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乒乓那些事儿 ——(二十四)归故国蔡振华告别意大利 赴非洲马文革出战肯尼亚

感谢大家的支持,你们成功达成了6000阅读量的成就,并且距离150粉丝一步之遥,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那年乒乓那些事儿提前恢复更新。
本章依然是一个过渡章节,3200字,字数不多还请笑纳。
—————————————————————————————————————————
国乒男队兵败多特蒙德,男乒颗粒无收。
虽然国乒注重国际影响(也被新德里世乒赛搞得有点怕),没有当场让许绍发下课,但是许绍发明白自己的职业生涯差不多就结束了,回国以后轻则高高供起,重则直接走人。
没办法,这就是竞技体育,就看你成绩,不看你别的。
离开多特蒙德前夕,身为意大利队总教练的蔡振华眼见国乒惨败至此,知道国乒不好交代,便主动做东请自己的老上司许绍发和老队友江嘉良吃个便饭,希望缓解一下压力。
酒过三杯,菜过五盘,握手道别时,眉头紧锁的许绍发突然蹦出一句,“小蔡,你还是回来吧”。
许绍发知道自己当年确实有点对不起蔡振华,先是东京没替他说话,又是哥德堡没给团体也没给单打名额,说句不好听的,人蔡振华别说不请吃饭,就是当着他的面说几句损话,他许绍发也是无话可说。
但是,国乒此次兵败多特蒙德回国之后必然再次进行调整,引入西方先进技术势在必得,而横板出身,旅欧多年的蔡振华就是最好的人选。
出乎许绍发意料的是,蔡振华并没有太多的反应,只是略一沉吟,然后说了一句:“行!”
“你和小黄好好商量一下吧,想好了再给我回个话”。许绍发知道如今的国乒就是烫手山芋,可今日的蔡振华已经不是当年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小伙子了,他已经成家立业,他妻子已经有了四个月的身孕。
许绍发希望蔡振华谨慎考虑,毕竟家国情怀不能当饭吃,国内能给什么样的条件两个人都是心知肚明。
蔡振华确实谨慎考虑了,只不过谨慎考虑的不是是否回国,而是如何说服自己的妻子。
回到意大利后蔡振华采取迂回战术,婉转地做起了妻子的思想工作。起初蔡振华的妻子黄胜有些不理解,中国乒乓球队资深教练多了去了,又不差你一个;况且在这儿干得不错,日子过得挺舒坦,要车有车,要房有房,受人尊敬。别人都削尖脑袋想着法子往外跑,你却往回跑,图啥呢?再加上都是出身体制,一切使得黄胜对回国后前景如何根本没有底。
但是最终黄胜还是听从了蔡振华的安排。她知道这个男人一直想证明自己,证明自己有能力力挽狂澜,证明自己不仅应该更有能力是那个站上那个巅峰。
两个月后,蔡振华带着怀有6个月身孕的妻子回到了北京。

此后的三十年里,蔡振华和乒乓球这两个名词紧紧相连,在经历过低谷,巅峰,成功,失败,博弈,奋斗之后,最终将国乒推向了一个无法超越的巅峰。
只是不知道三十年后,因为种种原因被喷的体无完肤,名声扫地,甚至背上“嫉贤妒能”之名,最终被调出体育总局的蔡振华有没有后悔当年回国的决定。
无论后来的路是否偏离,无论奋斗的结局如何,也无论中间发生了多少令今日的我们为之齿冷,闻之心寒的事,那一辈人的勇气与付出始终是值得我们这一代人敬佩的。
当然,这并不是国乒多特蒙德导致唯一一个重大人事变动。
教练组方面国乒再度调整,许绍发交出男乒帅印;直板反胶之祖郗恩庭主管男乒;蔡振华回国勤王成为马文革和于沈潼的主管教练。
运动员方面江嘉良回国退役,带着自己的妻子吴玉芳远走马来西亚;陈新华奔赴英国;惠均则是收获爱情,和李惠芬一起赴日本打球;滕义奔赴欧洲经商。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老手走了,新人当立。
1989年世乒赛后,男乒教练组决定让马文革把原来的反手生胶改为两面反胶用以加强球的旋转性,增加对方回球难度。马文革正反手都具有杀伤力,但受限于反手生胶,回球的旋转和力度都受到影响。改拍之后,无疑将会增大杀伤力。但猛然一改,技术以及熟练的套路打法都将受到一些影响,要适应,也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尽管,改拍后5月在日本的公开赛上打得很出色,拿下了冠军,可毕竟只是牛刀小试。真的到了世界大赛遇到欧洲强手,自己能顶得住吗?别弄得新的发挥不成又丢弃了老的打法,那可就糟了。
所以,一直到9月世界杯赛到来,马文革的心中仍然无底。不怕别的,就怕打不好,动摇改拍的信心。随队教练蔡振华对他说:“从改拍以来的效果看,你的球在长,在成熟。要相信自己,一定要打进决赛。”
当年十月的肯尼亚内罗毕世界杯,蔡振华带领马文革和于沈潼赶赴非洲。
据本人统计,这是非洲历史上第二次举办乒乓球世界赛事,至于第一次举办是啥时候……
答:加里宁格勒还是德国的,朝鲜韩国还按一个算。(日后有机会科普其他历史会和大家细讲)
书归正传,你不得不佩服非洲是一片神奇的大陆,各路神人猛人奇人纷纷翻船。
金泽洙,佩尔森,刘南奎全部小组赛就提前拜拜了。
最惨的是世乒赛冠军老瓦,先是小组未出线,排名赛又被尼日利亚和新西兰的选手一通爆打,要不是最后的对手实力确实一般,老瓦恐怕就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当年世乒赛冠军,世界杯垫底的名人了。
四强PK,马文革对决塞弗,“金苹果”阿佩伊伦死磕格鲁巴
为了给国乒加油,半决赛前,使馆宴请全队(当然人也不多),大使吴明廉先生(后来转任驻意大利大使)更是亲自举杯为马文革祝福。
半决赛对阵塞弗,马文革如同猛虎下山,正反手接连不断的发起猛攻,打得塞弗只有招架之功却无还手之力。
虽说塞弗也是见过世面,打过三大赛的人,但也没见过这么玩命的,直接被吓住了,也可能是因为不适应肯尼亚的高原气候,两三下就被打得缴了枪,草草结束了自己的第一次三大赛四强之旅。
不过塞弗,别灰心,四年之后的哥德堡,你和马文革的故事还有下一章节。

