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约瑟夫·朱加什维利:同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总统戴高乐第一次会谈的记录(1944.12.2)

2022-02-22 01:23 作者:文明路215号  | 我要投稿

会谈时在座的有:维·米·莫洛托夫、苏联驻法国大使亚·叶·鲍戈莫洛夫、法国驻苏联代表罗歇·加罗以及别·弗·波得采罗布。


在互相问候以后,斯大林问戴高乐一路上是否顺利。

戴高乐答,由于苏联政府采取了措施,他和他的同伴旅行条件很好。

斯大林问,戴高乐去了斯大林格勒没有?

戴高乐答,他去了斯大林格勒,这座城市给了他深刻的印象,这座城市的名字标志着现在这场战争进程的转折。

斯大林问,戴高乐是否看到破坏的情形?

戴高乐答,他看到了破坏的情形,但也看到城市恢复工作已经开始。

 接着,戴高乐说,他通过鲍戈莫洛夫大使的殷勤帮助,向莫斯科表示了自己想见到斯大林元帅的愿望,大使转告他斯大林元帅同意会见。戴高乐接着说,他同苏联政府的第一次接触,是 1942 年在伦敦的会见。戴高乐补充说,他记得他们当时的谈话内容。现在形势更加明朗了。

斯大林指出,现在情况好些了。

戴高乐说,他同意这一点,并补充说,法国现在差不多解放了,可以看出,不从物质意义上而从精神意义上来说,法国几乎没有受到损伤。尽管有苦难和不幸,全体人民力图使法国恢复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

停了一会,戴高乐说,法国在 1870-1871 年、1914-1918年和1940 年,都遭到了德国的入侵。法国的一切外交困难,甚至内政困难,几乎都是由此而来的。法国人现在深深懂得,为自己开辟通向美好未来之路的唯一手段,是同其他国家紧密合作。

斯大林问,是谁妨碍法国重新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

戴高乐答,这首先是德国人,还需要战胜他们。法国人知道苏维埃俄国为他们做了什么,知道正是苏维埃俄国对他们的解放起了主要作用。然而这并不是说,法国人不想指靠自己的力量,只想指靠别人的力量,自己朋友的力量。

戴高乐说,实际上,法国遭受不幸的原因,在于法国没有同俄国站在一起,同俄国之间没有协议,没有有效的条约。其次,法国所处的地理环境,使它没有具备能对付德国的良好地理位置。简言之,法国被抛弃在不好的边界上了。

斯大林说,俄国和法国未能携起手来,这对我们也是一种不幸,我们曾经深深地感觉到这一点。

 戴高乐说,除德国以外,只有俄国和法国在欧洲占有大陆的地理位置,这两国都是德国的邻居,因此都处在德国的威胁之下。过去是这样,将来也是这样。戴高乐说,他不知道斯大林元帅对于将来是怎样想的,可是无论怎样削弱德国,总还是不够的,因为德意志民族还存在。

斯大林说,问题不在于德意志民族,而在于它的正规军干部。德国人有许多暗藏的正规军干部,他们也善于把这些干部隐藏起来。

戴高乐说,在以法国战胜的1914-1918年战争以后,法国曾经认为,建立在国际联盟基础上的和平,对于对于保持和平和安全就足够了。法国人没有采取必要的解决办法,苏维埃俄国离法国很远,法国又没有做好保卫自身安全的工作。以后就发生了重大的事变,法国人得到了很多教训。法国人懂得了没有苏维埃俄国是怎么回事,存在某种比现实主义思想更加和平的思想是怎么回事。他戴高乐并没有猜想

斯大林元帅认为,法国设想无须自己即本国人民付出巨大努力,就能重新恢复自己的实力,保持自己的地位,保障自己的安全。

戴高乐说,他知道法国复兴的首要条件,是法国自己的活动,是法国人民的活动。法国人民中的青年,愿为本国复兴贡献一切力量;这种爱国主义感情的高涨,是法国人民许多年来没有看到过的。

斯大林说,德国人在这方面帮了我们的忙。他们用自己的占领制度,恢复了各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感情。

斯大林然后问,法国工业是否在恢复?

