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占卜的终极奥义

2023-02-26 19:04 作者:古籍智慧  | 我要投稿

很多朋友私信问占。索性把这个问题拿出来,说道说道。

很多人认为,占是玄学,没有道理。

但其实,占的道理很简单。就是感和应。

心有所感,外有所应。

学过梅花的人看到这里会说,这叫外应。

没错,梅花的外应,就是从易经的感应衍生而来。

什么是感应呢?举个例子:

你跟喜欢的人在一起,心情愉悦,这时,看什么都顺眼,听什么都顺耳,吃什么都可口。

但如果是不得已,要跟一个讨厌的人打交道,便会心生厌烦,这时,看什么都不顺眼,听什么都不顺耳,吃什么都想吐。

这就是心有所感,外有所应。

就占而言,心中所感,就是心里的疑问,困惑。

外有所应,就是这些疑惑的答案和解决方法。

当下的大多数人,心有疑惑,第一个动作是掏出手机,上网查询。解决不了,就到处找人问。还解决不了,会付费找专业人士。

如果付费仍然无法解决,有的人会选择置之不理,把一切交给时间,还有的人会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求助于神秘力量,也就是所谓的玄学。

或许就是这个原因,一些人对玄学嗤之以鼻,一些人又奉为圭臬。

其实呢,只要能解决问题,不违背道义。上网查也好,找人问也好,借助玄学也好,都只是方法,没有孰高孰低。

之前的视频说过,有三不占——无事不占,不诚不占,不义不占。

为什么呢,简单来说,无事而占,没有意义,纯粹是闲的。

不诚而占,不相信又要问,也是闲的。

不义而占,多行不义必自毙,不用占,结果很确定。

但就是有人不信邪,去尝试了。据说试到最后,不断出现蒙卦。

卦辞说,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

这是易经生气了,骂人了。是在告诫占问者,别玩了,也别试了,没什么好说的,就不告诉你。

还是那句话,以玩笑对待世界,世界也会报以玩笑。是你先开玩笑的。

占的原理和规则就是这些。接下来说一说占的方法。

摇钱币,算数字,分蓍草,看外应等等,都是占法。

很多人纠结,哪个方法更好,更准确,甚至有人认为,越复杂的方法越准确。所以奇门,紫微,六爻纳甲等,比金钱卦要准。

其实呢,没那么多讲究,所有的方法,目的都是给内心的感,表现一个外在的应。

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搞懂这个应。

也就是说,用什么方法占都可以,关键是能不能解得出来。

我之前看到有人说,小六壬的本质,跟丢硬币差不多。

小安,大吉,速喜,三个是吉。

留连,赤口,空亡,三个是凶。

一半一半,概率就跟丢硬币看正反面一样。

这个说法,怎么说呢?不好说,逻辑没错,理错了。

据说,诸葛亮用小六壬用得很溜,每次出兵之前,他掐掐手指,就能知道胜负,是屡试不爽。但大多数人根本达不到诸葛亮的境界,到底是方法不行?还是人不行?不言自明。

还有写《高岛易断》的那个日本人——高岛吞象,他在书里说,他用大衍之数占,会憋一口气,把蓍草放在脑门上,心里想着所问之事,一直到憋不住,呼气的同时,顺势把蓍草一分为二,然后进行十八变,这样的操作,让他百占百准。

我把方法说在这里了,大家可以去照着操作,但能做到百占百中吗?

是方法不行?还是人不行?

扯了这么多,就一句话——不必在占法上拘泥。

关键在解。怎么解呢?

当我们问一件事,得到一个卦以后,就代表着事情的总体状态,以及大的发展方向。

比如屯,就代表有所问之事有困难。

小畜,就代表所问之事要耐心等待。

睽就代表所问之事会分离。

了解了大概以后,再来看卦辞爻辞,就能看出具体的吉凶和行动的指导。

有的时候,大方向不好,但细节好。叫卦凶爻吉。

有的时候,大方向好,但细节不好,叫卦吉爻凶。

有的时候,大方向和和细节都不好,叫卦爻皆凶。

有的时候,大方向和细节都好,叫卦爻皆吉。

卦凶爻吉,大势不好,不逢时,不得势,但小处,细微处,还是有一些机会,这种情况,要注重细节,做精细化处理。

卦吉爻凶,大环境好,赶上了时代和风口,但细微处有风险,这种情况,同样要注意细节,而且不能因为细节上有困难就打退堂鼓。

卦爻皆凶,大处不行,小处也不行,基本没什么机会,这种情况,要么等待,要么主动求变。

卦爻皆吉,一切都好,横竖都能成,这种情况,要注意防患于未然,守道义,不胡来。

那什么看卦辞,什么时候看爻辞呢?这个就涉及到了变爻和变卦。

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各家有各家的看法。但内涵总结起来,都差不多。

变爻少,就看本卦变爻的爻辞,变爻多,就看变卦静爻的爻辞。

变爻静爻一样多,本卦和变卦的卦辞结合着看。

没有变爻,就看本卦的卦辞。六爻全变,就看变卦的卦辞。

做个类比,女朋站在面前,画了眉毛,涂了口红,其他地方都没有捯饬,那关注点肯定是眉毛和嘴唇。点评时,会说,眉毛不错,口红很美。

但如果女朋友完整地画了个妆,就是没涂口红,没画眉毛,关注的点,依然是眉毛好嘴唇,但点评时,则会说,这个妆容,好像漏了眉毛和嘴巴。

根据变爻解卦,是比较简洁的方法。

还有一种解法,要复杂一些。心理学大师荣格,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不管是本卦还是变卦,都对卦辞,爻辞,进行一一解读。

