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基础背景整理﹣﹣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七)

笔记目前分为三个板块:
两种颜色的原文和【】内的批书人注解;
解释用的文献/百科背景资料,简称“释”;
和可供参考的网友的理解,“()”作为间隔。

第七回 送宫花周瑞叹英莲 谈肄业秦钟结宝玉
只见薛宝钗【甲戌侧批:自入梨香院,至此方写。】穿着家常衣服,【甲戌双行夹批:好!写一人换一副笔墨,另出一花样。甲戌眉批:“家常爱着旧衣裳”是也。】头上只散挽著纂儿,坐在炕边里,伏在小炕桌上同丫鬟莺儿正描花样子呢。【甲戌侧批:一幅《绣窗仕女图》,亏想得周到。】
释:

说专治无名之症,因请他看了。他说我这是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
【甲戌侧批:凡心偶炽,是以孽火齐攻。】
幸而先天壮,还不相干。
【甲戌侧批:浑厚故也,假使颦、凤辈,不知又何如治之。】若吃寻常药,是不中用的。他就说了一个海上方,又给了一包药末子作引子,异香异气的。不知是那里弄了来的。他说发了时吃一丸就好。倒也奇怪,吃他的药倒效验些。”
【甲戌侧批:卿不知从那里弄来,余则深知是从放春山采来,以灌愁海水和成,烦广寒玉兔捣碎,在太虚幻境空灵殿上炮制配合者也。】
释:
凡心:从字面上来讲,就是一种平凡的心态。一般说凡心,都会牵扯到“凡心太重”一词。从这方面讲,凡心也可解释说是一种欲望。
[唐 李逢吉 《重建石壁寺甘露坛碑》:“不严重,何以肃凡心。”
元 王子一 《误入桃源》第一折:“有 天台山 桃源洞 二仙子,系是紫霄玉女。只为凡心偶动,降谪尘寰。”
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三折:“刘均佐,我奉师父法旨,等你清心寡欲,受戒持斋,不许凡心动。”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二七回:那八戒见他生得俊俏,呆子就动了凡心,忍不住胡言乱语。]
偶:
1、用木头或泥土等制成的人形:~像。木~戏 2、配偶的简称:偶 3、双数:偶数
4、偶然 5、指“我” 6、偶尔
炽:
本义是火炬方阵操练。一种新名词,形容人的外表迷人,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让人被他迷过去。或指这方人勾引技术高超。
[炽,盛也。――《说文》
三月而炽之。――《考工记·钟氏》
环顾国内,贼氛方炽。――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以上皆来自百度百科)
海上方,指仙方。因秦始皇、汉武帝均曾遣人赴海上求不死仙药,故称仙方为海上方。
宝钗见问,乃笑道:“不用这方儿还好,若用了这方儿,真真把人琐碎死。东西药料一概都有限,只难得‘可巧’二字:
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甲戌侧批:凡用“十二”字样,皆照应十二钗。】
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
秋天的白芙蓉蕊十二两,
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两。
将这四样花蕊,于次年春分这日晒干,和在药末子一处,一齐研好。
又要雨水这日的雨水十二钱,……”
周瑞家的忙道:“嗳哟!这么说来,这就得三年的工夫。倘或雨水这日竟不下雨,这却怎处呢?”宝钗笑道:“所以说那里有这样可巧的雨,便没雨也只好再等罢了。
白露这日的露水十二钱,
霜降这日的霜十二钱,
小雪这日的雪十二钱。
把这四样水调匀,和了药,
再加十二钱蜂蜜,十二钱白糖,
丸了龙眼大的丸子,盛在旧磁坛内,埋在花根底下。若发了病时,拿出来吃一丸,
用十二分黄柏煎汤送下。”
【甲戌双行夹批:末用黄柏更妙。可知“甘苦”二字,不独十二钗,世皆同有者。】
释:
龙眼直径通常1.2-2.5厘米。
药用价值
果实营养丰富,是名贵的高级滋补品,龙眼药用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性温,味甘,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功能。主治气血不足、心悸不宁、健忘失眠、血虚萎黄等症,以及中老年虚弱、高血压、高血脂和冠心病等。
