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史察疑备忘(2):巴比伦地理位置变迁的几个时间节点
1.薄伽丘约1353年完稿《十日谈》,书中的故事背景明确指出,巴比伦位于北非,并和伊斯坎达尔港关联在一起。腓特烈一世想打败的对手,统治着尼罗河三角洲地区的穆斯林领袖萨拉丁,在书中被称为巴比伦苏丹。 2.约在14世纪后半段,天主教会推出一部广泛流通的拉丁文耶经武加大版。教会称其作者是生活在4-5世纪的教士翻译家耶米柔,并称耶米柔于4世纪末从意大利罗马乘船出发,途径巴比伦,抵达伯利恒,在那里依据希伯来语原文翻译《旧约》。按此叙事逻辑,依旧可以得出,其时在天主教官方机构人员的认知中,巴比伦位于地中海近岸航线旁。 3.约1440年,意大利学者洛伦佐·瓦拉依据古希腊文原本翻译出拉丁文版《希罗多德历史》,书中巴比伦地理位置开始出现变化,被搬到了幼发拉底河下游。 4.1623年,来华传教士艾儒略完稿中文书籍《职方外纪》。书中的“罢鼻落你亚”位于印度河以西的西亚,并提到了传说中的巴比伦标志性建筑通天塔。原文“印度河之西,有大国曰百尔西亚。太古生民之始,人类聚居言语惟一,自洪水之后,机智渐生人心好异,即其地创一高台,欲上穷天际……” 5.1899年,德国考古专家罗伯特,在今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西发掘出了巴比伦遗迹。至此,巴比伦的地理位置在大众的认知中从北非平移2000公里去到了西亚。 个人观点:根据伪史的时间线,汉谟拉比统治(古)巴比伦,尼布甲尼撒统治(新)巴比伦,亚历山大定都(新加新)巴比伦,萨拉丁常驻(新加新再新)巴比伦。看得出来,巴比伦这四千年来真是没闲过,历史宠儿网红名城,果然名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