就有点像我做的64卦解读视频。

只是占卜的时候,要结合具体的事情。

荣格写过一篇文章《周易与中国精神》,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荣格就用易经占了一卦。并做了解读。一起来看一看,荣格是怎么解卦的:

荣格读到易经以后,非常震撼,为了探究易占。

他起了一卦。问的是——我把易经引荐给英语世界的读者,结果将会怎样?

得到的结果是,鼎卦,九二,九三两爻变。

然后荣格开始解卦。

先看鼎卦九二九三两爻的爻辞。

九二: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

荣格的解读是,《易经》说自己“鼎有实”。分享了了不起的东西,常会招来忌妒,忌妒交加是图像中的一部分。忌妒者想剥夺《易经》所拥有的,也就是剥夺它的意义,甚至毁掉它的意义。但是,这些嫉妒者的恶意最后必将落空,易经丰富的内仍然极为稳固,它的成就不可能被剥夺。

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亏悔,终吉。

荣格的解读是:鼎耳是鼎上可以穿入铉,用来把鼎抬走的部分,象征事物可把握的地方。

这是《易经》(鼎卦)里的一个概念,但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个概念已经有所改变,所以,我们今天已经不再能够准确把握《易经》,结果就是“其行塞”。命运的迷宫和人性的昏暗都很危险,但是,占卜睿智的劝谕,和深邃的洞见可以帮助我们,但如果我们不能从中获益,也就无路可走了。肥美的雉鸡,也就是雉膏,象征空虚已被克服。方雨亏悔,代表痛失智慧的悔恨将告一段落,渴望已久的时机终于降临。

九二九三两爻的解读表明,《易经》在抱怨,它优良的品质和重要的功能都被人忽视了,闲置了,但是它预期自己最终一定会再度得到肯定,所以又感到欣慰。

解读完变爻以后,荣格又对鼎卦的其他爻,也进行了解读。

鼎卦的初爻说:

鼎颠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

荣格的解读是,《易经》 就像一只废弃的鼎,歪倒在一旁,无人使用。

爻辞建议我们将它倒过来,以便清除其中的积垢。

《易经》再度被人关注,是因为学者们再也找不到其他的出路。

这就像有的人,在妻子没有子女时,另外再娶妾生子。

妾在中国只有半合法的地位,但实际上,只是暂时处于尴尬,生了孩子以后,就有机会被扶正,得到名分。

这就好比易经的占卜功能,只是为了更高目标而利用的东西罢。虽然只是偶尔一用,但是心里没有怨尤。

鼎卦四爻的爻辞说:

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

荣格的解读是,鼎开始被使用,但情況还是很糟糕,因为被误用了,导致食物洒了一地,用鼎的人也丢尽了脸面。这是一种大不敬的行为。类比《易经》,其占卜的功能也被误用了,遭到了误解。但《易经》仍然坚持着自己应有的尊严,并抗议自己遭到了亵渎。

紧接着,是鼎卦的五爻:

爻辞,鼎黄耳,金铉,利贞。

荣格的解读是,《易经》似乎重新为人们所正确理解了,也就是通过新的概念,它可以被正确掌握了,这很有价值。事实也是这样,因为有了新的英译本以后,《易经》 比以往更容易为西方世界所接受了。

接着是上爻

爻辞,鼎玉铉,元吉,无不利。

荣格的解读是,玉以温润和柔美著称,假如鼎的两个环是用玉制成的,整个鼎看去一定精美富丽,珍贵非凡。这表示《易经》对自己以后的命运极为乐观。

解完鼎卦,荣格发表了一段议论:

在上面这个占例中,我已经尽可能客观地描述了占卜的运作情况。当然,运作的程序会随着提问方式的不同而发生一些变化。

假如一个人处在混乱的情境里,他也许会在占卜时现身为说话者的角色;而如果问题牵涉到别人,那人也许会成为说话者。

然而,说话者的认定并不完全依提问的态度而定,因为我们和伙伴的关系并不总是由伙伴决定。我们的关系通常几乎完全决定于自己的态度,尽管我们常忽略这一事实。因此,假如一个人没有意识到他在自己的关系网中所扮演的角色,他终究会感到惊讶:怎么会和预期的恰好相反?

