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学历不等于智慧

2021-02-22 14:19 作者:_不破愛花_  | 我要投稿

(题目是个老常识了,但是这个论证还是很好玩的)

谢林与黑格尔的分歧的关键恰恰在于,他不能承认“概念”真的是黑格尔意义上的那种完满无遗的东西。换句话说,不能承认这种顶替了“上帝”位置的“概念”,而是必须把它当作“严格意义上的概念”来对待,虽然这并不意味着进而把它降格到普通人所理解的“概念”上面来理解。

在这里,谢林提到了一个显然是来自黑格尔学派的指责,即谢林哲学没有给“逻辑、普遍范畴、概念本身”等等保留任何地位。谢林缺乏黑格尔的那套逻辑学,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这真的是一个“缺陷”吗?那种“缺乏”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对此谢林提出了明确的解释:“我的哲学从最初的步伐开始就立足于自然界。这个哲学是在自然界里面向前推进,直到达到一个点,在那里,那个贯穿了整个自然界、如今已经达到自身并掌握着自身的主体(自我),虽然再也不会找到早先的那些遗留在自然界之内的环节本身,但却找到了这些环节的概念,即严格意义上的概念;在这之后,意识接管了这些概念,就像掌握着一笔完全不依赖于事物的财富,然后把它们应用到所有方面。”[11]

也就是说,对谢林而言,他的自然哲学不需要以一种逻辑学为前提(像在黑格尔那里一样),而是从自身出发就可以无缝过渡到精神哲学,达于完满的精神,所以一套黑格尔式的“逻辑学”仅仅属于锦上添花之作,并不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东西,所以谢林没有为其保留一个荣耀的地位。

这里的关键在于,虽然概念看起来完全不依赖于事物,甚至先行于事物,但实际上,它们是从自然界内部的发展过程的各个环节那里提炼并保留下来的——自我意识是自然界的发展过程的结果,作为意识,它已经遗忘了自己曾经经历过的漫长历程,但却能回忆起那个过程及其各个环节的“概念”。就此而言,概念本身根本不是什么完满无遗的、独立自足的东西,毋宁说概念始终只是关于某些东西的概念,出现在那些东西之后,且无论如何不能等同于那些东西或取代那些东西。相应地,概念之间的关系(即逻辑关系)也是只能以自然界里面的一个客观的、实在的演进过程的环节之间的关系为基础。

就此而言,以概念关系为对象的“逻辑学”也应当是出现在“自然哲学”之后,对其加以提炼和升华,而黑格尔的那种做法,“在我的自然哲学之上构建他的抽象的逻辑学”,就颠倒了事情的真实关系。[12]在这个意义上,一方面,谢林表扬黑格尔:“人们必须承认黑格尔在这方面进行加工构造的功绩,即他洞察到了他所面对的科学[sc. 自然哲学]的纯粹的逻辑本性和意义。黑格尔的功绩尤其在于,他把那些被我的自然哲学隐藏在实在领域之内的逻辑关系原原本本地揭示出来。”[13]但另一方面,谢林拒斥黑格尔对于客观意义和实在意义的“非分要求”,强调指出:“黑格尔把那种原本服从于另外一个目的、为了实在的潜能阶次而被发明出来的方法[sc. 辩证的演进过程]应用到纯粹的概念上面,同时徒劳地企图给这些概念注入一种生命,注入一种内在的必然性,以推动概念前进。……[但是]我的那种方法根本不是为了这个目的而被发明出来的。那种方法在黑格尔这里仅仅遭到一种矫揉造作的、粗暴的应用。”[14]
——先刚《试析后期谢林对于黑格尔的批评》

这一段很简单,黑格尔将【工具】当作了【真实】,因此将“逻辑、普遍范畴、概念本身”提升到了最高的位置。

理性在现在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意思,一种是“对于目标的实现来说,什么方法最好”,另一种则是“那个目标,为什么值得追求,那个目标为什么是最好的”。

黑格尔的问题就是,它把第一种理性当作了第二种理性。当然,犯这种错误的人太多了,任何人观察自己、或自己身边的人,都会犯这种错误。更不用说,在“形式主义”的控诉中,也是指这种错误。

当然,理性这两种意思,并不是一直分裂的,这个问题得找笛卡尔。对于我们来说,时刻记着理性的这两种含义,并且在生活中别人说“理性”时,辨认出这种错误,很重要。

没有了第二种理性的基底,第一种理性就是纯粹的错误。第二种理性问的是价值问题,价值是、并且一直是一种【真实】,在这种根基上,【工具】才借以有价值的意义。

上班是为了干吗?为了赚钱——过更好的生活;为了在工作中获得创造带来的实在感。

上班完全是个工具,赚钱也是工具,最后都导向人之完满(尽管并不一定,也需要花功夫寻找)。

但是工作可能并不会带来创造参与(尤其是为别人工作时),赚钱这个过程本身可能也是很爽快或很痛苦的。所以得根据体验来修正自己的价值追求和实现这种追求的方法选择。


学历不等于智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