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小龙虾价格跳水逼近个位数 你对此有什么想说?
原标题:多地小龙虾价格跳水逼近个位数 比往年同期降价四成
吃货迎来“夜宵之王”自由,你家的小龙虾降价了吗?
据南方日报报道,近日,网友发现,南京、潜江、济南、杭州、成都多地市场上销售的小龙虾价格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跌。

多地小龙虾价格跳水逼近个位数
品质较好的小龙虾,4月上旬的价格普遍能卖到45元/斤,但是接近5月份,小龙虾的平均价格基本上回落了一半左右,最低的接近个位数。
另外就连即食的小龙虾,在一些电商平台上也挂出了较低的价格。
有网友表示:“有生之年居然还能看到小龙虾降价”。
据了解,4-6月是小龙虾销售高峰期,6月初价格最低,是“抄底”小龙虾最合适的时机。

多地小龙虾价格跳水逼近个位数
当然,小龙虾再美味,也不能放肆吃。小龙虾中可能含有多种寄生虫,杀死寄生虫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使用蒸煮等办法高温加热。注意要加热均匀,温度一定要在沸点以上,并持续加热一段时间,至少保证10分钟以上,才能达到高温消毒效果。
另外,小龙虾含嘌呤很高,吃了会促发痛风。如果再搭配啤酒就更不健康了,两者一起吃会加重机体代谢负担,导致血中尿酸增高更快。
小龙虾终于回归它原本的价值了!你知道现在多少钱一斤吗?
小龙虾一直是很神奇的食材,本身并不太适合食用,壳多肉少,是北美洲的虾种,最初是1927年日本从美国引进的牛蛙饲料,没想到泛滥严重,日本本地的黑螯虾都快要被挤占灭绝。

九十年代初期,由于中国的神奇厨艺,让这个没多少肉的小龙虾摇身一变成了“大排档之王”,风靡至今,价格也是一直居高不下,高位的时候一斤小龙虾的价格在40元左右,甚至比鲜活的基围虾还要高。
但任何东西最终还是要回归它本身的价值,这段时间多地的小龙虾价格大跳水,普遍十几元一斤,甚至逼近个位数,这个夏天,或许能实现“小龙虾自由”了。#小龙虾自由# #春日生活打卡季#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小龙虾也即将迎来销售旺季。近日,网友不难发现,南京、潜江、济南、杭州、成都多地市场上销售的小龙虾价格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跌。品质较好的小龙虾,4月上旬的价格普遍能卖到45元/斤,但是接近5月份,小龙虾的平均价格基本上回落了一半左右,最低的接近个位数。另外就连即食的小龙虾,在一些电商平台上也挂出了较低的价格。

小龙虾再美味,也不能放肆吃
1.煮熟再吃
小龙虾中可能含有多种寄生虫,这也是很多人担心的问题。杀死寄生虫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使用蒸煮等办法高温加热。注意要加热均匀,温度一定要在沸点以上,并持续加热一段时间,至少保证10分钟以上,才能达到高温消毒效果。
2.一定要选择正规的餐厅就餐
很多流动摊贩会把煮好后的小龙虾没有遮挡地暴露在人来车往的街边,先不提食材本身的质量和加工环境如何,光是这种储存和就餐的卫生环境就十分令人堪忧。所以如果你想吃小龙虾又不想自己做,一定要选择去正规的餐厅就餐或打包带回家。另外在吃小龙虾的时候,如果发现龙虾的尾巴是直的,那么这些龙虾就是死虾,千万不要吃。
吃完小龙虾后如果出现肌肉酸痛、尿液变色的现象,一定要及时就医。
3.这些人慎吃小龙虾
过敏体质者:如果有对水产品过敏的症状,千万别吃小龙虾。严重的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
患呼吸道疾病者:支气管炎、哮喘患者不宜吃小龙虾。无论是支气管炎还是哮喘都是一种过敏性疾病,当人体受到过敏饮食刺激时,会引起支气管痉挛、粘膜肿胀、分泌物增加,从而导致管腔狭窄、气道不畅、呼吸困难,进而诱发支气管炎和哮喘。
痛风:小龙虾含嘌呤很高,吃了会促发痛风。如果再搭配啤酒就更不健康了,两者一起吃会加重机体代谢负担,导致血中尿酸增高更快。
转载于:http://b2b.wlchinahnzz.com/shop_lrdjkj5/news/itemid-1640277.html
http://hangqing.wlchinahc.com/x865637.html
http://hot1.ffsy56.com/newsdetail1699436.html
http://toutiao.wlchinahf.com/wlzc792828.html
http://56news.ffsy56.com/news/wl53588.html
http://news.tianlu58.com/62691.html
http://mip.wlchinahf.com/21-0-746601-1.html
http://www.wlchinahc.com/news/hangyezixun/202205/160711.html
http://mip.wlchinahf.com/21-0-0-1.html
http://56news.ffsy56.com/mobile/news/wl53588.html
http://www.wlchinajn.com/mobile/news/slh821213.html
http://www.wlchinahn.com/news/hangyezixun/202205/30195.html
http://m.lvda56.com/news/62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