他就像经文偶尔指引的一样,过分夸大了自己的角色。

有时我们将某一情境看得大重,过分夸大了它的重要性,如果这时请教《易经》,答案就可能指向潜藏在问题里的一些被忽略的东西。

对刚开始接触 《易经》的人来说,这样的例子也许会使他觉得,占卜是一种虚妄的事情。

据说孔子的占卜答案,有一次是不理想的,是第二十二卦——贲,一个极具美感的卦。这使人联想起神祇对苏格拉底的劝导:“你应该多接触触音乐。”苏格拉底由此开始吹奏长笛。

在执着理性,对生命采取学究式态度方面,孔子与苏格拉底难分高下,但他们都达不到贲卦二爻所说的“贲其须”的境界。

不幸的是,理性与繁琐的学究通常都缺乏风雅和吸引力,所以从根本上看,占卜的说法可能并不错。

发表往议论,荣格继续解卦。

虽然《易经》对它的新译本似乎相当满意,因而对它的前途很乐观,但这并不能保证它预期的效果体现在大众身上。因为得到的鼎卦里有两爻是阳九,可以通过这两爻来了解《易经》对自己的预期是什么。

依据古老的说法,称作六(老阴)或九(老阳)的爻内在张力很强,强到可能倒向对立的一面去,也就是阳可以转变为阴,阴可以转变为阳。经由这种变化,鼎卦就变成了第三十五卦——晋。

晋卦旨在描述一个人往上爬升时所遭遇的不同命运,卦爻辞说明在这些状况下,他究竞该如何自处。

《易经》的处境和卦中描述的人物命运相同。它虽然像大阳一样高高升起,而且表明了自己的信念,但它还是受到打击,无法为人们所相信;它虽然继续努力前进,但是感到很悲伤,然而终究可以 “受兹介福,于其王母”。(这是晋卦六二爻的爻辞)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句含义隐晦的爻辞。

在梦或童话故事里,祖母或女性祖先通常代表无意识,因为在男人的无意识中,也常含有女性心灵的成分。虽然《易经》可能无法为意识所接受,但是至少无意识可以在半路上迎接和容纳它,因为《易经》与无意识的关系,远比与意识的理性态度密切。

既然无意识常在梦中以女性的面目出现,这句爻辞就可以作这样的理解:女性(也许是译者)以母性关怀着《易经》。这对《易经》来说自然是“介福”。它预期可以普遍地为人所理解,但也担忧会被人误用——“晋如鼫鼠(这是晋卦六三爻的爻辞)。要留心“失得勿恤”的告告诫(这是晋卦六五爻的爻辞),不要把得失放在心上,不要忧虑,也不要勉强说服任何人。

《易经》冷静地面对着自己在美国书籍市场的命运,这种态度和任何有理性的人面对自己备受争议的著作时没有两样。

这样的期望非常合理,也合乎常识,要找出比这更恰当的答案反倒很不容易。

荣格解卦的方法,把易理,还有自己的专业知识结合了起来,很有代表性,操作性也很强。

完整的文章,可以去公众号看。

看到这里,我想很多人应该明白了, 易经占问之后解卦,说白了,就是把所问之事,与卦辞、爻辞还有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看。

易经的卦辞和爻辞,都给出了吉凶的判断,还给出了对应的行动指导。

只是有的表现明显,一眼就能看出来。有的不明显,要做一定的推导。

比如屯卦的卦辞: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就表现的很明显,元亨利贞是吉凶的判定,是吉的。

勿用有攸往,利建侯,是行动的指导,不能乱动,要论功行赏,封王封侯。

再比如大壮卦的卦辞:大壮,利贞。

就不太明显。利贞,是吉还是凶,该怎么办,要稍微推导一下,才能看出来。

利是有利,贞是守正。守正就有利,就吉。那不受正就没有利,就凶。

该怎么办呢,守正,也就是贞。

这个分析推导的过程,其实就是对易理的解析。

所以熟悉易理的人,占完卦,对卦爻进行分析以后,就能知道结果,以及该如何行动。

这里要扣个字眼,易理和义理。

易理,其实就包含了义理。是易经当中的道理,包括象义,象数,哲理等等。

而义理,很多时候单指易经当中的哲理。当然,这个区别不用太在意。

解卦的时候,象义,象数,哲理都要涉及,要融会贯通。

其他的数术,像奇门遁甲,紫微斗数,河洛理数等等,排盘的方法相对金钱占,蓍草占,数字占,更复杂,解盘也很复杂。但归根到底,还是易经的思维——数理结合,融汇贯通,判定吉凶,并给出行动指导。

说了这么多,如果你还是不会解卦,那我给你指条捷径,去把我解读易经的视频完整看一遍。

占卜,虽然被很多人成为玄学,但其实,一点也不玄。就跟上网查询,找人问,付费请专业人士一样,是众多解决困惑的手段之一。

朱熹说,天下理,皆是一理。

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最后解决困惑的答案,都是一样的。

最后,告诉大家一个解决问题的终极大法——心明眼亮,明辨是非,心怀仁善。

占卜的终极奥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