经济价值
经济用途以作果品为主,种子含淀粉,经适当处理后,可酿酒;木材坚实,甚重,暗红褐色,耐水湿,是造船、家具、细工等的优良材。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BE%99%E7%9C%BC/39025?fr=kg_general}
黄柏(huáng bò)(bò 同“檗”)。
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的干燥树皮。习称“川黄柏”。剥取树皮后,除去粗皮,晒干。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
本品苦寒伤胃,脾胃虚寒者忌用。
关于柏的读音详见:
{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amp=1651302842&ver=3769&signature=sfjb5cDw8iRkQKKYtPMWpDEEQG-shsGTNw8sgOBxaTytdXYLIuvuxbNcXTyBNYK-haroT2SKCxfIdtlwbnoMnwRlhFrK6R4pDy18Hr38nxms*pHLXW3mvmihzltguCM-&new=1}

{https://expert.baidu.com/med/template/#/pages/speTopic/dict/newhome/index?contentid=ydyp_15988189774824990116&query=%E9%BB%84%E6%9F%8F&sf_ref=search&lid=7456920310}
周瑞家的听了点头儿,因又说:“这病发了时到底觉怎么着?”宝钗道:“也不觉甚怎么着,只不过喘嗽些,吃一丸下去也就好些了。”
【甲戌双行夹批:以花为药,可是吃烟火人想得出者?诸公且不必问其事之有无,只据此新奇妙文悦我等心目,便当浮一大白。】
浮:违反酒令被罚饮酒;白:罚酒用的酒杯。原指罚饮一大杯酒。后指满饮一大杯酒。
西汉刘向《说苑》卷十一:
魏文侯与大夫饮酒,使公乘不仁为觞政,曰:“饮不釂者,浮以大白。”文侯饮而不尽釂,公乘不仁举白浮君。君视而不应。侍者曰:“不仁退,君已醉矣。”公乘不仁曰:“《周书》曰‘前车覆,后车戒’,盖言其危。为人臣者不易,为君亦不易。今君已设令,令不行,可乎?”君曰:“善!”举白而饮,饮毕,曰:“以公乘不仁为上客。”
釂,尽也。浮以大白,用大酒杯罚酒。(或曰“白”乃“勺”之误。)
说着便叫香菱。
【甲戌侧批:二字仍从“莲”上起来。盖“英莲”者,“应怜”也,“香菱”者亦“相怜”之意。此是改名之“英莲”也。】
只听帘栊响处,方才和金钏顽的那个小丫头进来了,问:“奶奶叫我作什么?”
【甲戌侧批:这是英莲天生成的口气,妙甚!】
释:
香菱,人物介绍,指路红楼女儿图鉴:
{https://b23.tv/ugTF2nu}
帘栊,lián lóng,窗帘和窗牖(yǒu,窗户。出自汉·枚乘《杂诗》。)
也泛指门窗的帘子;帘子;窗户。
笑道:“倒好个模样儿,竟有些象咱们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儿。”
【甲戌侧批:一击两鸣法,二人之美,并可知矣。再忽然想到秦可卿,何玄幻之极。假使说像荣府中所有之人,则死板之至,故远远以可卿之貌为譬,似极扯淡,然却是天下必有之情事。】
释:点明,可卿和香菱互为影射。
“一击两鸣”笔法:
https://zhuanlan.zhihu.com/p/390941294
红楼里人物之间影射关系:
https://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f97c8e265987a002f4c2c258
红楼笔法:
(脂砚斋的批语多次用:春秋字法、横云断岭法、云罩峰尖法、拆字法、三五聚散法、偷渡金针法、不写之写、伏脉千里、未扬先抑法、倒卷帘……等等样式文字。)
(《红楼梦》作为一部传世的文学巨著,许多创作手法都是堪称经典的,诸如有隐有见、有正有闰、草蛇灰线、空谷传声、一击两鸣、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云龙雾雨、两山对峙、烘云托月、背面敷粉、千皴万染等等。
比如在人物塑造方面,打破了传统小说单线条、扁平化的勾勒,而是采取了多角度、多层次、立体化的描摹,其中一种就是以书中人物之间、书中人物与历史人物、书中人物与神话人物之间的互相映衬、互相影射,既突显人物性格,又伏埋人物命运,起到了一石二鸟、一击两鸣的妙用。)
