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神圣碧蓝帝国-各国趣闻系列(2)

2023-08-13 17:45 作者:スウェーデン国王  | 我要投稿

3;意大利,南朝还是北朝?

“一片地域,一种文化,一个民族,以及共同的语言,然而却是两个国家”

对于意大利王国的现状,神圣碧蓝帝国的外交大臣-格罗斯特子爵如此评价到........

1947年(帝国18年),意大利王国,萨丁尼亚的索洛托·曼努埃尔王室的军队在全亚平宁取得了决定性的罗马战役的胜利

战后,根据《罗马国家议定书》 罗马城所在的罗玛涅大区为边界,以北,属于新的意大利王国,而以南,则依然属于那不勒斯王国。

而其地中海的两大属岛,撒丁尼亚岛划归意大利王国,而西西里岛则依然属于那不勒斯王室

结果,该条约一出,不用说意大利国内群情激奋.....

在其首都博洛尼亚八万多人冲上街头一致抗议政府的软弱和无能,认为这份《罗马议定书》属于是“胜利的投降”耻辱之大堪称国家历史之最.......

王国的开国首相恩塔罗利亚·加弗洛尔伯爵也如此评价到.....

“世界上很少有我们一样奇葩的政府,明明胜利已经完全收之囊中,却还要把它给主动的扔掉一半........”

然而,开国国王曼努埃尔二世则并不认为这是“失败的战争”。

由于意大利地区的特殊性,“梵蒂冈教皇国”的存在可以说是阻挠半岛统一最核心的力量了。

它不像诸侯国,为了维持新王国政府的合法与正统,且同时让全意大利的5000万人真正的认同他们这些“萨丁尼亚的征服者”来成为亚平宁半岛上“唯一值得尊重的王室”的话,教皇是万万碰不得的存在

而对于教皇本驾十五世来说,他用他的权威,让教廷在失去了罗马意大利中部后重新得到了南意大利西西里岛的,总面积达10.55万平方公里的广大面积作为自己的容身之所,也不偿为一件幸事

况且,那不勒斯的王室,保守至极的斐尔迪南多三世与他的族人面对教廷天威自然是“紧跟,紧跟,再紧跟”的态度

而平均文化只有小学四年级多一点的那不勒斯国民,全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务农,人生喜怒参半,快乐只有干饭“政治利益”上的追求对于这些人而言显然就比较超纲.......

得益于此,教廷和费尔迪南多家族非常反动的的联合统治便从这时于那不勒斯开始

结果,新的意大利王国立国八年后,这片土地上便发生了点小改变......

于北意大利的底子更好且占据了几乎所有的大城市,新王国政府迫切的希望迅速恢复国力,首相加弗洛尔伯爵便得到了国王曼努埃尔二世的全力支持。

两个“富国计划”下来,正好八年。

由于选对了路和3600万国民,国王皇家的大力支持,这八年里。

意大利的国力翻了三倍.......

经济增长年年超过14%,经济成就举世瞩目。

建国时,作为龙头的米兰只有260万人口,大都市圈也只有330万人,30%的市民生活在饥荒之中,60%的人每天生活费不到200里拉.......

两波富国计划下来后,这座城市人口激增到市区300万,新划分的“大米兰经济圈”人口也直冲500万向上,饥荒被完全扫除,电视机,收音机与电话普及率也上升到75%........

而北意大利王国的整体发展指数也从建国时代的0.768%(中低)激增到0.795%(中高),他们的人均GDP更是从一开始的3300帝国克朗激增到7880帝国克朗.....

“南阿尔卑斯奇迹”这一说法便成了意大利王国经济突飞猛进的代名词

而和欣欣向荣,业已被碧蓝帝国等大帝国们纳入强国体系里的意大利王国比,教皇本架十五国王斐尔迪南多三世治下的两西西里王国则就显得如此悲惨.........

由于本质上没有任何改变的农业园经济,两西西里王国哪怕是最大的城市-首都那不勒斯发展也是极其缓慢的存在......

各项指标年增长率只有可怜的0.58%

200万人的首都有多达35%的地方基础设施供应不良,40%的民众处于最低生活标准以下....

而其全国则更是重量级,1400万人口的两西西里王国,竟然有28%的人处于“威胁生命的贫困”之中。

以此,本该为一体化的南意大利和北意大利便拉开了貌似数十年不止的巨大发展差距......

北意大利欣欣向荣,新兴的米兰甚至不逊色于奥地利帝国的首都维也纳

南意大利则穷困潦倒,即使是最富有的首都区,国民可支配收入也不及欧罗巴帝国最贫困的首府-北普特亚大区首府波尔图的60%......