决赛的当天,一共不足30人的工作人员除留下值班的,几乎全赶到赛场为中国队助威。决赛的门票很贵,40美元一张(大概200人民币左右,八十年代末的二百人民币啊!)。使馆所有的工作人员全是自己掏钱买票,仅此一点,就令马文革非常感动。
那天晚上,吴明廉大使急坏了。他要赶去参加一个招待会,实在抽不出身来看比赛。最后,实在熬不下去了,招待会开到一半便向其他国家的大使道歉告别,驱车匆匆赶往球场。哪怕能看到决赛的尾声也好。
天随人愿,夺冠决赛前正好停了一段时间的电,大使赶到赛场一下车便高兴地叫:“天助我也!”他握着马文革的手,嘱咐道:“我们看着,全国人民也都在看着,等你胜利的喜讯。”
冠军争夺战对阵格鲁巴,两人时隔5个月之后,再次相逢。
这位波兰名将,上届世界杯赛的冠军,立誓要成为乒乓球世界杯上第一位卫冕成功的冠军。
上场前,教练蔡振华只叮嘱了马文革一句:“像昨天打比利时的塞弗那样,拿出那股杀气和威风!”对,争取上来就抢主动,杀他个下马威。
一番苦战,马文革最终以3比2战胜了格鲁巴。
比赛结束的那一刻,队友和使馆的工作人员冲下看台,将马文革举起来,抛向空中.....
由于影像资料的缺乏,我们已经无法知道马文革究竟是怎样创造这个奇迹的了,然而,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年参加了这届世界杯的欧洲高富帅们,心中永远留下了屌丝马文革纵横于球场之上的身影!
从这一刻起,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横板两面弧圈开始逐渐崛起,而这种打法将在未来成为欧洲名将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
也许那一天,马文革身着一袭白衣(有段时间国乒的队服是有白色的),潇洒地纵横驰骋于球场之上,他挥动着还没有掌握熟悉的球拍,一会儿摆短、一会儿挑打、一会儿劈扣、一会儿冲杀……

王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
不过公允的说,马文革的打法准确来说应该叫横板双反近台进攻性弧圈打法,相较于老瓦,佩尔森以及后来登场的各位欧洲名将和中国的横板双反相比,这种打法算是一种半成品的半成品。
马文革的成功证明了中国人是可以打好反胶的,于是急功近利的专业圈子强行在90年代初逼迫无数直板正胶快攻选手改成了反胶打法,因为他们觉得中直快攻就要没戏了(于沈潼真就是公开赛之王,三大赛的战绩真不怎么样),再跟着走就是沉船上的耗子:吃枣药丸!
就这样,一大批快攻好手全部在成长期被强行夭折,而这也直接导致了直板快攻打法在90年代以后的几乎全军覆没。
然而讽刺的是,在这一大波改打法的浪潮中,有一个年仅13岁的快攻男孩坚持了下来,而十年后,他成为了中国乒乓球史上的第一个男子大满贯选手。
他的名字,叫刘国梁。
这是谁的胜利?又是谁的失败?请各位自己做出评价。
当然了,刘国梁再猛,毕竟他也不过是直板正胶快攻打法的更新,而在选择反胶的人,有人即将拉开对于直板真正的变革。
坐标,中国吉林省长春市
一个爸爸这样告诉的他的孩子:娃儿啊,你这直板以后干脆别推挡了,来,反手全部用另一面击球!
这对姓王的父子不会明白,他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走上了一条改变乒乓球历史的道路。
虽然,这是一条不归的绝路。
当然,正因为它的革命性,这个孩子近乎走通了这条绝路,甚至于这个孩子有着太多太多书写历史的机会。
只是,已经有人已经给出了解决的答案。
——————————————————————————————
还是求一下三联,希望大家可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