戴高乐答,工业在恢复,但是非常非常之慢。为了了解妨碍工业发展的原因,必须看看运输、煤炭和设备处于怎样一种状况。当盟军进入法国时,他们发现那里有四千多座桥梁被毁,几乎全都是铁路桥梁。尽管如此,法国现在火车还在开行,虽然困难很大。第二,法国战前每年进口四千万吨煤,现在它也非常需要煤。第三,德国人运走了或者破坏了为生产武器特别是大炮所必需的全部设备。为了装备军队,法国人不得不向美国人要武器,而美国人现在不给。戴高乐说,他设想,法国恢复自己的工业需要两年。

戴高乐接着说,铁矿分布在法国东部各地。亚尔萨斯有四十二座高炉,现在只有两座开工。这是由于无法从洛林运去金属、铁矿石、煤,因为美国军队在那里,还在打仗,这使局势大大地复杂化了。尽管如此,但法国人民有坚强的意志来恢复工业。

斯大林说,我们恢复工业和运输比较容易。斯大林说,他不懂,为什么法国的事情那么不顺当。斯大林补充说,法国南方各城市的解放非常容易。巴黎也没有进行大的战斗。可见,工业企业是保留下来了。问题在哪里呢?为什么法国工业不能迅速恢复呢?为了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就需要装备他们,而没有工业这是办不到的。

戴高乐答,人人都能比他们现在所做的做得更多;他想,法国也能比它现在所做的做得更多。

斯大林说,如果不扩大整个恢复计划,如果稍微推迟民用工业的恢复,军事工业大概可以恢复。

 戴高乐说,战前法国有两万二千台机车。现在法国只有五千台机车,其中好多台还被用于军事运输。戴高乐说,他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法国在恢复自己的工业方面所面临的困难。然而法国人为了不依赖他人,一定要恢复自己的工业。法国未能迅速恢复自己工业的主要原因,是交通线被破坏了。

斯大林问,戴高乐的军官干部情况如何?

戴高乐答,1940 年,德国人几乎俘虏了全部法国军队和全部军官。剩下的只有少量军官,这些人当时在非洲,现在他们正同从非洲调到法国的军队一道在前线作战。但是大多数法国军官不是被俘,就是牺牲了。

斯大林解释,他之所以问这个问题,是因为在红军所经过的一切国家,在波兰、罗马尼亚、匈牙利、南斯拉夫,德国人到处都搜捕军官干部,把他们运往德国。斯大林说,他猜想,他们在法国也是这样做的。

斯大林问,是不是宣布过全体法军为战俘?

戴高乐答,1940 年,在德国人迅速推进期间,几乎全部法军都被俘了。留在后方的军官,后来也被德国人逮捕并运往德国。其中有些人背叛了祖国,同维希合作。戴高乐继续说,这样一来,法国现在几乎没有军官干部,正在培养新的军官干部。

斯大林问,戴高乐的飞行员够不够?

戴高乐答,他的飞行员很少,那些原在法国的飞行员则需要重新学习,因为他们四年没有飞行了,除此以外,他们也不了解现代的飞机。

斯大林说,在我们前线,由法国飞行员补充过的“诺曼底”航空团,战斗得很好。

戴高乐说,这他知道,法国人为在俄国同德国人作战的本国飞行员自豪。

斯大林说,这是些优秀的飞行员,如果戴高乐需要飞行干部,我们可以把这些飞行员归还法国。

戴高乐说,这些飞行员在俄国这里作战,给我们的共同事业带来很大好处。

斯大林说,要是有足够的干部,我们可以把这些飞行员扩编成一个师。

戴高乐说,他可以为此提供人员。

加罗补充说,法国有大量青年人愿意学习飞行。

斯大林说,也许法国飞行学校少吧。

戴高乐答,那里学校少,并且器材也不足。

戴高乐说,法国政府感谢苏联在法国参加欧洲咨询委员会问题上所起的作用。法国人知道,正是苏联政府力争就这个问题同伦敦和华盛顿达成协议。法国人知道这一点,并为此表示感谢。

斯大林指出,这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

斯大林问,法国人怀念贝当的多吗?

戴高乐答,在法国也许有人怀念贝当,但总的说来很少人怀念他。戴高乐补充说,他应当声明,在法国人中间,甚至在维希所管辖的人里面,跟着德国走的人是很少的。

斯大林问,魏刚在哪里?

戴高乐答,德国人把他送到德国去了。德国人对魏刚没有表示足够的谢意。

斯大林问,甘末林在哪里?

