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k Emonda ALR慢慢升级

买车只是开始,后续的升级都是要慢慢来的。有些人说一步到位顶级最省钱,是的的确如此,但奈何不了咱穷啊。在自己的经济水平以内慢慢折腾起来也是一种乐趣不是么(穷人的自我安慰)。
先说下为什么会买这个颜色的老款车,一直非常喜欢baby blue这个颜色,新款的红色没感觉黑色完全无爱,老款正好有这个颜色就买了。还有就是11速的紫色骚是骚但是觉得驾驭不住。其实吧,当时买车时候觉得10速也能满足需求,所以没考虑太多只入了10速的车,加上实在挡不住baby blue的诱惑。零零碎碎的小配件就不说了,就单说几个更换了的配件。
第一个更换的是橘色把带,喜欢赛车应该都知道GULF,不知道的可以百度一下,所以选择这个颜色是大家都应该明白了。
而后升级的是车轮,原装车轮在30km/h+之后会感到再加速显得有些乏力,特别是38km/h+的速度后还想加速就明显拖脚了,之后就寻思着是不是去换一套碳刀,一来减重二来增加巡航速度。因为车不贵不想换很贵的碳刀(上下班也停车不在视野范围内,出现意外损伤造成的损失也是无法弥补的)。闲鱼上逛逛有不少国碳,价格从1000-5000不等,而且多数是管胎轮圈,一对胎的售价很高且扎胎几乎等于废了。再反向推导为什么闲鱼上这么多出管胎轮组?就很明白其中原因了。所以管胎轮组就被排除在外了。就这样寻寻觅觅了一两周时间,忽然一个卖家的棒锤哥的50框高铝边碳进入视线,价格极其美丽让人无法拒绝。之前在逛闲鱼淘宝时候也有见过这对轮,查了下重量与价格后这对轮就在脑中归类为路人轮。而这个价格成为了选择这对轮的最重量级砝码,最后大晚上跟卖家达成交易。大约两三天后正式更换了轮组。换了之后的巡航感受提升不少,除了起步稍慢重量较重之外其他可以说都是优点。建议新车升级第一项就是升级轮组。特别是上海这种大平路强烈推荐高框。
之后消停了一段时间,直到4/7号参加了骑闯天路的62公里组,萌新的第一次长距离骑游。开始阶段一切都还好,越到后面越觉得齿比有些不够用,在体力消耗一定程度的情况下更多的齿比选择能让自己有个更舒适的踏频来保持一个相对舒适的身体感受。于是更换变速系统也提上了日程,cp高贵的意大利货肯定是放弃了,sram与禧玛诺两者之间sram的重量有优势,但换Force需要改塔基再加上禧玛诺相对的耐操一些,还是乖乖的禧玛诺吧。决定了换禧玛诺就没什么好纠结的了,二选一105还是UT两者相差1000元,既然是升级还是选UT吧,于是乎R8000装起来。套件是直接寄到车店的,在去车店等红灯时候发现外胎上有不少小口子,应该是之前骑闯的路况较差江堤路段有不少沙砾造成的。店员说不是很严重,上海路上骑骑问题不大,再遇到烂路就难说了。寻思一下不知道哪天爆在路上叫货拉拉去修车不如现在就把胎换了。于是换套件变成了换套件加外胎。换套件远比想象中麻烦,各种拆解组装整整搞了两个多小时才更换完成。换下来的4700包好挂闲鱼。这次升级最大的提升感受来自于轮胎,换了两条R3之后路感提升明显韧性十足。带来等另一个好处就是重量的降低,换完这些之后整车重量从原来的9.5kg降低到了8.5kg。
由于原装车座比较软,稍长距离的骑行不穿骑行裤就会觉得支撑不够引起屁股不适,换车座一直都在考虑范围内。而舒适型车座最知名的便是闪电power,更新了第二代的power舒适性更好,还有全新的爆米花款,可看看官方售价是真的贵,能打一些折扣当然更好,介于power有仿款在闲鱼上购买有些不放心,于是找找本地车店是否有py是一个好的选择。同时闪电的车座还有配套的尾包,较之原来的棒槌哥尾包看着轻便利落且方便拆卸,装载量小了一些可平时也没那么多东西要装。换就一起换呗,考虑到平时不穿骑行裤骑车时间也不少,就换了power的爆米花款和尾包。码表没什么好说的,佳明130的屏幕太小,大些屏幕的只有选520了。
目前为止各种小配件以及升级装备的花费:
配件套件部份:
棒槌哥水壶架:75
lw水壶架x2:100
棒槌哥一体传感器+码表:680
棒槌哥心率带:230
棒槌哥头灯+尾灯:412
棒槌哥尾包:188
禧玛诺R7000锁踏+平踏转换:428
菊花把带:110
棒槌哥铝边碳(闲鱼大法):1350
棒槌哥内胎:98
棒槌哥R3外胎:550
禧玛诺R8000大套:3500
