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李商隐的诗《二月二日》写尽春景之“美” 抒发羁旅之“愁”

2023-07-17 14:07 作者:天尘文史  | 我要投稿

唐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51年),李商隐的妻子王氏春夏间病逝。同年十月,他撇下幼女稚子,只身远赴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台 ),不得不应东川节度使柳仲郢之辟,入幕任节度书记,开始了郁郁寡欢的幕府生涯。入川的第三年二月二日这一天,他孤身信步江边游春,巧遇春江涨水美景,不由得撩动起自己的思乡之情,写下这首《二月二日》。




二月二日

[唐]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二月二在江边踏青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自己真切的思乡之情。


首联“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写江上春游的感觉和印象,到处都洋溢着春天的气息,春风扑面江边景色秀美迷人。前句点明时间、地点:二月二日,诗人独自来到江边踏青赏景。后句写诗人的直观印象:眼前春江水涨,生机盎然,呈现出迷人的春景。在这春光明媚的的大好时节,看到江边游人如织,川流不息,处处都是欢声笑语。人们放飞心绪,一边欣赏美景,一边听着笙箫悠扬婉转的声音,陶醉在眼前无限的大好风光里。

颔联“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写江上春色之美:花蕊如须柳芽如眼婀娜多姿,紫蝶黄蜂盘旋飞舞情意更长。以花、柳、蜂、蝶这些标志春天的事物,写出了春天绚烂色彩,让人流连陶醉。以“无赖”(即“ 无心”)与“有情”相对,透露出因美好春色而触动的伤感。


颈联“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连用两个典故,蕴含的自己羁旅思归不能的痛苦:客居万里之外常思回归故里,柳伶郑处供职已有三年时光。一个典故是“元亮井”,用陶渊明(字元亮 )《归园田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一个典故是“亚夫营”,用周亚夫屯兵细柳营事,暗寓自己的幕主的柳姓。“万里”“三年”看似写空间的悬隔和时间的漫长,实际是表露出自己欲归不能的苦闷和无奈。


尾联“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写诗人对新滩流水的特殊感受,丝毫没有欢畅悦耳之意,却像是午夜檐间风雨的凄凉之声:江上的新滩不理解我的心意,风吹雨打屋檐似的哗哗作响。春色秀丽迷人,春江水流潺潺,对于一般游春踏青者来说,自然是赏心悦目的春之景、欢畅悦耳的春之歌。但对思归不得的天涯羁旅者而言,却不由得回忆思念自己的故乡来,忧从中来,落寞惆怅。




全诗看似描写江间春色之美,实则表达思归不能之愁,融愁思春景之间,以乐境反衬愁思,艺术效果颇高,意境高远优美。





李商隐的诗《二月二日》写尽春景之“美” 抒发羁旅之“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