戴高乐答,他也被送到德国去了。戴高乐补充说,所有这些人都是过去的人物,今天他们就象并不存在一样。

戴高乐接着说,对于法国来说,一件大事情是,法国将来对德国所处的地理位置,要使法国能够掩护和加强自己,要使它的军队能够经常保持警惕。对于法国人来说,在地理上历史上能够掩护法国的一条线,就是叫作莱茵河的那条河流。法国人认为,根据一切理由,莱茵河应当是在东方对付德国和德国威胁的最后壁垒。也有其他的壁垒,可是需要实际的地理上的壁垒。法国人的意见就是这样。

斯大林说,这样说来,法国人大概打算把普法尔茨和莱茵区并入法国了。

戴高乐说,如果使莱茵区脱离德国而合并到法国,那将是一个好的解决办法。也许它的北部即鲁尔矿区,应当建立另一种制度,即不是法国制度而是国际制度。至于说到整个莱茵区,它是应当脱离德国而并入法国领土的,因为这从政治、经济、军事观点来看,都是必要的。

斯大林问,盟国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戴高乐说,这个问题 1918 年曾经提出过。克列孟梭那时建议把莱茵区转交法国。盟国没有接受这个建议。那时他们找到了一个临时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办法,后来事变证明,是不成功的。德国人进攻了。戴高乐说,他认为,盟国在走向真理的道路上有进步,但也许他们还没有达到完全的进步。

斯大林说,就他所知,英国人正在研究另外一套计划,这就是将莱茵—威斯特伐利亚地区置于国际管制之下的建议。戴高乐所谈的是一种新的意见,他斯大林第一次听到这种意见。斯大林说,需要了解盟国在这个问题上的意见。

戴高乐说,他希望这个问题能在欧洲咨询委员会内得到讨论。

斯大林说,俄国很难反对这一点。

戴高乐说,要是英国人和美国人在历史上和地理上处在莱茵河畔,就象法国人一样,那么问题就会用另一种方法解决了,但是他们不论 历史上或地理上都不处在那里。他们关心的是别的事情。法国人确信这一点;不论是他们或俄国人都为此付出了最昂贵的代价。这对今后是一个教训。 

斯大林说,英美军队在这个地区同德国作战。斯大林说,他认为,需要听取英国和美国的意见,没有他们这个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戴高乐答,他同意需要和英国、美国一起行动的看法。但是需要解决问题,因为新的和平应当是长期的和平,而不仅仅是 1945 年的和平。美国人和英国人不会总是待在莱茵河畔,法国和俄国却总是要留在自己的位置上。

斯大林说,最近两次战争表明,大陆各国的力量不足以制服德国。

没有英国和美国军队的帮助,是难于战胜德国的。需要考虑到两次战争的经验。虽然英国和美国远离莱茵河,但对于在取得胜利中起重要作用来说,它们还是很近的。两次战争的教训就是这样。

戴高乐答,这是对的,然而英国人和美国人是在大家都已看到的情况下才进行干预的。戴高乐说,他指的是法国几乎亡了国。要是能找到一种解决办法,使法国和俄国在对德战争一开始就具有优越的条件,那将符合所有人的利益,也符合英国人和美国人的利益。戴高乐 说,他不信英国人和美国人不理解这一点。 

斯大林说,那更好。

斯大林接着说,边界本身不能解决问题,虽然它有利于对德战争的顺利进行。斯大林说,我们这里也有人认为,喀尔巴阡和特兰西瓦尼亚是俄国的天然边界。但是要把边界推到特兰西瓦尼亚或喀尔巴阡是十分困难的。我们也不坚持这—点,因为解决问题的不是边界,而是优秀的军队和优秀的指挥人员。

斯大林说,他请求戴高乐谅解他。问题在于,我们俄国人不能不同英国人和美国人会谈而单独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这个问题,别的许多问题,如果撇开自己的盟国,不设法达成共同的决定,我们也都解决不了。

戴高乐说,他也认为,这个问题以及有关德国的所有其他问题,都应当由盟国共同解决。接着,戴高乐说,在莱茵区建立国际制度对法国有不方便之处。采纳了这种制度,法国的直接安全就要依赖其他国家的善良愿望和准备状况了。

 斯大林说,所有国家都互相依赖,为了同德国斗争需要有反德国家的同盟。除了边界问题外,还需要注意互助,因为要消除德国这个危险,仅仅两个国家的军事力量是不够的。斯大林说,不要夸大边界对保卫国家的意义。如果认为喀尔巴阡山或莱茵河能够解决问题,而军队可以睡大觉,那就会产生幻想,就象相信马奇诺防线、希特勒防线、希特勒东方壁垒而产生的幻想—样。边界上有高山是好的,但这不决定问题。不应当夸大边界问题的意义。

