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达·芬奇称自己没有受过书本教育,大自然才是他真正的老师

2021-08-16 00:38 作者:中国崛起呀  | 我要投稿

牛顿171、·芬奇称自己没有受过书本教育,大自然才是他真正的老师

 

达·芬奇(百度百科):…

 

机器人研究

…研、究、研究:见《欧几里得42》…

 

设计出初级机器人。

最为奇妙的是,达·芬奇还设计了一套方法以做心脏修复手术。

…设、计、设计:见《欧几里得158》…

…方、法、方法:见《欧几里得2、3》…

 

·芬奇曾称自己没有受过书本教育,大自然才是他真正的老师。

…教、育、教育:见《牛顿85》…

…自、然、自然:见《欧几里得128》…

 

为了认识自然,认识自己,这位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才不遗余力地探索着。

…天、才、天才:见《欧几里得54、55》…

…探、索、探索:见《牛顿67》…

 

为了认识人类自身,达·芬奇亲自解剖了几十具尸体,对人体骨骼、肌肉、关节以及内脏器官进行了精确了解和绘制。

…认、识、认识:见《欧几里得51》…

…解、剖、解剖:见《牛顿157》…

 

令人惊讶的是,当年达·芬奇连人体循环系统工作机理的概念都没有。

…系、统、系统:见《欧几里得37》…

…工、作、工作:见《伽利略22》…

…机、理、机理:见《牛顿155》…

…概、念、概念:见《欧几里得22、23》…

 

更为神奇的是,2005年一名英国外科医生还利用达·芬奇设计的方法做心脏修复手术。

 

不过,解剖学的研究在当时并没有给达·芬奇带来声誉,而是遭到了无数的诽谤。

 

不过,就是有了对人体的这种深入了解,达·芬奇才在手稿中绘制了欧洲文明世界的第一款人形机器人。

 

达·芬奇赋予了这个机器人木头、皮革和金属的外壳,而如何让机器人动起来,才是让达·芬奇大伤脑筋的。他想到了用下部的齿轮作为驱动装置,由此通过两个机械杆的齿轮再与胸部的一个圆盘齿轮咬合,机器人的胳膊就可以挥舞,可以坐或者站立。更绝的是,再通过一个传动杆与头部相连,头部就可以转动甚至开合下颌(hé)。而一旦配备了自动鼓装置后,这个机器人甚至还可以发出声音。

…机、械、机械:见《伽利略9》…


原来,5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机器人的雏形。

 

机械车研究

 

点燃现代机动车发明灵感之火。

…发、明、发明:见《牛顿84》…

 

达·芬奇长达1万多页的手稿(现存约6000页)至今仍在影响科学研究,他就是一位现代世界的预言家,而他的手稿也被称为一部15世纪科学技术真正的百科全书。

…科、学、科学:见《欧几里得4》…

…技、术、技术:见《欧几里得104》…

 

很早,达·芬奇就对当时的四轮马车不满。在他的科学世界中,早就有了机动车的影子。事实上,点燃现代机动车发明灵感之火的正是这辆“达·芬奇机械车”。

…事、实、事实:见《欧几里得6、7》…

 

既然是机动车就要考虑动力问题,达·芬奇在机动车中部安装了两根弹簧以解决这个问题。人力转动车的后轮使得各个齿轮相互咬合,弹簧绷紧就产生了力,再通过杠杆作用将力传递到轮子上。

那么怎么控制车速呢?达·芬奇也想到了。他在车身上安装了一个圆盘装置,圆盘表面设置了很多方形的木块,和每个轮子连接的铁杆的另一端与圆盘相接,这就是用于控制车速的装置。圆盘上放置的木块数量越多,与铁杆之间的摩擦就会越大,阻力也越大,轮子的运转速度越慢,行驶的距离越长。

 

当然,达·芬奇也想到了刹车装置。位于齿轮之间有一个木块,拉动绳索将木块卡在齿轮之间,车就可以停止。不过,这辆汽车不能载人,因为仅靠弹簧的动力根本无法行驶很长的距离。

 

同时,达·芬奇还将弹簧巧妙地运用在了钟表设计上。

 

后来大型钟表采用的原理,就是出自达·芬奇的设想。

…原、理、原理:见《欧几里得41》…

 

只是在这个设想中,弹簧的弹力被物体的重力所代替,物体向下的重力通过众多齿轮咬合作用被均匀传递,钟表便得以保持匀速运动。

 

此外,乐器、闹钟、自行车、照相机、温度计、烤肉机、纺织机、起重机、挖掘机……达·芬奇曾有过无数的发明设计,而这些发明设计在当时如果发表,足足可以让我们的世界科学文明进程提前100年。

 

“英国华威大学临床解剖学教授彼得·亚伯拉罕斯认为,达·芬奇的人体解剖素描,水准至少领先于他所处时代300年。

请看下集《牛顿172、在城市街道设计中,达·芬奇将车马道和人行道分开》”


若不知晓历史,便看不清未来

欢迎关注哔哩“中国崛起呀”


达·芬奇称自己没有受过书本教育,大自然才是他真正的老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