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酒令——占花名
《红楼梦》第63回中,众人行起了占花名的酒令
宝玉生日之夜,怡红院的丫鬟们要单独给宝玉庆祝生日,于是一起凑钱准备了些酒菜,又要行酒令来助兴。宝玉提议要玩“占花名儿”,这是一种参加的人数越多就越好玩的游戏。于是丫鬟们分头请来了宝钗、黛玉、湘云、宝琴、李纨、探春、香菱等人,加上宝玉及怡红院的大小丫鬟们,总共有16个人参加这次夜宴。
《红楼梦》中的“占花令”是书中诸多酒令中描写最为生动有趣的一种,因此,作者在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以很大篇幅描写此令。“占花名儿”实际上就是轮流抽签,事先要准备好一个签筒、若干支花名签子、四个骰子。因为签子上有花,谁抽到什么花就成了这朵花的代表,所以称为“占花名儿”。

明清时期,酒令发展到另一高峰,此时酒令在品种上较唐宋时更为丰富。清俞敦培《酒令丛抄》载酒令322种。有人将之分为四类:古令、雅令、通令、筹令,凡举人间之人事对象、花鸟草虫、诗文曲牌、戏剧小说、佛经八卦、风俗节气等均可入令。《红楼梦》中的“占花令”就是这类事关花鸟草虫的筹子类酒令之一,但又巧妙的结合了骰子,所以成为一种独特的以骰子和筹子相结合为令具的综合性酒令。
参加晚宴的共十六人,袭人坐桌角。炕上有宝玉、湘云、黛玉、李纨、宝钗、探春、宝琴、香菱、晴雯;炕下有麝月、秋纹、四儿、小燕、碧痕、芳官。其中共有八个人占得花签,而这八个人无疑是作者尤为重视的人物。

酒令游戏的本身也仅是娱乐的性质,但《红楼梦》的作者却巧妙的通过这种游戏形式,把人物的性格命运寄托于花签之中,不仅传承了“香草美人”在历代文学中赋予的人格化内涵,还达到了以花喻人、花人合一的绝佳境界。(具体有什么隐喻很多人都写过了,我就不赘述了,这里只做统计)

1、牡丹——艳冠群芳(宝钗)任是无情也动人。
注云“在席共贺一杯,此为群芳之冠,随意命人,不拘诗词雅谑,道一则以侑酒”。
花签上的诗句取自唐代罗隐《牡丹花》: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

2、杏花——瑶池仙品(探春)日边红杏倚云栽。
注云“得此签者,必得贵婿,大家恭贺一杯,共同饮一杯”。
花签上的诗句取自唐代高蟾的《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3、老梅——霜晓寒姿(李纨)竹篱茅舍自甘心。
注云“自饮一杯,下家掷骰”。
花签上的诗句取自宋代王琪的《梅》: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4、海棠——香梦沉酣(湘云)只恐夜深花睡去。
注云“既云‘香梦沉酣’,擎此签者不便饮酒,只令上下二家各饮一杯”。
花签上的诗句取自苏东坡的《海棠》诗: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5、荼縻花——韶华盛极(麝月)开到荼縻花事了。
注云“在席各饮三杯送春”。
花签上的诗句取自宋代王琪的《春暮游小园》:
“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縻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

6、并蒂花——联春绕瑞(香菱)连理枝头花正开。
注云“恭贺擎者三杯,大家陪饮一杯”。
花签上的诗句取自宋代朱淑贞的《落花》诗:
“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
愿教青帝长为主,莫遣纷纷落萃苔。”

7、芙蓉——风露清愁(黛玉)莫怨东风当自嗟。
注云“自饮一杯,牡丹陪饮一杯”。
花签上的诗句取自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的《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之二:
“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
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
绝色天下光,一失难再得,
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
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
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
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
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
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

8、桃花——武陵别景(袭人)桃红又见一年春。
注云“杏花陪一盏,坐中同庚者陪一盏,同辰者陪一盏,同姓者陪一盏”。
花签上的诗句取自宋代谢枋得的《庆全庵桃花》: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

“占花令”,是红楼酒令之一,却远远超出酒令的基本意义,作为《红楼梦》中精彩卓绝的一笔,在书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作者把这些花签上所标注的花、成语、诗句巧妙地与得签者的性格特点相结合,形成一连串隐示性的信号,把诸多信息层层深入地传递给读者,既可连接前文,又可贯通后文,使大家对得签者的人生结局有了更加清晰的研判,而作者每写一人一事,必然全局在胸又不忽略细节,这种能够合理的运用各种素材,化整为零,又合零为整的写作手法,已然达到出神入化的水平,这也是《红楼梦》最大的魅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