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个16年十月的新用户怎么看B站去ACG?

2020-06-08 22:04 作者:非生物  | 我要投稿

       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而是不得不做出选择或者牺牲。    

       本来我还没来得及为首页上消失的2233娘伤感,结果紧跟着的快手广告硬是给爷整笑了。这波啊,这波是快手借力打力,趁你病要你命,找准死穴一发入魂。让人不禁感慨,大人,时代变了!

        如果是2009年,B站,那时叫mikufans的网站大概只是ACfun的后花园,一家默默无闻的小网站;2017年,B站刚上市的时候,是fgo玩家的愤怒,以及“小破站终于牛逼”了的感慨;到了2020年,这个曾经以二次元起家的网站却被冠以去二次元的名号,送上了背叛者的断头台。

       2020年,在诸多大事件的影响下,美国的全面失败导致公知大规模信用破产,入关学开始盛行,中国影响力超出了经济,开始产生政治影响力。而就在这样的时间点上,B站在五四青年节推出的广告片《后浪》,登上了央视。

        2020年,很多正常的事情变得不再正常,B站怎么也想不到,一个放在以前本应该没有任何问题的广告片竟在一夜之间承担起了重要的政治责任,变成了新时代清算的口号。国内社会确实存在阶层割裂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居然是一个曾经的小众二次元视频网站揭开的。于是乎,《后浪》作为一个符号,形象,连带着B站,变成了批判的对象。

      出圈是好事,但不应该是这个形式,尤其是面对快手更进一步的打击。

      还好,B站这个三层的广告片,开启了第二趟旅程,好评居多的《入海》。特意请来毛不易,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毕业季,送给B站现在最重要的群体——年轻人,准确来讲,是大学生,尤其是那些临近毕业到走上社会几年,准备或者正在承担社会责任的人。

      《入海》是成功的,是好评的,这样一个伤感的时间点,连回学校拍一张毕业照都成了奢望的时间,加上众多大学官方号的支持。《入海》挽回了B站的一些面子,不至于被说成“有钱人的天堂,穷苦者的地狱。”

       时间转到六一儿童节,B站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为所有有好奇心的孩子,在六月底准备了一颗卫星。然而卫星还没上天,快手特别准备的广告宣传片和2233从首页毫无征兆的消失,就给B站来了一次结结实实的液氮挑战。毕竟鬼知道快手居然把小破站真的当成威胁要下死手对待,鬼知道2233会这样毫无征兆的从B站开屏消失。

      微博有句评论说得好:我要是B站的广告策划我得气死过去,还要再花一笔钱和精力来说明B站也是适合普通人来玩的。

       看起来B站好像内忧外困了?去二次元好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快手的宣战预告,ACfun在后面跟进,前面还有头条系的西瓜视频和抖音的夹击,优爱腾还霸占着PGC内容不放手,怎么看情形都是不容乐观。

        先来说说后浪吧,作为一支广告片,《后浪》确实有很高的素质,如果是平常年月,应该会是个好评如潮的广告,比如彰显了年轻人的活力,年轻人的梦想,年轻人的希望云云。可惜,今年是2020。B站成功承担起了一个无比伟大艰巨的社会责任,后浪变成清算的符号与口号。我不认为这次单单是时机的问题。B站的第二支广告是《入海》,讲的是毕业季的故事,显然B站很清楚自己做了什么广告,但是显然,对这次的广告效果预计不足。更可惜的是,《入海》是拍给站内的人看的,没有登上央视,没有火起来,所以面对快手的打击B站才显得这么无能为力。这是一次战略性失误。

       再来谈谈去ACG。这个话题很容易就会变成诡辩,所以,鄙人不才,但是先给去ACG下一个标准的定义吧。我认为,只有B站主动放弃在ACG领域投入,减少新番购买,ACG领域up难以涨粉,等等才能叫做去ACG。

