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哭着看过书的人是无所不能的

2022-12-29 05:47 作者:仙界逍遥  | 我要投稿
{"ops":[{"insert":"陈子涵 大一\n\n\n"},{"insert":{"image":"https://pic1.zhimg.com/v2-fbb65c417894bc4539765f2f69f73ab2_720w.jpeg?source=d16d100b"}},{"insert":"网络上常常能见到这样一句话:哭着吃过饭的人没有什么事做不了的。套用大我身上,大概就是:哭着看过书的人是没有什么做不了的。\n\n"},{"insert":{"image":"https://picx.zhimg.com/v2-834b0554214585fd41e9881aa664f4db_720w.png?source=d16d100b"}},{"insert":"现在的我当然能自信的向别人自我介绍:我是陈子涵,来自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在高考这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战役中,很幸运,我是一个胜利者,来到了自己心仪的大学堂。但在这简简单单的、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背后,是只有我自己经历过的茫然与徘徊,痛苦与心酸。\n第一次哭着看书,要追溯到初中七年级了。因为学校老师讲的不够清楚,用只顾念课本,我完全get不到山脊和山谷等高线的点,对着看起来长的一模一样的等高线图毫无办法。那是我第一次在学习问题上束手无策,只觉得天都要塌了,所谓的“女生到了初中会跟不上”马上就要在我身上应验了。妈妈不是一个全能老师,辅导不了我的地理,只是鼓励我自己把课本上的每一个字从头到尾到尾仔仔细细读一遍。我起初很不情愿,一是感觉课本上都是些不实在的弯弯绕绕,没有太大价值;二是糟糕的情绪让我很难静下心来去仔细琢磨那些字和图片。我记得而是经过了怎样的心里挣扎,最终还是哭着看起来课本来,一遍又一遍,终于明白了一个被后来的我是做小儿科的规律——“山脊等高线向低值突出,山谷等高线向高值突出”。\n也许这个疑惑本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也许知识点本身没有那么复杂难懂的地方,但对于那时小小的我来说,这是见有里程碑意义的事:第一次碰到认为不可能学会的东西,第一次自己拼尽全力劈出一条求知的蹊径。\n随着年级的上升,遇到的困难也越来越多,不是这么轻易的就能克服得了的。\n八年级时,新换的数学老师是学校的名师,以带毕业班和讲中考压轴题而闻名。他的教学风格是只爱讲难题不爱讲基础,我偏偏是学习东西入门慢的学生,加之那时候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从那时候开始,攻克就是这里丢一点哪里落一点。眼看着数学成绩从120分掉到110分,再掉到100分,最后终于变成了两位数。\n90多分的数学成绩,对于“尖子生”行列的竞争,是一个致命的弱点。每到考完数学,身边同学都在对最后一题答案的时候,我只是低着头一言不发,心酸的盘算着自己控制的题目要扣掉多少分。渐渐地,我好像习惯了给数学贴上弱科的标签,以至于每次考完数学都会脸红心跳,紧张到手发抖。我遗憾的知识和方法随着教学进度的推进不断增加,数学成绩也步步下降,真是体会到“求学无门”都感觉了。\n九年级的寒假,妈妈偶然看到了“作业帮”0元课的推送,劝我试听一下。那时候网课是很新的东西,基本没有什么钱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过什么体验和尝试,我只是觉得妈妈便捷乱投医,心里并没有抱太大希望。\n很快,我迎来了第一节直播课,这一节课也是我和杭州老师,和“作业帮”的不解之缘的起点。听到“将军饮马”模型和“羊角图”模型的时候,我被杭州老师的教学能力和才华见到了。对我来说一筹莫展的题目,在杭州老师笔下却迎刃而解,让那时陷入数学死循环的我明白,原来我是可以学会的,这些难题是有办法解决的!开学后,每到放学时想到晚上可以看直播课,我就超级开心。要拉学校出来更好的学习资源,疑难问题有了更好的解决方法,我不在直接放弃压轴题,而是不管能不能解出来,我都会尝试着去做。\n那时候的“作业帮”还没有辅导老师制度,也没有完善的助教答疑机制,寒假班课的答疑主要是由杭州老师负责的。记得一天晚上11点多,我在QQ上给杭州老师发了一道题,心里这回事其实没有报很大期望,毕竟学生那么多,他有那么多事要忙。