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神殇的不老歌】《国王的选择》尊严要靠自己寻找

2018-03-02 12:11 作者:神殇解毒  | 我要投稿

【本1300字,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之前说,今年打算摆脱AE模板大师的称号,所以虽然已经午夜时分,电脑依然挂着Adobe AE在渲染,这是一个十分不错的时光穿越术,稍不留神天就亮了。除了想进修一下AE技巧之外,新的一年还想治疗一下懒癌,所以赶紧把昨天的预告兑现。形式上做一个小改变,十句话总结这部电影。

 


1.入围第89届奥斯卡的外语片电影中有三部反映二战题材,分别是丹麦的《地雷区》、俄罗斯的《战争天堂》和这部挪威的《国王的选择》。与昨天讲过的爱沙尼亚一样,挪威也是一个来自北欧的小国,瘦弱的身躯使得这样的国家通常无法与大国对抗,严守中立成为很多小国的国策。但这并不代表一味的妥协。


2.直到看了这部电影我才知道,原来挪威的君主是由大家选出来的。至于为什么挪威会选择一位来自丹麦的王子作为君主大家可以参考“敦刻尔克”那篇文章。电影到这里看似以国王视角陈述历史,实则埋下一个伏笔——以何服人?答案将在后面揭晓。

3.《1944》虽然没有大场面,但战斗细节严谨扎实,而《国王的选择》则是一部几乎由文戏支撑的电影。影片中并没有给不可一世的轴心陆军多少展示机会,因为在挪威面前德国强大到无需炫技,只需要派出使者恫吓即可。

4.1940年2月24日,德军开始向荷兰、比利时、法国开始进攻,同年4月德军染指挪威和丹麦。在挪威政府无力招架之时,奉行不干涉政务的哈康七世该何去何从?这成为了不是悬念的悬念。

5.为了弥补缺少战争场面所带来的空隙,导演在影片中展开了多条故事线。如果说国王这条线诠释了担当与责任,那么德国外交官这条线就将现实的无奈剖析的淋淋尽致。身为一个外交官,他希望避免战争,却又不得在纳粹面前低头。在运转的战争机器面前,强国公使一样也是蝼蚁而已。

6.王室父子间的意见不合,首相外长的困窘,吉斯林的背叛都成为了历史背后的推力。凝重的气氛使得观众的情绪没有被肆意挥霍,并且最终汇集在一起倾泻而出,历史的凌厉与残酷就这样真实的呈现在银幕之上。

7.在通俗的历史资料里对于这一段历史或者《1944》中的那些事都是一笔带过,比如像初中义务教育的历史课本上甚至都没讲过挪威哪天沦陷。但于我们微不足道并不代表可以轻易忽视,就像德军无法忽视挪威地处斯堪维纳半岛西岸的战略优势。

8.看过电影之后的感受是。弱小不等于懦弱,小国的尊严同样不可撼动。

9.除了上面这样浓烈厚重的历史感悟以外,这部电影还诠释了“体面”。国家危难时刻的担当是王室的体面,虽千万人吾往矣是军人的体面。影片结束后,我想哈康之所以能成为挪威独立之后第一任国王,并不只是因为血缘。



10.从德国4月9日入侵挪威到4月11日挪威宣战,用时两天,原因是德军空袭造成34名平民生。1931年日本策划发动九一八事变,1937年随着七七事变全面抗战爆发,1937年12当时国府南京沦陷数十万平民惨遭屠戮。但直到1941年12月珍珠港被偷袭之后美国参战国民政府才正式对日宣战。以史为鉴可知得失,难怪哈康七世战后结束流亡重回挪威而某些人最重只能遁走台湾。


2017年,教育部全面落实“14年抗战”的概念,即从1931年918事变至日军投降。

尾声

这个即将过去的冬天很奇怪,春节后大雪纷飞,所以各位小伙伴记得及时增减衣物小心感冒,晚安。


【神殇的不老歌】《国王的选择》尊严要靠自己寻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