        之前经常做的一个比喻就是糖和水的比喻,糖的总量增加了但是水也增加了,所以尝着味道淡了。实际这个比喻并不恰当。第一,并不是糖水,而是你可以只吃糖(即只关注动画区)。第二,糖水本身透露的是一个归属权的问题,即有部分老用户,理所应当的觉得B站应该对他们负责,B站的发展应当以他们为准,控制权,决策权应当在他们手里。而这个以他们为准,很多时候并不包括B站的很多外在发展,任何一个领域或者分区的发展。

        B站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将二次元群体(老用户)划分成许多不同的群体,一部分是白嫖党,这部分人在正版,付费这些东西出现之后就跑了;另一部分这是无法接受B站在其他方面发展拓展的人,这部分人容忍限度不同,在B站后来的破圈道路上这部分人就不断流失;还有一部分人是接受了B站本身的发展,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自己也喜欢的东西,比如电影,吸猫,美食,以及类似于变形兄弟的综艺和半佛,罗翔这种的知识区。

       三种群体对去ACG的态度也是不同的,B站的发展过程相当于一家饭馆,有很多客人,这些客人一开始相互熟悉,店里也只卖这些人喜欢的菜品,即使后来有新客人也大多是熟人。后来客人慢慢多了,菜品也多了,一开始的客人中的一部分早早离开了,一些也尝试着接触新客人,尝试新菜品。还有一些人虽然菜品质量变好了,量变大了,但这个地方却总是不那么自在,只觉得周围的人吵闹。当他们出来透气的时候,曾经的饭店变成了豪华酒店,美食城。

        老用户贡献了最初的流量,最初的收费,帮着饭店维护秩序,后来客人变多了,但这不代表新客人不重要,或者老用户可以对新用户,或者对店家指手画脚。

        是的,我们应该质问一下最初的店家,那我们老用户不是客人吗?你最初一穷二白的时候是谁陪着你呢?就这?就这!这个时候店家就会指着一家比最初店面扩大了很多,菜品更丰富,还有不少开发中的菜品的店面,告诉这些老用户,就是这个。

       但不是所有人都买帐,很多人希望的不是豪华酒店,而是这家店本身不要改变太多。不是所有老用户都觉得只要你把二次元发展壮大了,内容扩展了,生存环境变好了,就是对得起老用户了。他们要的其实也并不多,或许就是还希望这家店还能以二次元为最大的招牌,最大的核心。但是店家表示二次元的菜受众真的不够大,店家有1.7亿月活,最高追番人数却只有800多万,连最大的几个厨子也不再只做二次元的菜了。

       为什么我要写这些?B站去ACG的言论甚嚣尘上,2233从首页被去掉了。我很愤怒,很伤心,但更让我觉得不可接受的是,有人打算把二次元能发展到现在,能扩展受众,能出好几个新IP,能在京阿尼出事的时候伸手相助,让《异度侵入》的制作人感觉自己的作品被人喜欢,这些功劳也从B站的身上去掉。

        二次元生活环境近几年好了很多,国产内容多了,越来越多的人原意投资动画,做相关产业,之前的国创发布会公布了好几个IP。主流对这个群体不那么敌视了。请问这是谁的功劳?谁证明的二次元能赚钱?

        小而美的硬核二次元网站我呆过几个,后面都死了,死了,没了,就剩下回忆。比起商业化,我更不希望二次元作为一个产业或者文化死掉。金坷垃也好,葛平也好,时间还是把这些素材刷下去了。不做新内容,大力扶持老内容,扶持老观众,怎么给几千号人发工资,给up主引流做广告?沉浸在回忆的美好和小而美里,对B站或者up主指手画脚倚老卖老,这很自私。不是对B站,而是对二次元或者ACG本身,都很自私。

       你可以说B站对不起老用户,说B站把二次元从主标签变成了副标签。但没有B站,国内二次元的生存环境只会更糟糕罢了。

       B站也只是一家公司,就不要指望它有逆天改命的能力。目前把二次元圈子做大并且证明他能赚钱,能发展的就是B站,这也是我为什么维护他的原因。不能恰饭,不能赚钱发展壮大的东西最后会被市场抛弃,B站只是市场的一员罢了。