{https://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f97c8e265987a002f4c2c258}
如今周瑞家的故顺路先往这里来,只见几个小丫头子都在抱厦内听呼唤呢。迎春的丫鬟司棋与探春的丫鬟侍书【甲戌侧批:妙名。贾家四钗之鬟,暗以琴、棋、书、画四字列名,省力之甚,醒目之甚,却是俗中不俗处。】
......说着,大家取笑一回,惜春命丫鬟入画
【甲戌侧批:曰司棋,曰侍书,曰入画;后文补抱琴。琴、棋、书、画四字最俗,上添一虚字则觉新雅。】来收了。
释:
中国古代建筑科普:
抱厦:房屋前面加出来的门廊,也指后面毗连着的小房子。围绕厅堂、正屋后面的房屋。顾名思义,在形式上如同搂抱着正屋、厅堂。宋代管这样的建造形式的殿阁叫“龟头屋”,清代的叫法就是“抱厦”。 原来在隋唐时期,建筑组合上有了较大的发展。在主建筑的四面都可接建,在左右侧的称“挟屋”,在前后的称“对垒”,局部向前后突出的称“龟头屋”。据说龟头屋在两宋曾经风行一时,宋人游记中常有“龟首四出”的描述,特别是应用于黄鹤楼、滕王阁等大型风景建筑。在主建筑之一侧突出1间(或3间),由两个九脊殿丁字相交,插入部分叫抱厦。十字相交的叫十字脊。
“抱厦”是建筑术语,是指在原建筑之前或之后接建出来的小房子,去北京的大观园的怡红院一看就知道了,怡红院中宝玉住的房子是五间的上房,在其前檐接建出三间的小卷棚,这就是"抱厦"的一种,如果"抱厦"建在正房的北侧,就是“倒座抱厦”。如果在正房或厢房的两侧接建出小房子,这就叫“耳房”,象正房长出两个小耳朵。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8A%B1%E5%8E%A6/2000247}
(梁先生翻阅大量古籍,在宋代李诫的《营造法式》中找到了类似“龟首屋”的设计,学名叫做抱厦。抱厦起源于隋唐时期,曾在宋代流行过一段时间,但是后来因为建造工艺复杂就逐渐没落了,后来最多也就在一些古籍文献中还略有提及,比如明代《宛署杂记·》记载:“修至公堂东房、抱厦、东天沟……十四间”。)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0180708456637732&wfr=spider&for=pc&searchword=%E6%8A%B1%E5%8E%A6}


周瑞家的答应了,因说:“四姑娘不在房里?只怕在老太太那边呢。”丫鬟们道:“在这屋里不是?”【甲戌双行夹批:用画家三五聚散法写来,方不死板。】
“三五聚散法”本是一种绘画技法,指画家在绘画中将人、物聚散有致,相映成趣,从而在一个平面上展现出众多的景致。这种手法用于《石头记》中,会使故事有空间立体效果。
书中“三五聚散法”即“间三代四法”,指作者一笔作两三笔,一事启多事的写作手法。
周瑞家的听了,便往这边屋里来。只见惜春正同水月庵【即馒头庵。】的小姑子智能儿一处顽笑,【甲戌侧批:总是得空便入。百忙中又带出王夫人喜施舍等事,可知一支笔作千百支用。又伏后文。甲戌眉批:闲闲一笔,却将后半部线索提动。】
释:水月,即镜花水月,
馒头,出自宋·范成大
《重九日行营寿藏之地》
“家山随处可行楸,荷锸携壶似醉刘。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三轮世界犹灰劫,四大形骸强首丘。
蝼蚁乌鸢何厚薄,临风拊掌菊花秋。
颔联“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化用于唐代白话诗人王梵志的
《城外土馒头》
“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
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及《世无百年人》
“世无百年人,强作千年调。
打铁作门限,鬼见拍手笑。”。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谚语,意思是即使人真的有千年铁门槛显赫和长久的家世那样福禄长寿,最终也就是落得一个土馒头似的坟丘。
(用“水月”与“馒头”,这对词暗讽此地的阴阳两面,又结合后文作者笔锋犀利,形容智能师父“秃歪剌”,管钱的是“余信”,即愚信;脂批道“一应骗布施、哄斋供诸恶,皆是老秃贼设局。写一种人,一种人活像。”)
