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万物皆头寸,各行皆变现

2020-09-02 11:13 作者:管大宇讲期权  | 我要投稿

未来期权和大宗商品领域的现货、期货结合,将是整个产业服务的3.0时代,这个领域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实体中的很多要素,比如说实体企业的产能、贸易链、库存、供应链和需求这些,都可以当成一个头寸来看待;只有把所有的要素都看成头寸,才能真正地打通虚盘和现货的世界。这样的头寸如何用金融工具优化,其实有很多的文章可以做。所有的生产经营活动和金融投资行为,本质上都是企业把自身优势进行变现的过程,把所有实体企业的要素变成头寸之后,就可以研究如何高效变现。当我们想到这一层就会发现,期权可以跟期货和现货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变现工具。——管大宇


01 期货市场有三个作用:价格发现、风险对冲、资产配置,这是理想的情况。现实中,期货市场是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在起初的启蒙时代,我们看到更多的是财富效应,市场参与者通过博弈获得高额财富。之后中期协的成立,标志着整个行业迈入了财富时代,以期货为主、发掘期现运行的差异。2012年前后,随着期现结合的兴起,标志着行业进入了产业时代——这个阶段,大量产业资本的涌入,成为期货市场中一股非常重要的推动力量。但是,我们认为这仅仅是个开始,未来一定会进入全面服务时代——期权、期货、所有金融衍生品将会与现货业务无缝对接,高度融合,继续推动产业服务转型。

02 产业的发展方向一定是从博弈走向合作。

贸易的本质是什么?比如说贸易商做贸易,低买高卖,这对于个体参与者来讲没有错,但就整个产业而言,大家都想低买高卖,结果就是博弈——你高卖就意味着我高买,我低买就意味着你低卖,这是一个博弈的行为。博弈会带来什么结果?在行业发展初期会带来集中度的提升,行业集中度会变得越来越高,实力雄厚的贸易商就可以整合资源,最后变成跟上游和下游博弈,最终去贸易化把自己博弈掉。其实,不管上中下游,最重要的就是创造价值,无法创造价值的环节,最终一定会被淘汰。现在我们看到的很多行业,比如农产品,就是上游和下游直接对接,去贸易化是不可逆转的。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面临的压力,对金融服务或者金融工具的需求,无外乎是两点——跑赢市场效率以及获取稳定利润。所有金融工具的应用,都应该紧紧围绕实体企业的这两个诉求进行。


03  未来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会发生在生产和流通领域,还必然会在金融衍生品等领域展开。

我们的实体经济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在过去粗放经营的时代,只要敢拼就会赢,但在整体经济增速下降的大环境下,企业需要的是更精细化的运营。实现产业链条和金融链条的深度融合是未来的一个很大的发展方向,也是巨大的蓝海。

04 目前,国内大宗商品的产业金融服务生态才刚刚起步。

由于大宗商品存在行业周期性特别强、高度依赖政策等不确定性特征,导致企业利润大起大落,产业利润分配存在零和博弈。在众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大部分企业又无法熟练地使用金融衍生品工具管理各种风险,这就为金融服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需求。我们只有把产业的需求通过金融衍生品创造出新的价值,才能帮助实体企业从红海的博弈走向蓝海的价值创造,而核心就在于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风险管理的水平。

05 过去传统的现货贸易是1.0时代,期现结合和基差贸易是2.0时代。自2015年以后,很多行业,尤其是黑色行业,基差交易越来越多,基差波动也越来越有序,市场逐步变得有效。这样一来,使得传统的基差贸易获利空间非常小,很多同行把基差贸易无奈的变成了基差投机,这就是过度拥挤造成的现象。

未来是产业服务的3.0时代,标志是权现结合和含权贸易的广泛开展。

06 有两个观点,第一个是万物皆头寸。

那么,这样的头寸我们如何用金融工具优化,这里有很多文章可做。

所有的生产经营活动和金融投资行为,本质上都是企业把自身的优势进行变现的过程。过程中涉及到的头寸,不论是现货、期货,还是期权,都是变现的载体。

比如说,为什么我要开钢厂?因为我懂钢厂的生产经营,可以把钢材的生产环节管理的非常好,钢材只不过是我这个优势变现的载体。为什么你做钢材贸易?因为你懂钢贸行业,了解如何管理好供应链,可以通过钢材贸易把这个优势变现,钢材也是变现的载体。为什么他做期权交易?因为他具备产业研究优势,可以挖掘观点,同时又可以利用期权准确地表达观点;这种研究优势和交易优势变现,期权头寸是他变现的载体。

第二个观点是各行皆变现。

那么,优势来自哪里?优势可以来自于现货生产流通环节、资金优势、研究优势等各个方面的积累。如何将优势变现?变现的载体有几种,现货最方便,但是效率也比较低,占用的资金也比较多;期货也是一种变现方式,但有一定局限性;期权给到我们一个更加立体、更加高效、更加强大的变现工具,所以期权和期货、现货完美融合在一起,可以产生巨大的乘数效应。

