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关系(4)一些略显复杂的新思路

有的题目找准思路后会特别简单,但如果找不准,就完全是另一种难度了。
【2023北京】一个房间地面为4.8×6米的标准长方形,现用30×30厘米或60×60厘米的瓷砖铺满该房间地面,两种情况下瓷砖之间缝隙的总长度分别为x米和y米。
x和y的差值为:
(A)96
(B)48
(C)24
(D)192
x和y的差值为:
(A)96
(B)48
(C)24
(D)192
正确率19%,易错项BC
1个60×60cm的瓷砖
=4个30×30cm的瓷砖:

也就是说,每有一块60×60cm的空间,小瓷砖的缝隙就比大瓷砖多一个「十字线(上图中间的部分)」,即:
30cm×4=1.2m
房间长6m÷60cm=10
房间宽4.8m÷60cm=8
「铺满房间」需要10×8=80块空间,即小瓷砖缝隙比大瓷砖多:
80×1.2m=96m,A正确。
本题是典型的「思路复杂、计算简单」的难题,如果没有使用正确的解题方法,做起来会非常头痛。
如果直接计算大、小瓷砖铺满房间的总块数,算出缝隙总长度后相减,那么计算量会非常大,而且很容易出错。
但只要仔细观察题目,不难看出出题者留下的「口子」:
大、小正方形瓷砖的边长分别为60cm和30cm,恰好60cm=30cm×2
如果考生的解题经验足够,可以立即发现「大能包含小」,即「1大瓷砖=4小瓷砖」。
在这一前提下,大、小瓷砖重合后的外边长可以直接无视(相减的时候结果必为0),只需要计算内部小瓷砖多的缝隙长度,再乘以大瓷砖的总数即可。
很多难题并不是难在「找出解题步骤多么困难」,而是「找对解题思路」不容易。
以本题为例,直觉上来说,既然问的是「大小瓷砖缝隙的差值」,那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是「先计算大、小瓷砖总的缝隙长度,再相减」。
这种思路在大部分题目上是没错的,用在本题中也可以做出答案,只不过花费时间要比正确思路长的多。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出题者更倾向于让考生「多总结,多提高」。
「A是B的整数倍,在计算中可以先算AB的关系,再算整体情况」的题目在「数量关系」中经常出现,除了本题「计算边长」之外,还会出现在经商利润类题、概率题等多种题目中,考生如果总结到位,是很容易找出正确答案的。
【2023浙江】将一叠文件分为若干组,每组正好有10份文件。已知其中2组文件中有18份通知,其余每组文件中最多有5份通知,且所有文件中通知占比正好为60%。
这叠文件最多可能有多少份?
(A)50
(B)60
(C)70
(D)80
这叠文件最多可能有多少份?
(A)50
(B)60
(C)70
(D)80
正确率38%,易错项C
根据「10份文件最多有5份通知」和60%的比例,可知这是一道「极限题」。
前2组文件都有9份通知(或1组10份,1组8份也可,结果相同),后面的文件都为5份通知时符合要求。
60%的比例意味着每10份文件中都有6份通知,直接计算每组的差值,得:
1组:9→6+3
2组:9→6+3
3组:5→6-1
4组:5→6-1
5组:5→6-1
…… ……
前2组和平均数6相比,合计「+6」
后面所有组和平均数6相比,合计「-6」即可
也就是说,从第3组开始,再加入6组「-1」即可使平均值为6,总数为2+6=8组,合计8×10=80份文件,D「80」正确。
本题正确率不高的原因是叙述上具有迷惑性。
「将一叠文件分为若干组,每组情况为……」的叙述,看起来像「排列组合题」,加上「最多5份」「占比正好为60%」的表述,很容易将考生的思路误导。
这道题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出题者的出题趋势。
一般来说,「干扰考生思考方向」的难题,在「言语理解与表达」和「判断推理」板块会多一些,在其他板块也偶尔出现,但很少出现在「数量关系」板块中。
本题理清条件后解题毫无难度,但如果没有意识到相关前提,思路就会受到不少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