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猎生态学】蛮颚龙:爱喷火的森林暴徒

前言:大家好,我是非酋戴洛,你们也可以叫我酋长。在这里需要特别鸣谢怪物猎人贴吧的【吓到我要赔钱滴】以及他所撰写的帖子《【设定翻译】怪物猎人世界设定集-生物之章相关设定翻译》。酋长只是在此基础上,轻微加工转载。希望喜欢的同学们可以直接到贴吧支持一波~


兽竜種-蛮颚竜アンジャナフ
MONSTER DATE
全长约:1646.46cm
全高约:625.75cm
脚的大小约:182cm
INTRODUCTION
栖息于古代木之森林的兽竜種,从其全身紧绷的肌肉、覆盖着大棘的发达下颚可见,蛮颚竜是一种异常好战且凶猛的怪物。并且,为了寻找自己的猎物,不仅仅在古代木之森,就连大蚁冢荒地都有相关的目击报告,因此,蛮颚竜对食物的贪欲也其主要特征之一。
蛮颚竜的这种欲望也影响到其斗争本能,对于侵犯领地者及危害自身者等,会将敌视者当做猎物发起毫不犹豫的袭击,并且在愤怒状态之下会紧紧的追逼对方,穷追不舍。其体表有着类似覆盖着羽毛的样子,并且能够屡次看到蛮颚竜在向阳处展开背帆进行日光浴的身姿。然而,一旦蛮颚竜被激怒,就会喷发出其外表无法想象的猛烈火焰。

①生有羽毛的稀有兽竜種
在新大陆栖息的兽竜種之中,作为只有蛮颚竜才拥有的罕见特征,蛮颚竜的背部到尾部覆盖着类似羽毛的毛发。甲壳的发达仅限于其手足部分,或许是因为皮下血液流通的缘故,蛮颚竜身体之上柔软的外皮呈现出鲜艳的粉色,由于身体大部分部位缺乏外壳保护,因此蛮颚竜的体温很容易受到外界气温的影响。
为了发挥出出色的运动能力,蛮颚竜需要更高的体温,体表覆盖的羽毛则有助于其保温。据某项研究表明,蛮颚竜每天会接受着温缓的阳光,心情舒畅地进行日光浴,其频率平均为3次。据推测,在蛮颚竜体型较小,体温变化更为剧烈的幼体时期,其全身上下都覆盖着羽毛,而在成为成体之后为了方便散热,其下部的毛发会自行脱落,但目前关于蛮颚竜的幼体的详细部分还尚未确认。

②展开背上的帆膜来调节体温
蛮颚竜的用于调节体温的帆状物平时因为被折叠起来的缘故并不显眼,蛮颚竜的帆膜由其腰骨上部生长的弯曲软骨支撑,而蛮颚竜通过肌肉来活动软骨打开位于背部的帆膜。这一点和拥有羽毛一起在兽竜種之中都属于极为特殊的部分。
其帆膜之上毛细血管的分布十分密集,在低体温时,除了通过张开帆膜来吸收日光使体温上升之外,还可以在激烈运动导致体温过高后进行散热,因为蛮颚竜的体表没有汗腺分布,因此在长时间的行动之后有必要进行散热活动。另外,在蛮颚竜确定猎物或是表达愤怒等行为时也会展开帆膜,这种行为很有可能是蛮颚竜用于对其他个体的威胁,以及与同类间的交流。

③极强的领地意识和捕食的食性
蛮颚竜属于典型的非群居而采取单独行动的怪物。作为其个体强度的表现,对于同样将古代木之森作为生活区域的贼竜,蛮颚竜也能够通过将其特征性的坚韧下颚,在相互争夺地盘的战斗之中取得压倒性的胜利。话虽如此,但对于空中飞行的火竜,则会进行示弱一般的行为。另外,关于蛮颚竜食性,众所周知它们喜欢捕食食草竜等怪物,但在捕食时一般不会使用火焰吐息,这是因为它们更倾向于进食因为怪物的草食性而使得异味较少的柔软的肉。

栖息于古代木之森中的蛮颚竜的领地范围十分宽广。有些由交错外露的树根组成的障碍物蛮颚竜也会凭其蛮力将其推开,并且坚韧发达的脚力和钩爪状的前腿的驱使下,甚至连陡峭的岩石都能够作为其进行高跳等行动的踏板。追踪蛮颚竜1天内的行动的话可以发现,其进行的领地标记约30次左右,以在各个地方喷洒粘液来宣誓自己的地盘。

