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桃色新闻”笼罩的金融圈,都是钱多闹的?
作者:财经小法师
原创:财经小锄头(ID:chutou0325)
如何破除金融圈“桃色新闻”高发,或许真的是道无解题。
金融圈靓丽光鲜,同时也是一片大瓜田。
前有罗姓艺人深夜多人运动,后有郑姓女星代孕弃子,娱乐圈俨然已经成为了我国吃瓜群众聚集地,在“内卷”越来越常态化的当下,金融圈自然也毫不示弱。2021年还未过半,亮丽光鲜的金融圈便为吃瓜群众们奉上了一道道“大餐”,各种桃色新闻涉及券商、私募、投行等多个机构,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
(来源:网络)
2021年伊始,深圳海归女研究生实名举报深圳市证券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证监局监管干部李鹏。该女研究生称,自己在任职深圳证券业协会期间,被副会长李鹏以强迫离职作要挟,与其发生了性关系,并在此后长期保持了不正当男女关系。
(来源:网络)
与此同时,深圳证券业协会给予了相关回复,称尚在核查中,该李姓工作人员去年10月已被免职。目前尚未有调查结果。
(来源:深圳市证券协会官方公众号)
正所谓“一瓜未平一瓜又起”,国泰君安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沈某出轨投行部下属乔某,被妻子曝光至互联网平台,一时间引起轩然大波。而后国泰君安将沈某和乔某劝退,并为其办理了加急离职手续。公开资料显示,国泰君安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是国泰君安证券于2009年成立的全资子公司,其业务涵盖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并购基金、债权基金、房地产基金等各类创新投资业务。
(来源:国泰君安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官网)
根据国泰君安2020年年度报告,截至2020年12月31日,国泰君安创投总资产为85.44亿元,净资产为74.99亿元;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3.97亿元,净利润1.74亿元。在国泰君安主要参股控股公司中,无论是年销售净利率还是资产规模,都稳居前列。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2020年度报告)
显然,我们都低估了金融圈的产瓜速度。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最近出现率有点高。有爆料称,中金公司合规总监陈刚出轨其下属马某,被马某配偶电话“问候”,上演了一出男人之间的“史诗级”对话。网传对话截图:
(来源:网络)
事件发生后,中金随即作出回应,召开了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同意合规总监陈刚因身体原因(划重点:身体原因)不再履行合规总监职责。虽然中金即时对该事件进行了信息披露,但结合该“桃色新闻”,中金披露的信息是否有虚假之嫌疑,不由得引人深思。
(来源:中金公司公告)
资料显示,陈刚于2006年8月加入中金公司,拥有北大硕士学位、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学位。根据中金公司2020年年报,陈刚去年从中金公司获得的税前薪酬为593.5万元;实际上,2019年,陈刚的年薪也将近600万元,可以算得上行业翘楚了。
房地产投资行业也并未缺席。华润置地华东大区的投资经理兼储备部门负责人,自曝自己与营销经理的长期不正当男女关系,原因是自己受不了营销经理严重打扰和干涉自己的生活,而该营销经理尚处于合法婚姻存续期间。
(图源:网络)
从传统银行业到券商投行,再到房地产投资行业,金融机构的“桃色新闻”频频出圈,再借着互联网的东风,可以说是极大地满足了吃瓜群众们的好奇心。
和娱乐圈多为狗仔曝光不同的是,金融圈出圈事件多为举报性质,往往图文并茂,细节详实,属于妥妥的实锤。对于吃瓜群众而言,那可谓是甘之如饴。只是这一场场舆论狂欢过后,留下的恐怕是一地鸡毛。