 戴高乐说,他不认为,莱茵河本身会给法国造成安全。戴高乐同意斯大林元帅的意见,即建立反德国家同盟有其高度的必要性。上一次战争以后,法国为了达到这种可能曾牺牲一切,因此法国懂得,正确地解决边界问题,还不足以使德国危险问题得到解决。需要有反德国家的同盟,来阻挠德国重新进攻。这种意见,法国政府是支持的。

 斯大林说,很好。

莫洛托夫说,1935 年曾经同法国订了一个条约,但没有得到执行。

 戴高乐说,莫洛托夫也许不愿意看到赖伐尔和戴高乐之间的差别吧。

莫洛托夫说,他看到了这个差别,他不过是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曾经签订过一个条约,但它只是一纸空文,没有得到执行。

戴高乐说,1935 年的条约没有得到批准,但它的内容并不都坏。其中有些东西,已不属于当前议题范围。例如,条约的一系列原则从属于国际联盟公约的原则。今天看,这是不能接受的。但是条约本身并不坏。这是法国政府的意见。

戴高乐问,苏联政府对此看法如何?

斯大林指出,1935 年的条约不坏,但它没有得到执行。

莫洛托夫说,这个条约的历史对我们今后是一个教训。

斯大林说,这次战争不论对苏联或对法国都是非常艰苦的,它教会了我们很多东西。

戴高乐说,莫洛托夫是否认为,1935 年的条约经过修订和补充使可以接受呢?

莫洛托夫答,他几天前读到奥弗竹阿先生在法国外交部记者招待会上发表的声明,他说这个条约已不复存在了。

 戴高乐答,条约既然没有得到执行,也就不存在,而现在的问题是要制订新的条约。戴高乐问,莫洛托夫是否认为,1935 年的条约可以成为制订新条约的出发点?

莫洛托夫答,他的出发点是斯大林元帅的话:反德国家应当进行协商。

戴高乐说,苏联 1942 年同英国签订了条约,1943 年同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了条约。这是好条约。

斯大林说,签订 1935 年法苏条约时,不是一切都清楚的。后来我们才明白,赖伐尔和他的同事没有把我们当作盟国来信任。他们同我们签订条约,是想束缚我们,不让我们同德国结成同盟。我们俄国人也不完全信任法国人,这种互相不信任把条约给毁了。现在这场战争或者已经消除了这种不信任,或者已经把它降到了最低限度。这是1944 年局势区别于1935 年局势的地方。法国人现在相信俄国人会同德国人打架,俄国人也相信法国人。这就为条约创造了顺利条件。这个问题需要考虑。

戴高乐对此同意,并说需要考虑这个问题。

戴高乐接着说,他不愿人们把他的话理解成法国对英国或美国抱有某种不信任。并非如此。但他戴高乐知道,新的和平的条件应当是更可靠更实际的。而法国人和俄国人能够带来这种和平条件中的现实主义。戴高乐说,在丘吉尔访问巴黎期间,这样的话他也对丘吉尔说 过了。 

接着,戴高乐说,迄今为止谈的是西方,但是还有东方。斯大林元帅说,他不认为问题仅由边界决定。他说得对。但边界问题总还存在。不仅德国西部边界问题重要,德国东部边界问题同样重要,因为存在—个德国,需要考虑它的全部边界。

斯大林说,他认为,自古以来属于波兰的土地应当还给波兰人。西里西亚、波美拉尼亚、东普鲁士应当归还波兰。

 戴高乐说,据他理解,奥德河应当是德国边界,由此向南,边界应沿着尼斯河,即在奥德河以西。

斯大林肯定这一点,并说,在他看来这是公正的。

斯大林接着说,奥地利应作为独立国家存在。至于捷克斯洛伐克,它在苏台德区的东部边界无论如何应当恢复。斯大林接着说,在同丘吉尔和罗斯福会谈中,涉及到了肢解德国问题,但没有作出具体决定。

戴高乐说,他不认为法国会对东普鲁士移交给波兰人表示严重异议。东普鲁士在德国的政策中向来是一个很坏的因素。戴高乐说,这里他指的是东部边界问题,未涉及德国其他问题。


会谈至此结束。

斯大林邀请戴高乐于 12 月 3 日共进早餐。

戴高乐对接见和邀请表示感谢。







约瑟夫·朱加什维利:同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总统戴高乐第一次会谈的记录(1944.12.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