而捕食和饮水次数也分别多达5次左右,由此可见蛮颚竜展开这些行动的区域1、区域4以及区域8附近是很容易狩猎的地方。蛮颚竜在进行捕食之后就会归巢进行睡眠,在睡眠之后则会进行饮用水,在饮水后蛮颚竜对于进行日光浴的欲望就会高涨。此外,让它们进食生肉后大多情况下会前去喝水,另外,由于它们空腹时会去追赶食草竜,因此我们似乎利用它们的这些习性为手段来诱导它们到便于狩猎的地方。(来自调查员的笔记)
④有效利用啃咬的后动来挥动其尾部
将啃咬作为主要攻击方式的蛮颚竜,对于靠近脚下的敌人,也会使用后肢向敌人发起攻击,而对于位于背后的目标,蛮颚竜则会一边进行利用尾巴的牵制和攻击,一边做出大回转一般的动作并打算用自己的大颚来抓住对方。在蛮颚竜挥动尾巴时会伴随着小型风压,这是因为在蛮颚竜在利用尾部攻击时会暂时性的竖起其尾部的一部分羽毛。

即使在没有羽毛的尾部下段,也会从皮肤上竖起的小刺来提高杀伤能力。与向上方呈放射状扩散的起毛不同,在尾巴的内侧,隐藏于皮质下的尖刺也会很大程度的露出。当然这种起毛并不明显,其尾部的羽毛并不是全部竖立着的。这种尾部的变化,在发现猎物和愤怒的瞬间也能确认。在日常生活中,当你对缠绕在身边的小虫子感到厌烦时,不也会借助风来驱赶它们吗?
⑤露出象征着发达嗅觉的鼻腔与粘液喷出
经常观察到蛮颚竜一边抽动鼻子,一边在寻找着什么东西似的环视四周。这是它在利用敏锐的嗅觉来捕获猎物散发的气息或者是猎物残留的味道,借此来寻找猎物的所在地。在整个兽竜種之中嗅觉也十分发达的蛮颚竜,能够准确把握空气之中气味来源方向甚至是具体位置和距离。其理由之一便是,蛮颚竜将其鼻腔外部露出的特殊生态。蛮颚竜将被称作鼻盖的外皮向上方张开,通过将内侧的鼻腔向体外表露,以得到超过通常状态的高嗅觉。整体上有着伸缩性鼻部周围,蛮颚龙通过将鼻盖张开,使其鼻腔上部外翻让鼻腔内部结构横向展开。

一旦和蛮颚竜陷入交战状态,即使保持距离躲在暗处,也无法逃过蛮颚竜的搜捕……这种状况,无非是与嗅觉的强度以及由此产生的敏锐感官有关系。同时,蛮颚竜有着将可燃性的粘液通过鼻腔向外喷出作为领地标记和攻击等利用的习性,而产生这种粘液的器官与其鼻腔相连。当然其鼻腔在嗅闻气味或喷出粘液以及愤怒的时候经常露出,与背部的帆膜并列成为肉质柔软的弱点部位。
⑥喉内的发火物质的累积促使其进入的炎热积蓄状态
在蛮颚竜将鼻腔和背膜张开的愤怒状态之下,可以看到其在口中积存火焰的动作。这种在喉咙一带因高热而变红的状态被称为是炎热积蓄状态。在此状态之下使咬住的敌人甚至会被烧伤。不过,该状态也是一把双刃剑,也有受到冲击导致火焰在口中爆发的可能性。而蛮颚龙的炎热积蓄状态属于在愤怒状态的基础之上更加危险的状态。虽说蛮颚竜能够维持炎热积蓄状态,但也存在着忍耐限度,在维持行动一段时间之后,会因无法忍受产生的高温而喷吐出积蓄的火焰。

因为蛮颚竜具有将促使发火的物质成分储存在喉部的特殊器官之中的能力,将其成分与鼻腔喷出的粘液同时释放在空中,从而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产生爆发性的燃烧。蛮颚竜特有的火焰吐息也是由这样的结构产生的。并且蛮颚竜的吐息还分为朝远处喷吐的放射型吐息以及向四周喷发扩散型吐息,同时对于蛮颚竜来说也是使出浑身解数的攻击,使用之后就会观察到它散发出的疲劳感。根据蛮颚竜平时的捕食行动并不会使用火焰这点来推测,这是为了和包含同族在内的敌对生物进行战斗而获得的能力。

⑦擅长战斗与追捕猎物的熟练者
从炎热积蓄状态中喷出火焰吐息的方法中,也能够看出其狩猎与战斗技巧的精湛。于此同时还采取了维持着炎热积蓄状态的同时采取了使用其下颚和躯体将敌人逼入绝境的手段,如果攻击对象暴露出了防御崩溃的瞬间,就会被其喷吐的强力火焰吐息追击。与一部分怪物因愤怒而忘我的暴走不同,在此能窥见蛮颚竜背后狡猾的一面。


以上就是有关蛮颚龙生态相关的全部内容。

喜欢的小伙伴不妨收藏关注点赞,你们的支持是UP写下去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