       有的时候我真的感慨,B站真的被捧得太高了,很多人巴不得它既能成为社会风气的引领者,二次元的守护者,惩治无良up主的警察,绝对公正公平的审判者。可是B站做不到,这是公权力的领域。整个网络环境戾气太重,网民充当舆论的制造者,坏人的追杀者,罪行的判决者,挂人横行,正常的法律流程对一般人来说过于艰苦漫长,各种事件反转不断。结果一家还相对有些良心的公司,一个相对优质的平台,就这么被推上风口浪尖。网友对B站真的很严格。

大家就当这是一篇给B站洗地的软文来看吧,毕竟也只是我的一些想法而已,如果谁知道写这种东西可以赚钱麻烦给个群号,有钱大家一起赚谢谢。

下面的话我写一点关于看到知乎上一些问题的看法。

Q1:为什么说没有B站二次元的环境只会更差?

A1:按时间和历程来看,有能力做二次元,整个接收的平台有三家,腾讯,ACfun,B站。一家精致利己主义者,一家废物,相较之下还是陈睿和徐逸两个老二刺猿比较靠谱一些。至于说271,腾讯视频,优酷这种,他们只会争抢二次元资源,而不能实际承担发展的责任,到时候就是看番还是要好几个APP,还是没人证明做这个能赚钱,商业化和发展自然无从谈起。

Q2:怎么看鬼畜区?

A2:这玩意是商业化决定的,鬼畜非常遗憾,有一个内容最大化,流行最容易,最容易火,相当高的制作难度,但是就是不好赚钱。鬼畜本身B站是不打压的,太高的上手难度以及不好恰饭的形式,鬼畜区即使佳作频出B站也没办法帮你赚到钱,这种情况下还给你黄绿合战奖励翻倍,我觉得是够意思的。至于说哲学,这事情就别说是B站的问题了,一个公司还要它和国家机关对抗,那我不知道是B站在你眼里太高尚还是你看不起国家机关。

Q3:为什么说部分老二刺猿自私?

A3:举个东方的例子吧,圈子高度封闭,PGC内容近些时间少得可怜,虽然各种同人佳作和同人游戏频出,但是整体还是没能把自己推广到大众。形成圈子之后,总会想着圈地自萌,在没有官方只有同人的情况下更甚,但圈子的发展新鲜血液是必须的,所以破圈是必要的,即使有阵痛或者很多麻烦,发展壮大,接触新人是必须做的。圈地自萌自己可以做,但是不应该对出圈横加指责。

Q4:新用户粘性不高吗?

A4:去年的百大有很多讨论,有很多人说某某为什么能评为百大,主要集中在生活区。敬汉卿第一个视频是15年的;小潮院长15年;老坛胡说18年;徐大虾咯16年;啊吗粽18年。大多数人实际都是沉淀了一年以上到两年的up,还有一部分也算是资历比较老的up。实际上B站的用户粘性主要由up和粉丝之间的联系构成,即使是争议部分的新人up,也有相当的粘性。也就是说,通过各种方式,B站有相当一批高粘性用户,不仅仅是二次元用户。

Q5:动画区,或者二刺猿人数增长如何?

A5:不太理想,巨人第一季在271上有3亿播放,刨去跟风的,现在站内相对最高均集播放的鬼灭总共是4.7亿。大概就是翻番差不多。最高也是鬼灭800w播放。或者另一个层面最明显,lex作为动画方面最大的up,涨粉到800w左右其实增长就很慢了,能称为老二刺猿的差不多也就这么多人。泛式,凉风也是存在涨粉的平台期的。

有谁还有什么想法大家评论区讨论吧,问题发言我会删掉,毕竟这一篇确实主观因素比较大,或者我就是一个被洗脑比较厉害的韭菜吧。


一个16年十月的新用户怎么看B站去ACG?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