接着房门响处,平儿拿着大铜盆出来,叫丰儿舀水进去。【甲戌侧批:妙文奇想!阿凤之为人,岂有不着意于“风月”二字之理哉?若直以明笔写之,不但唐突阿凤身价,亦且无妙文可赏。若不写之,又万万不可。故只用“柳藏鹦鹉语方知”之法,略一皴染,不独文字有隐微,亦且不至污渎阿凤之英风俊骨。所谓此书无一不妙。甲戌眉批:余素所藏仇十洲《幽窗听莺暗春图》,其心思笔墨,已是无双,今见此阿凤一传,则觉画工太板。】
释:
“雪隐鹭鸶飞始见,柳藏鹦鹉语方知”,
俗语,意思是比喻话说明了,才了解真相。
引句出自明代朱权传奇《荆钗记·分别》第十五出:“雪隐鹭鸶飞始见,柳藏鹦鹉语方知。”原意比喻事情尚朦胧未明。脂评引此句用以说明不明写风月之事,而以若隐若现的朦胧手法写出,即含蓄、暗示的笔法。
皴染:[cūn rǎn] 指国画技法皴法和渲染。

仇英(约1498年—约1552年),字实父,号十洲,原籍江苏太仓,后移居吴县(今苏州),明代绘画大师。仇英出身寒门,幼年失学,曾习漆工,后拜师周臣,成为画家。仇英博取众长,集前人之大成,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山水、花卉、界画、人物、仕女无所不能,既工设色,又善水墨、白描,能运用多种笔法表现不同的对象。时人把他与周臣、唐寅誉称为院派三大家;后人又把他与沈周、文徵明、唐寅并称为“明四家”。
{https://hanyu.baidu.com/zici/s?wd=%E7%9A%B4%E6%9F%93}
先叫彩明吩咐道:“送到那边府里给小蓉大奶奶戴去。”【甲戌侧批:忙中更忙,又曰“密处不容针”,此等处是也。】次后方命周瑞家的回去道谢。
释:
彩明是王熙凤的书僮,第四十五回中被赖嬷嬷称为“彩哥儿”。只要遇到登帐、点名、查书等事,凤姐都依赖他。
密处不容针:与“疏者可走马”对比,原指行书中巧妙的结体,可以较大程度的疏密变化使得行书结构灵活生动。此处指情节发展中的手法,或紧或松,灵活自如。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D%A9%E6%98%8E/593019}
{https://zhuanlan.zhihu.com/p/56592464}
实对你老人家说,你女婿前儿因多吃了两杯酒,和人分争,不知怎的被人放了一把邪火,说他来历不明,告到衙门里,要递解还乡。所以我来和你老人家商议商议,这个情分,求那一个可了事呢?”
释:递解 [dì jiè]
旧时指把犯人解往远地,由沿途官衙派人轮流押送。
[明 汤显祖 《牡丹亭·硬拷》:“他在众官面前,怕俺寒儒薄相,故意不行识认,递解 临安 。”
《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五回:“今天既是如此,我下午拜 泰安府 ,请他先把你这狗才打了,递解回籍,再同你们主人算账!”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不久,就被递解回国。”]
黛玉只就宝玉手中看了一看,
【甲戌侧批:妙!看他写黛玉。】
便问道:“还是单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
【甲戌双行夹批:在黛玉心中,不知有何丘壑。】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
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甲戌侧批:吾实不知黛卿胸中有何丘壑,在“看一看”上传神。】
周瑞家的听了,一声儿不言语。
【甲戌眉批:余阅送花一回,薛姨妈云“宝丫头不喜这些花儿粉儿的”,则谓是宝钗正传。又出阿凤、惜春一段,则又知是阿凤正传。今又到颦儿一段,却又将阿颦之天性,从骨中一写,方知亦系颦儿正传。小说中一笔作两三笔者有之,一事启两事者有之,未有如此恒河沙数之笔也。】
释:
(此段为黛玉名场面,提现黛玉脾气性格的直观体现,所谓“心较比干多一窍”,心思细腻,千伶百俐,思维敏捷,更造就了她勇敢又任性的脾气。
别人不敢做的事,她敢做;别人不敢怼的人,她敢怼;别人不敢说的话,她敢说。
她不需要给下人面子,不管这个下人是王夫人的陪房,还是贾宝玉的奶娘,亦或是其他丫鬟婆子,她都不畏惧。
她外有父亲依靠,内有贾母溺爱,贾府上下都对她客客气气,周瑞家的却最后一个给她宫花,把她的次序排在所有人之后,别人都拿完了才给她,她作为一个聪明美丽,喜欢拔尖的女孩子,她不开心,既然不开心,那就无需压抑。
此时林黛玉不过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试想一下,即便是在现在,一堆礼物,别人拿完了,就剩下最后一个给她,哪个心高气傲的小女孩会乐意?