闪电POWER PRO ELASTON:1100
闪电尾包:208
佳明520(闲鱼大法):1000
下沉码表架:100
棒槌哥灯架:88
禧玛诺2度锁片:90
手工费部分:
换车轮:80
换变速套件:500
小计花费:10887
人身装备:
斯帕克秋冬骑行套装:460(闲鱼出掉了)
棒槌哥xxx锁鞋:1050
棒槌哥气动盔:768
蝎子秋冬背带裤:630
蝎子秋冬骑行服:970
NW短袖骑行服:100
GRC短袖骑行服:398
GRC春夏背带裤:498
ASSOS长袖骑行服:630
棒槌哥全指手套:50
棒槌哥半指手套:205
小计花费:5759
总计花费:16646
花了不少钱,来总结一下个人到现在的经验教训。
首先是预算这方面,千万不要小看公路车的花费,买车前先问问自己能不能一直坚持骑下去。感觉自己坚持不了就歇了买公路车的心吧,隔壁平把公路车也挺好的。预算要留出足够的小配件和人身装备部分,人身装备要留出3000-5000的预算,配件方面根据个人需求留出1000-3000的预算。
接下去是人身装备的选择,裤子请只选背带裤,系带裤会一直勒着腰长距离骑行会产生非常大的不适,背带裤属于谁用谁知道用了再也回不去的产品。骑行裤还涉及到裆垫,买贵一些的裆垫品质会高一个到几个级别不等。秋冬骑行套装上千万别省钱,好的秋冬骑行装保暖性非常好。我现在冬天出门就一套压缩衣再加上一套小龙虾,能顶住-2度的天气。锁鞋最好去车店试,各个品牌每个系列的鞋型不同只有试了才知道。我就比较尴尬了,由于一直穿三瓣鞋导致现在只穿得惯比较宽松的鞋。看了鞋型只有bont属于宽头的那种,但bont的998元这款穿着是非常舒适可惜足弓过高放弃,2xxx元这款的各方面都很合适可惜价格太高,只有放弃这个品牌。棒槌哥的xxx锁鞋正好能把我的脚舒服放下并有较大优惠,于是就买了棒槌哥的xxx锁鞋。其他款棒槌哥对于我来说都夹脚。头盔首选mips尽量买预算内最贵的,命比什么都重要。棒槌哥头盔购买一年内摔坏免费更换了解一下。
还有配件方面,一个尾包是个好选择,出去骑车总会带一些东西,这样就有一个可以安放的地方,不用另外背包或者塞在后兜里面。码表就别折腾其他了,不想投入太多的入个佳明130,想要屏幕大一些的就佳明520起步,佳明的机器开机快搜星快,出门骑车开机几十秒就能开始用了,功能性上没什么槽点,要吐槽的话就是屏幕一般般和价格比较高。其他小配件方面传感器等小附件一定要选择支持ant+的设备,今后更新配件兼容性非常好,不会导致换一个配件需要连带更换一堆配件。
然后最重要一点,想好好骑车就去做个fitting,哪怕是最基本静态的(以上海ab的静态300元为例)。一来了解下自己身体情况,二来能把车调整到合适自己的位置上。这些对于萌新来说,别费时间去自己研究了,接收到的各种资讯对不对另说,花费的时间和这段时间里自己骑着舒不舒服,难道不值这些钱么?个人真实体验,fitting完之前骑车的各种不适迎刃而解。
选车方面我没有什么发言权。只说说目前我知识范围内的选车取向,如果选择实体门店购买,分品牌专卖店与综合店。上海的品牌专卖店最多应该是捷安特了,美利达门店不多。闪电崔克集中在市区几个相对高端小区集中的地方。还有像artbike,链轮(似乎最近有新闻),起点,魅力单车这样比较知名和大型的综合店。性价比首选捷安特、美利达,服务如何看大家附近的车店了。可惜这两个品牌的门店总体定位偏向低端各种入门级产品,而且以售卖山地车为主,后续要升级和购买一些装备的话感觉服务也跟不上,特别是美利达。崔克闪电的门店对于顾客都会组织车友群,平时练练腿节假日骑个小长途。而且店员相对专业,能够给萌新有用的建议。崔克服务不错是真的有售后保障,从整车到配件都有,量多了谁都不能保证质量不出问题,我买车的车店已经见过两三个售后保修的例子了。而且有顾客没发现问题,保养期间店员发现后主动保修更换的,这点非常棒!车架选择来说,能骑多快主要看腿,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涂装颜色更重要一些,车重这件事见仁见智,钱到位了重量肯定满意。
基本这车到现在这样就结束了,不会再做什么升级了。经过这大半年除了车架、把组、弯把、座杆其他都换完了。该交的学费都交了,后面再怎么折腾就看需求和心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