但仅仅过了几分钟我就收到了回复,是几条长语音,还能听到出租车导航的声音。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就是从那一刻,杭州老师对我来说,不再只是一个老师,更是一个改变了我人生方向的人。在那之前,虽然我的成绩也一直错,但更多的是靠小聪明在支撑,这是因为被杭州老师感动,我突然真正对学习产生了兴趣,第一次认为求知本身就是像快乐的事。\n因为有效果,我更加信任和喜欢通过网课学习。中考完就听了数理化的一起课,最疯狂的时候,一天之内听了大白老师十个小时的直播课,最后一节课结束的时候,感觉电脑前的自己已经“灵魂出窍”了。高一的班主任很开明,在自习的小周周末也许我留回家听网课。也正是在那一年,我的数学实现了彻底的逆转,无论什么难度的题,都能稳居140分以上,理化生单科也都是年级前几名。上高中之前我对大学都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觉得考山东的中国海洋大学就很不错了,985高校,想想就激动。但在那一年里,我的成绩让我知道我可以冲击更好的学校。\n可是没想到从高二下学期一直到高三中,我陷入了高考前巨大的低谷期。\n一向稳稳当当地一的我,成绩一降再降,直接从北大线掉到山大线。老师心急,每天都找我谈话,问我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这更增加了我的压力。在那段黑暗的日子里,每天上学对我来说都是折磨,学校不断的施压让我的情绪几近崩溃,沉寂的下降更是让我不知所措,整个人的状态糟糕到了极点。我心里很清楚,无论是在我自己眼中,还是在老师和同学们眼中,我只有两所大学可以选——北大或其他,只要结果不是北大,其他是什么大学都变得无关紧要,毕竟高中都是神话清北的。我每天都被深深的迷茫和痛苦缠绕着,一向玩的很疯的我甚至几乎不用社交软件,也不玩游戏,一心扑在学习上,结果换来的却是越来越差的成绩和越来越糟糕的状态,这让我无比绝望。\n至于当时我是如何走出这种痛苦境遇的,多亏了我的妈妈和几个很铁的朋友。因为停用社交软件,加之成绩下降让我不愿意和同学们有过多的交流,我曾一度和几个特别铁的朋友断了联系。在成绩下降到最低谷的时候,我觉得没有脸面,也不想传递负能量,更加避免和他们在学校说话。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几个主动来找我,轻描淡写的问我最近怎么了,那种轻松的语气反而让我放下了一些紧张和焦虑。他们没有说多么了不起的大道理,只是告诉我他们觉得我根本没有什么大问题,只需要好好玩玩了,也许这些话对别人述说的时候,显得那么平淡,甚至有些无用,但对于那时的我来说,这些话很重要。至少在我最低谷的时候,在我自己都不认可、不相信自己的时候,依然有人无条件的相信我的能力,无私心的希望我会越来越好。\n与此同时,妈妈也没有向学校的老师一样不断询问我存在的问题来给我施加压力,而是选择给我请小长假在家休息,避免那些紧盯着我的目光和紧追着我的压力。在家的一个星期,我不要埋头书山题海,可以每天睡到自然醒,仔仔细细复习自己的薄弱知识点,在家大段大段背史地政,这样我感到安稳和踏实。要了这么一段时间的自主学习,我的知识体系更清楚了,在家重拾看视频玩游戏的爱好,反倒让我的心情和状态一点点好起来,用英语老师的话说,就是我重新要了灵气。\n最后高考的成绩更像是水到渠成。我如愿以偿,考入了北京大学。我去接不是最聪明的,也不是最努力的,但最终也凭借自己的能力和身边人的理解和帮助走进了这所园子,开启新的关卡。\n如今,我已经习惯了在燕园的生活,也习惯了“北大人”的身份。其实真正在园子里学习是不会感到光鲜和骄傲的,我们也要睡眼惺忪的去早课,也会披星戴月的自习到教学楼关门才回宿舍,每天都忙碌而充实。我很喜欢这样的生活,明白自己是一个普通人,但依旧满怀理想主义和强烈的求知欲,希望这所原子能带给我更多的思考和成长,希望自己真正成为一个“经世济民”的经济学人。\n心向往之,行必能至。谨以此去激励下求之路上的学弟学妹们,一切美好的事情,都在努力的尽头等你。你正在经历的迷茫和痛苦,虽然现在看来满是荆棘,可在未来看都是礼物。\n\n"},{"insert":{"image":"https://picx.zhimg.com/v2-31a1115c1f12135e307da4eccc0ba0df_720w.png?source=d16d100b"}},{"insert":"\n"}]}

哭着看过书的人是无所不能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