不能因为其他女孩儿都不以为意,就强求林黛玉也“佛系”不争不抢。
且呼应书中第5回里,对林黛玉
“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的描写——)
送宫花全段梳理:{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7960183/answer/1433369457}
恒河沙数:
意思是像恒河里的沙粒一样,无法计算。形容数量很多。出自《金刚经·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金刚经·无为福胜分第十一》:“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世界,以用布施。”
每常他来请,有我们,你自然不便意,他既不请我们,单请你,可知是他诚心叫你散淡散淡,别辜负了他的心,便有事也该过去才是。”凤姐答应了。当下李纨、迎、探等姐妹们亦来定省毕,各自归房无话。
释:定省 dìng xǐng
子女早晚向父母请安问好的礼节。
《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泛指探望问候父母或亲长。
晋.夏侯湛〈东方朔画赞〉:「仆自京都,言归定省,睹先生之县邑,想先生之高风,徘徊路寝。」
宝玉因问:“大哥哥今日不在家么?”尤氏道:“出城与老爷请安去了。可是你怪闷的,坐在这里作什么?何不也去逛逛?”
秦氏笑道:“今儿巧,上回宝叔立刻要见的我那兄弟,他今儿也在这里,
【甲戌眉批:欲出鲸卿,却先小妯娌闲闲一聚,随笔带出,不见一丝作造。】
释:
尤氏(又大奶奶、珍大奶奶、珍哥儿媳妇)
贾珍的继室。虽为宁国府当家奶奶,但并无实权,只是顺从贾珍。她没什么才干,也没口齿。
尤氏继母为尤老娘,和前夫有两个女儿尤二姐和尤三姐。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0%A4%E6%B0%8F/3777083?fr=kg_general}
秦钟,表字鲸卿。秦业的儿子,秦可卿的弟弟。他生得眉清目秀,粉面朱唇,身材俊俏,举止风流,怯怯羞羞的有些女儿之态。
(秦可卿:贾蓉之妻,秦邦业的养女。她还有个无血缘关系的弟弟秦钟。尤氏和秦可卿是婆媳关系。贾珍为贾蓉父亲。)
秦钟初登场,秦鲸卿的名字有何深意,参考理解:{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080234}
方知他学名唤秦钟。【甲戌侧批:设云“情钟”。古诗云:“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二语便是此书大纲目、大比托、大讽刺处。】
释:秦钟,“情种”。
“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
指代美女秦罗敷,典故出自《陌上桑》。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红楼梦》的书名,起源正是在此处——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出自南北朝时期刘缓的
《敬酬刘长史咏名士悦倾城》
不信巫山女,不信洛川神;
何关别有物,还是倾城人。
经共陈王戏,曾与宋家邻;
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
粉光犹似面,朱色不胜唇;
遥见疑花发,闻香知异春。
钗长逐鬟发,袜小称腰身;
夜夜言娇尽,日日态还新。
工倾荀奉倩,能迷石季伦;
上客徒留目,不见正横陈。
{https://zhuanlan.zhihu.com/p/261983137}
讨论红楼传达爱情观,参考:
{https://xw.qq.com/cmsid/20200304A0U0G400?f=newdc}
平儿知道凤姐与秦氏厚密,虽是小后生家,亦不可太俭,遂自作主意,拿了一匹尺头,两个“状元及第”的小金锞子,交付与来人送过去。凤姐犹笑说太简薄等语。秦氏等谢毕。一时吃过饭,尤氏、凤姐、秦氏等抹骨牌,不在话下。【甲戌双行夹批:一人不落,又带出强将手下无弱兵。】
释:锞子,kè zi
是旧时作货币用的小金锭或银锭。
金银锞子,就是用黄金或白银制作的不同款式的货币,有梅花式的、海棠式的、笔锭如意的、八宝联春等。因其有各种样式,又铸有吉祥字样,体现财富身份的同时又兼具美好寓意,有点类似于我们今天的纪念币,因此一般不用于作为货币流通,却更适合玩赏收藏。