金融从业人员道德滑坡,消耗的是金融机构的信誉。
金融从业人员因其职业的特殊性,天然地应受各方监管。而频频出圈的“桃色新闻”给金融机构带来的潜在风险,仿佛成了阴暗角落里的一颗不定时炸弹。提及金融圈,人们脑海中蹦出的关键词,往往是“光鲜亮丽”但却“男女关系混乱”,就像电影《华尔街之狼》中刻画的那样——日进斗金往往伴随着声色犬马。坊间更是戏称“投行爱约炮,券商爱嫖娼,基金喜前台,私募懂外围”。
(电影《华尔街之狼》剧照)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金融圈的江湖更引人注目。投行、券商、私募等机构坐拥数以亿计的资产,从业人员往往也是清北复交高学历的金融精英,当人性中那些晦涩阴暗、不可明说的元素与财富、权力、欲望交织,不堪的部分往往会被成倍数的放大,经由互联网的发酵,慢慢消耗金融机构本应该拥有的声誉。
中金资本执行总经理韩某与杨某婚内出轨,同时其利用职务之便,私设私募基金、倒卖跟投额度、索要高额回扣,涉及资金上千万。中金公司作为中国境内最大的股权投资银行,本应引领中国金融行业健康发展,却成为金融圈著名“瓜田”,不禁令人唏嘘。
然而,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被“桃色新闻”笼罩的金融机构却仿佛无计可施。中金公司的回应是开除了当事人韩某,并处理了7名员工。尽管中金公司声称其一贯强调合规风控的文化,对违法违规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并要求全体员工“吸取教训,引以为戒”,“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但一个韩某倒下了,恐怕还会有“李某”、“赵某”出现……
工商银行曾发布了《恪守异性相处尺度 拒绝职场“零”距离》的倡议书,详细提示了什么行为不能做,如男同事给女同事送吊带睡衣;男同事给女同事发“有空一起睡觉”表情包;女同事试穿胸罩问男同事“好看吗”;女同事让男同事给拉背后拉链……
(图源:网络)
而这还要从2019年说起。2019年,工行银行上海分行行长顾国明因受贿落马,因其主动招供潜规则了工行32名女下属,可谓是震荡了上海滩银行业。吃瓜群众的关注点立刻从反腐倡廉转移到了这位银行界大佬的桃色新闻上,要知道“银行行长”、32名女下属、潜规则、后宫,这些关键词组合起来就是一段限制级大戏。
(图源:网络)
倡议书被曝光后,工商银行却陷入了更加尴尬的境地,在被质疑“矫枉过正”的同时,仿佛也坐实了其“男女关系混乱”的传言。
(图源:网络)
缘何“桃色新闻”尤其青睐金融机构?
有人说,金融机构男女关系如此混乱,都是因为有钱任性。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中金公司前合规总监陈刚,即出轨事件的男主角,年薪为593.5万;同样涉及桃色新闻的某顶流G姓基金经理,是一名管理基金规模超550亿的明星基金经理。金融圈的核心是钱,而围绕着钱,一幕幕诡谲怪诞的人性故事也就上演了。
(图源:网络)
金融机构污名化,与金融业本身的特质也有联系。金融机构作为中介服务机构,是资源与资源之间的桥梁。金融从业人员游走于不同行业之间,操盘着动辄亿计的资产,长时间与异性的接触,客观上为越轨行为提供了可能性。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灯红酒绿,那些暧昧的气息也就此开始滋生了。
(图源:网络)
而那些“桃色新闻”中的主角,尤其是中高级从业人员,在工作中或许早已习惯了高风险行为带来的刺激(高风险往往意味着高收益),长此以往其兴奋阈值比普通人要高,换言之,日常普通的爱好或许难以满足其需求。如果超越道德底线的行为同样可以带来这种刺激,作为一个寻求自身收益最大化的“理性人”,的确很难作出合乎道德规范的选择。可能这就是金融人,金融魂吧。
(图源:网络)
处在桃色新闻中心的金融人们,或许自己并不拥有如此巨额的资产,但却能够控制超大规模的资产,由此产生的权力本身就十分“迷人”,出现“权力寻租”“权色交易”的现象也不足为奇了,谁看了能不感叹一句“贵圈真乱”呢?只是这瓜吃得多了,也会伤身体,希望2021年的下半场,金融圈的骄子们能够争点儿气,让我们这些围城之外的吃瓜群众无瓜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