07 大家对做期权往往有不同的理解。随着对期权理解的逐步加深,除了卖方也就是做市商以外,作为买方,期权也是有五个层次的应用场景:

第一个层次是高杠杆赌方向。期权是一个非常好的投机工具,做对行情可以获得高倍的回报,这是最为广大投资者所熟知的,但这只是最初级的应用场景。

第二个层次,期权可以做套利交易和波动率交易,可以捕捉到期权市场里的错误定价,进而获取收益。但是这两个都只是在平面维度的应用,要么是在底层资产涨跌的方向上获取收益,要么就是在波动率涨跌的方向上赚取收益,都有局限性,并没有把期权立体交易的强大功能发挥出来。

再往上第三个层次就进入立体世界了。首先是观点表达,比如说什么事情会发生,什么不会发生,什么事情发生到什么程度,所有这些精细的观点都可以用期权表达出来,然后把它变现。我们过去在产业研究中,大多数情况下输出的观点都是直线性的,比如说什么品种会涨到什么位置;结合期权思维进入立体投研以后,输出的观点是立体的。比如,过去只能通过交易某个品种发生了什么行情赚钱,现在可以通过交易某个品种不会发生什么行情来赚钱,向不可能下注。这样就可以把各种维度的观点进行表达,同时在市场中高效变现。

再往上第四个层次就是企业的风险管理,所有的企业都面临不同维度的风险,风险管理是各个企业共同的刚需。只要能把企业面对的各个维度的风险精确地描述出来,再找到相应的策略,期权就可以把所有的风险管理起来,对冲掉没有把握的风险暴露,留下有确定性的风险暴露。

期权最高阶的应用场景就是优势变现,结合现货或者期货都可以,这才是更加变幻无穷,应用自如的场景。

08 所有的交易行为,都可以用下面这个公式来描述。

观点是我们愿意为之下注的判断,所有的交易行为背后都隐含了某些观点。观点决定交易的胜率,比如做10次交易,对了7次,胜率就是70%。观点由研究得来,不管是什么研究方式,目的都是持续产生高胜率的观点。虽然所有的研究体系都不能达到百分之百胜率,但是我们并不需要百分之百,只要达到一个稳定的胜率就够了。

真正的问题是,只有观点还不够,观点本身并不能变成盈利。我们要的并不是正确的观点,而是盈利。观点直接变成钱只能是卖投研服务和报告,除此之外,必须要通过交易的环节变现,观点才可以变成盈利。交易过程出问题,就会导致正确的观点无法带来正确的结果,这也非常常见。所以观点并不能自动的变成盈利,必须要通过交易来变现。交易的环节就会涉及到工具。

工具决定交易的盈亏比,就是你做对的时候赚多少钱,做错的时候亏多少钱。盈亏比非常的重要。比如有人做交易,每次做对了都只赚1块钱,做对99次只能赚99块钱,但是如果做错了会亏100块钱,那么即使他的胜率达到99%,照样结果是亏钱的。

所以,观点决定胜率,工具决定盈亏比,二者的乘数决定最终的盈利。

国内机构普遍对于观点的研究非常重视,但对于先进金融工具的使用,整体上比较落后。观点可以复制别人,但交易必须自己做。如果能掌握先进的金融工具,可以有效地提高交易盈亏比,建立自身的竞争优势,对需要进行盘面交易的金融机构和产业机构都是很有意义的。

09 对实体企业而言,需求×工具=产业盈利。

产业有很多的需求:企业有生产、采购、库存等很多需求,这些需求都可以用期权工具变现。比如,不管贸易企业还是生产企业,都需要进行持续性的采购,有各种采购计划,这些计划过去是没有办法为我们创造价值的,执行这个计划就是跌到什么程度我就去采购一些货,但是有了期权,这个采购行为就可以变现。我卖出采购商品的看跌期权,如果期间价格跌下去触发采购价,我就会正常采购;如果没有跌下去,这个期权仓位就可以为企业创造额外的价值,这就是把企业的采购需求通过期权变现的案例。这样的案例非常多。

世界500强企业里使用衍生品的比例是94%,而中国上市公司只有13%,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10 万物皆头寸,各行皆变现。

未来各个产业的专业化分工是大趋势,帮助大宗商品行业里有眼光的企业完成从不确定性到确定性的转变,在即将到来的权现结合大时代占得先机,本质是从市场投机行为演变到企业经营行为的过程。权现结合是一个新生事物,也是下一个潜力巨大的增长方向。期权可以帮助产业客户把自身的现货优势、信息优势、资金优势、资源优势充分得到发挥,从价格博弈过渡到获取确定性收益,进而高效变现。期权在国内产业领域的应用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很多的精彩,等待我们去发现。


本文(本公众号)所有内容仅限于投资者教育,所有内容不构成任何交易指引性建议,投资者需独立承担自己投资决策的结果。


万物皆头寸,各行皆变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