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川北野生昆虫及其他——随便一写.jpg

2018-01-23 12:43 作者:刘大鸭蛋  | 我要投稿

    我已经有114514年没有在B站发过视频了,也并不很热衷于有声ppt的制作。好在逸站开通了BB空间,让我可以糊几篇专栏以示零时迷子的效果还在。与公众号里面比较正式的推送不同,这里发上来的物种都没有详细地按照分类地位整理,可能比较混乱,无法用来参考鉴定,只能勉强用来向一般通过逸民科普一下(大嘘)。另外,逸站不能斜体,别问我拉丁名为啥不斜体。
贡尺蛾 Gonodontis aurata

    拟态树叶的种类。与同亚科的其他种类相比,胸腹部都更粗壮一些,停靠时的姿态也很不尺蛾。灰尺蛾亚科(Ennominae)中,像这货一样非常不尺蛾的尺蛾还有很多,无论是假装树叶还是假装树皮,都进化得很有水平,以后应该还会见到。

丽大蚊 Tipula (formotipula) sp.

    大蚊不咬人这一点,不少知名科普作者已经讲过无数次,我就不在这里详细介绍了。大蚊科是双翅目多样性最高的科之一,其中大概有一半的种类是一个名叫Alexander的老哥一个人发表的。我不觉得欧洲和东亚的大蚊种类有什么完全一致的必要,所以我们这边肯定藏着不少新种。不过这就不是我的任务了。
    本种的配色其实并不艳丽,与大多数常见丽大蚊迥异,但它隆起的胸背板在大蚊科非常少见,除了丽大蚊亚属,还有栉大蚊属(Ctenophora),但后者腿比较短,触角也不是丝状。

绒泡菌属 Physarum sp.

    我曾经以为这是某种霉菌,直到我查阅了黏菌门的资料,从此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黏菌是一类很好玩的东西,它们在生长的某些阶段会融合所有体细胞,形成一团凝胶状的物体,所以英文里面,它叫Slime Mold,可以说是非常有灵性了。我们中国人更有灵性,叫它太岁(当然不是子实体状态的黏菌),拿来当(迫真)中药。当然,作为未成年人娱乐网站用户,我们可以叫它史莱姆。

柔毛蜂蚜蝇 Volucella plumatoides

    你没有看错,这是一只蝇,不是熊蜂。史诗级拟态大师,可以骗过70%的生物系本科生,甚至差点骗过了我。它最绝妙的一点是,复眼占头部的比例很小,接近木蜂。胸腹部交接处不长毛,假装自己是细腰亚目的一员。然而假的毕竟真不了,触角,口器和完全没有特化的后足都成为其拟态的破绽。

石蜈蚣目 Lithobiomorpha

    石蜈蚣与蜈蚣的区别是,前者有十五双腿,而后者有二十双。还有一类地蜈蚣,它的腿多到你不想数。另外,图中这只石蜈蚣很有趣,它不同体节的长度有很大的差异,这一点与大多数蜈蚣不同。也许这种缩短部分体节的做法可以让身体变得更短,从而更加灵活地在岩石缝隙之间穿行。(哦,蜈蚣不是昆虫)

饰纹绿尺蛾 Comibaena ornataria

    这是尺蛾亚科的种类,这个停靠姿势就非常标准,跟大多数尺蛾没什么不同。其后翅外缘的棕色纹路是在模仿绿叶的枯边,用来骗一骗无脊椎动物还是绰绰有余的。夜行性种类,很容易被灯光诱引。

疑似木虱
     最开始我以为它是叶蝉,后来觉得有一丝不对,叶蝉一般不怎么会有这种类似蝉的腹部,后足也更健壮一些,所以只能猜想一下,毕竟没有看到成虫。
叶蜂科

    与鳞翅目一样,广腰亚目也有植食性的蠕虫状幼虫,饲养方法与一般菜青虫区别不大。叶蜂与鳞翅目幼虫的区别很微妙,主要在于更大而圆润的头部和更明显的单眼。躯干形态和附肢也有微妙而难以描述的差异。

异波纹蛾 Parapsestis argenteopicta

    虽然长得五大三粗,但波纹蛾实际上与钩蛾科的关系非常紧密,几乎可以合并。波纹蛾的主要特征是后翅前缘的一条翅脉是弯曲的,这张图上看不到。一般来说,波纹蛾身上都有很多波纹,但是很多种类都没有波纹,非常真实。(PS:触角的配色让我非常想拿它淬火)

鹰翅尺蛾 Biston falcata

    很独特的种类,迷之水墨画风,虽然没有艳丽的色彩,但颜值还在线。如果用几十年前的眼光来看,这种嗜食树叶的“害虫”在林区大量出现的话是要采取措施防治的。但是目前的保护区一般不会限制昆虫的发生,因为不需要砍树取材了。生态系统有维持自身稳定的方法,自以为是的干预一般会导致反效果。三北防护林里面撒的农药也不少,成活率呢?

长角蛾 Nemophora sp.
      这个属啊,要命。也许再等几年就有人把系统分类发出来了,不过现在还没有人做。一般体型小又不怎么爱飞的种类都会演化出很多地方种,除非花很长时间采集标本,不然很难作出完全的调查。

随便一写,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川北野生昆虫及其他——随便一写.jpg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