就是因为这种极端情况。

帝国26年3月3日,意大利王国的新任首相半选完成63岁的加弗洛尔伯爵成功的带着他的成功和荣耀退隐山林,回到热那亚老家尽享天伦之乐去了.......

而新首相则是年仅38岁的,政治素人出身,且自尊心和国家荣誉感极强的贝内托·莫萨里尼

而这位对美食深有研究的年轻首相能胜选,也得益于他的口号。

“半个意大利的辉煌也仅仅是像半块千层面一样无味,而整个意大利的强大才好像整个的马苏里拉一样甜美!”

................


4: 世界最贫穷的国家

贫穷,存在于世界各国,只不过就是贫弱度的深浅与穷人的多寡而已。

但像太子港政府这样穷的“彻头彻尾”,还真就是世界上的独一份

伊斯帕尼奥拉统合国,也称“南加勒比国”或“圣海联邦”

是一个位于加勒比南部海域伊斯帕尼奥拉岛及周边附属岛屿上的“双国统合”政权......

总面积77000平方公里,人口1420万

位于岛西侧的海地王国占全面积的43%

(33110平方公里)首府位于 太子港

占全岛总人口的44%(624.8万人)

位于岛东侧的圣多明各共和国占全面积的57%

(43890平方公里)首府位于 圣多明各城

占全岛总人口的56%(795.2万人)

虽然在人口与面积上,两国其实没有特别明显的差距。

但海地王国实打实的贫穷却是震惊整个美洲的存在......

第二次南美战争后,经由神圣碧蓝帝国重新整合的拉美市场基本上就是格拉纳达帝国在全面领导,其首都麦德林也因此成为南美仅次于巴西帝国圣保罗而存在的第二大城市

而虽然在同一个“统合政府”之下,但圣多明各共和国则仰慕强者,主动的在帝国20年时融入拉美市场中由古巴王国领导的加勒比分支,从而经济上的增长保持了难得的稳定,长年达7%上下。

海地国王奥罗哈拉三世则显然对“国盛民富”兴趣不大.......

其政府不仅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绝古巴王国,圣多明各共和国,甚至格拉纳达帝国的并入市场的邀请,还于圣多明各共和国加入加勒比市场的次年(1950),在穷的连小商贩都没有几家的太子港举行了滑稽的“加冕典礼”。

奥罗哈拉三世非常搞笑的企图效仿热多姆一世大帝,宣布“海地王国”升格为“伊斯帕兰帝国”,改货币为“海地克朗”,太子港则易名为“新热纳尔维亚”.......

如此行为在公之于众后,碧蓝帝国尚且没有因为自己的伟大皇帝被如此搞笑的模仿而兴师动众,格拉纳达帝国就先提出了严正抗议........甚至是动员了25个师的灭国部队要一口气平了太子港......

当然,这场闹剧最终因为遭到各国鄙夷且没人拿海地当回事,奥罗哈拉最终还是自讨没趣的宣布“加冕失败”。

而对于“海地王国”的贫穷,就连“美洲共同储蓄集团”都没有完全的统计明白........

美洲共同储蓄集团: 一个由神圣碧蓝帝国,格拉纳达帝国,尤卡坦王国,墨西哥王国,巴西帝国,阿根廷王国,智利国,加勒比诸岛国及新印加帝国(秘鲁ー玻利维亚联邦)等国的中央银行联合成立的,用以宏观调控全美洲共同市场的组织,总部设于神圣碧蓝帝国的波什塔尼

根据不完全统计。

海地王国的国民极端贫困率应该是55%,也就是说100个海地人中55人,每天的生活费用不到4克朗........

而其国民普遍贫困率则可以达到让全美洲震惊的94%,当然,按照海地王国自己的贫困线标准来统计,海地的普遍贫困率是17.5%........

而文盲率则更是重量级,海地全国625万人中,识字的不超过40万......文盲率高达93%,冠绝整个世界。

而医疗投入上的落后则更令人啧啧称奇,其全国6个省下属88个市中,和医疗沾边的建筑,哪怕是教堂,全算一起不超过16栋.......

而每个海地人的教育经费和医疗保险则非常稳定,投入都不超过 7克朗(教育4克朗,医疗6克朗)

对于海地王国的农业产量,哪怕是全美农业最为落后的新印加帝国也是难以望其项背....

无论怎么算,新印加帝国全国8400万人,每人的粮食摊平也可以达到8.8千克(900万吨以上的总产量)

而海地全国只有625万人,在可耕地有47万公顷的情况下年粮食产量只有可怜的63万吨......平均一公顷粮食产量1.3-1.4吨..........

至于工业制造业,只能这么说,在奥罗哈拉三世国王的德政之下,除了巫毒教所支持的最基本的手工制造以外,整个海地谈不上任何工业........






神圣碧蓝帝国-各国趣闻系列(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