我虽如此比他尊贵,
【甲戌侧批:这一句不是宝玉本意中语,却是古今历来膏粱纨绔之意。】可知锦绣纱罗,也不过裹了我这根死木头;美酒羊羔,也不过填了我这粪窟泥沟。‘富贵’二字,不料遭我荼毒了!”【甲戌侧批:一段痴情,翻“贤贤易色”一句筋斗,使此后朋友中无复再敢假谈道义,虚论情常。蒙侧批:此是作者一大发泄处。】
秦钟自见了宝玉形容出众,举止不浮【甲戌侧批:“不浮”二字妙,秦卿目中所取正在此。】
更兼金冠绣服,骄婢侈童,
【甲侧批:这二句是贬,不是奖。此八字遮饰过多少魑魅纨绮秦卿目中所鄙者。】
释:纨绔膏粱:意思是精美的衣食。借指只知享受,什么事也不能干的富贵人家子弟。出自《儿女英雄传》。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你是个纨绔膏粱,这也无怪你不知。
贤贤易色:本指对妻子要重品德,不重容貌。后指尊重有贤德的人而不看重女色。
第一个贤是动词,第二个贤是名词,易也是动词,色理解为态度、形色。出自《论语·学而》。
《论语·学而》:“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4%A4%E8%B4%A4%E6%98%93%E8%89%B2/3396327}
魑魅: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山神,也指山林中害人的鬼怪。
纨琦:
①精美的丝织品。 ②引申为富贵安乐的家境。 ③纨袴子弟。 ④谓少年。
细绢、细绫。代指妇女。唐·元稹《莺莺传》:“余始自孩提,性不苟合。或时纨绮闲居,曾莫流盼。不为当年,终有所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D%91%E9%AD%85/7331827}
原要来和这里亲翁商议引荐,因这里事忙,不便为这点小事来聒絮的。宝叔果然度小侄或可磨墨涤砚,何不速速作成,【甲戌侧批:真是可卿之弟。】又彼此不致荒废,又可以常相谈聚,又可以慰父母之心,又可以得朋友之乐,岂不是美事!”
亲翁:为亲家翁的省称。
聒絮:唠叨、啰嗦。
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二折:“老人家不晓事,耳根边只管聒絮,可知我染病哩。”
《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夫人已自被小姐朝暮聒絮的要去拜佛,只得允了。”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1%92%E7%B5%AE/2260946}
【甲戌眉批:“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以二句批是段,聊慰石兄。】【蒙侧批;放笔痛骂一回,富贵之家,每罹此祸。】
释:谚语,意思是天下不顺心的事情很多,而可以告诉别人的话却很少。
出自:
《醒世恒言》卷三十二 黄秀才徼灵玉马坠:“黄生盼望良久,不见了船,不觉堕泪。旁人问其缘故,黄生哽咽不能答一语。正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8D%E5%A6%82%E6%84%8F%E4%BA%8B%E5%B8%B8%E5%85%AB%E4%B9%9D%EF%BC%8C%E5%8F%AF%E4%B8%8E%E4%BA%BA%E8%A8%80%E6%97%A0%E4%BA%8C%E4%B8%89/2039567}
旧本与程高本用字对比:
(一字之差对比强烈)
http://www.guoxue123.com/hongxue/0001/hlmxz/005.htm
红楼写作手法汇总:
{https://3g.163.com/dy/article/EKG1H34U0521AUAF.html}
其他本回参考解析:
{https://www.zhihu.com/tardis/sogou/art/404910361}
其他声明:
写这个文集的目的是,记录分享我在读书过程中查到的背景资料。希望我尽量做到周更,喜欢的小伙伴可以这个订阅文集!文中所有文字经过摘抄整理,可以理解为搜集资料,大部分非原创,每一条后面有原文链接,所有观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欢迎大家去查看链接原观点作者原文的内容。文中如有出入,欢迎指正,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