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疫情下的心理调适专栏】童心抗疫~为小朋友注入抗疫“心”能量

2022-12-01 09:51 作者:心理咨询师程海丽  | 我要投稿

各位亲爱的家长朋友,疫情防控之下,你家的小朋友是不是变得没有那么开心了?出门必须戴口罩、天天在一起的玩伴已经好久没有见面了、喜欢的游乐场也不能去、更加不能去心心念念的沙坑挖沙子了……

相比大人来说,幼儿是更不喜欢“宅”的,游戏和玩耍是他们的天性。不能像往常一样到户外去,被限制在有限的空间和活动里,他们会慢慢产生束缚感、乏味感。另外,幼儿能敏锐地觉察到父母、亲密照顾者的情绪变化,并通过他们的情绪和行为来观察、体验世界,父母及亲密照顾者的紧张、焦虑会让他们感到不安。

图片

幼儿生理和心理都在发育的关键时期,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更弱,因此疫情期间,父母不仅要做好儿童的身体防护,更要注意幼儿的心理防护。在此,我们为大家带来以下家庭防疫心理疏导小贴士:

家长要稳定情绪,幼儿才能有安全感

孩子通常会通过父母的情绪和反应来认识和看待世界, 父母情绪稳定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尤其是在防疫的特殊时期,父母的情绪越稳定,孩子受到的影响就越小。所以父母应及时觉察并调节自己的焦虑、恐惧,在幼儿面前呈现出稳定、积极且有力量的一面。下面推荐两个小方法,家长可以带领幼儿一起实践起来,可以有效缓解焦虑、恐惧等坏情绪

平稳呼吸法:吸气、屏气、呼气均数5个数。吸气时通过鼻腔缓慢而充分将空气吸到身体最深处,呼气时缓慢呼出,完全呼出气体后可正常呼吸2次。循环上述步骤,每天练习3-5分钟。

肌肉放松练习:先使劲用力,如握拳使肌肉绷紧,让孩子感受到肌肉的紧张,约十秒钟。然后慢慢放松,并体会肌肉完全松弛的状态。连续做几次之后,再换身体的另一部位做下去。最先做四肢肌肉,再做背肌、胸肌及其他部位的肌肉。这样的练习能敏感地觉察到自己紧张的肌肉,并借着全身的放松,进而减低紧张与焦虑。

图片

保持规律的作息

很多年轻的家长不需要上班的时候就会放飞自我,打游戏、看电视到深夜,孩子也跟着一起熬,这种作息习惯是有害的。正常、规律的生活作息以及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保持幼儿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家长应帮助幼儿做到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多运动、少外出,玩一些简单易行的小游戏。

丰富“宅”期间的游戏和活动:阅读、画画、拼贴、折纸、搭乐高积木、玩过家家,让他们专注于喜欢的事情;做一些对抗性、运动性活动游戏,让他们适度宣泄因减少户外运动而蓄积的精力。

亲近孩子,用心陪伴

家长可以借着这个阶段,放下手头的工作,多陪伴孩子,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及时的回应他们的疑问和担心。幼儿的理解认知能力是有限的,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不能理解。用通俗易懂的话和他们解释,也可以选择绘本和故事形式,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正在发生的事。家长可以多抚摸、拥抱幼儿,陪伴其入睡,给予幼儿心理支持和安慰。

图片

困难是暂时的,疫情的阴霾也终将会散去,作为家长我们要随时呵护孩子的心理健康,在幼小的孩子心中播种下一颗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种子,耐心地等待这颗种子发芽长大,不断吸收阳光雨露,成长为参天的大树!


【疫情下的心理调适专栏】童心抗疫~为小朋友注入抗疫“心”能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