都是些操作简单满足强迫症无脑冲爆的游戏,玩这些游戏就图一个字:“爽”!

问题是,创意优秀的新鲜爽游,其实是很稀有的东西,绝大部分爽快的游戏模式都在无尽的模仿中沦为了俗不可耐的东西,比如那市面上那十万甚至九万款“孤胆枪手”,垂直视角,爽快清怪海,然后被稀烂的数值设计恶心到呕吐。

解压游戏不该是这样的,它应该是张完美的气泡纸,每一个角度都反射着舒适的阳光,每一个颗粒都饱满有光泽,仿佛白鲟的鱼子那样Q弹,当你的手指像抚摸琴键一样划过,它们就会在韵律中以此爆开,给予极致的视听体验。
于是我犯下了个致命的错误,我以为我需要的,是禅意游戏。

世界上有许多种游戏,它们在诞生之初就被赋予了传递游戏制作人想法的使命。
有些游戏的制作人是想讲故事的,把自己瑰丽的幻想都传达给玩家;有些游戏制作人是想秀创意的,在游戏性的细节上让玩家惊呼“还能这样?”;还有的制作人将自己满腔的观点和知识汇入游戏,满脑子想着给玩家赋能。
但要说最逆天的,还得是两种游戏制作人——班尼特·福迪,以及陈星汉。
没错,班尼特福迪,就是那个做了“掘地求升”的杀千刀制作人,他做游戏的核心思路很简单——给玩家带来痛苦,让玩家感受痛苦。

而陈星汉就比较玄乎了,他的游戏突出一个“禅意”。
所谓的禅,突出一个妙不可言,它是不会给你直接传达具体的观点或者故事的,而是像一杯清茶,需要细细品味,虽然不保证让你能参悟到多少人生哲理,但是陶冶情操清新口气绝对是绰绰有余。
所以一接触禅意游戏,我就以为自己找到了赛博世界的迦南之地,这里流淌着奶与蜜,是每个人梦幻的心灵港湾,它们都会有清新淡雅的画面与轻灵飘逸的音乐,放松我的身心,带我进入一场“赛博冥想”。

吸气~~~
呼气~~~
吸气~~~
呼气~~~
啊!这就是,平安喜乐!
直到我被“电子气泡纸”骗进了一堆游戏里,然后狠狠吃了几个大逼兜。

我点开评论区,好评如潮。
大家快乐的讨论着游戏,玩不懂,很无聊,但是很想玩,赛博气泡纸,玩到流口水阿巴阿巴。
我打开游戏,玩到发麻。
忧郁而迷离的故事,多到让人眼瞎的点击目标,无机质的点击欲望,以及好像并没有减少,甚至反而增加了的压力。

事先声明,这绝不代表我玩了个垃圾游戏。事实上,它在艺术表现和情感表达上很有一手,能够让玩家感受到与作者奇妙思维的交流,在似懂非懂中陷入思考。
玩家的好评是不会骗人的。
但是要说解压,真没有....
以至于我思考的问题又多了一个:禅意解压游戏,是不是一个谎言?

说到底,游戏是制作人观点和心态的表达,如果他制作游戏的本意是让你放松心态深呼吸,那你自然可以从中缓解压力回归自我。
可如果制作人是想让你感受痛苦呢?
也不一定是痛苦,万一制作人就是思路比较混沌,要让你体验神秘忧伤,无助,又或者某些社会现象,孤独心态,甚至更干脆点,就想让你指挥一群小人集体跳楼,你还解压的动么?
有点难的吧?

赛博冥想,也是有方向性的,而真的让你解压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罢了。
而更恐怖的还在后头,如果游戏制作人根本没有那么高雅的情绪,他只是想用你赚钱,怎么办?
最好的例子——《羊了个羊》。

如果说前面的文艺游戏是方向各不相同的禅师,那么《羊了个羊》就是在路上竖了个牌子,上书“前有禅师”,然后等路人一过去就麻袋加大棒给你卖去人肉包子铺的拦路悍匪。
在微信小游戏这种突出一个轻量化,高解压需求的小游戏区域,大家本来想要的都是些画风可爱治愈,操作简单,快速满足正反馈的休闲游戏。
《羊了个羊》完美的做到了,仅限第一关。
随之而来的,就是不可逾越的第二关,无尽的广告诱导,还有拿捏人心的赌脸过关和分享优越感,把营销做到了极致。

光是看到这些句子,就让人感受到了血压的增加,宁可回去多来几把“赛博冥想”。
一番血战后,禅类游戏最终搞得我心力交瘁,陷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禅,究竟是什么?
直到重新打开《欧洲卡车模拟器》,看着暗流汹涌的埃特纳火山消失在后视镜的范围中,我才在久违的宁静中悟道了解压游戏的真谛。
早知道,还是《欧洲卡车模拟器》。

事实证明,禅意游戏是一种更加倾向于情感体验和哲学交流的游戏类型,甚至可以说禅意游戏本身就是一个模糊的伪命题,在这样的基础下,本着解压的目的去追求“赛博冥想游戏”,容易吃瘪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毕竟,人家顶多是解压游戏的比例高了点。
真解压,还是得放空大脑简单粗暴的模拟器游戏。


hi,这里是情报姬~
想更早看到编辑们的文章,可以wx关注下我的公号
这对我来说很重要,笔芯

往期精彩,点击可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