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硬盘点!硬科技助力冬奥开幕惊艳全球,新能源车企销量开门红
今日开工,这些硬科技热点不容错过
「智能汽车」
-新能源车企1月销量陆续公布,迎来开门红
-小鹏汽车:市场传闻均与事实有巨大出入,宁德时代等仍为公司核心合作伙伴
「元宇宙」
-Meta2021财年元宇宙业务运营亏损超100亿美元
-扎克伯格:计划今年推出移动版的虚拟现实体验“地平线世界”
「医药生物」
-美国重启“抗癌登月”计划,承诺25年内将癌症死亡率减半
-赛诺菲重点研发项目Enjaymo获FDA批准
「新能源」
-“混合锂金属电池第一股”SES上市,背后获多家车企投资
-特斯拉拟扩建奥斯汀工厂,生产电池阴极
「半导体」
-AMD RDNA3 架构显卡将使用 5/6nm 工艺
-东芝新工厂投产后功率半导体产能或将翻倍
「新一代信息技术」
-Elliott和Vista接近达成130亿美元收购思杰系统的交易
-光量子计算模拟时间大幅缩短,加速十亿倍
「更多硬科技」
-冬奥开幕式盛大举行,硬科技助力实现微火火炬、冰雪五环等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布国际空间站“过渡计划”
智 能 汽 车
■新能源车企1月销量陆续公布,迎来开门红
比亚迪披露了2022年1月产销快报,公司2022年1月销量为95422辆,同比增长125.05%。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93168辆,同比增长361.73%。此外,小鹏汽车新车交付12922辆;理想汽车交付12,268辆理想ONE;蔚来新车交付9652台;哪吒汽车交付量为11009辆;零跑汽车交付量达到8085辆。(来源:证券时报)
■小鹏汽车:市场传闻均与事实有巨大出入,宁德时代等仍为公司核心合作伙伴
针对“欣旺达将作为小鹏G9某一版本的A供”及“将宁德时代逐步替换为中航锂电”的相关传闻,小鹏汽车回应称,“近日外面传播的我们要转移供应商或由某供应商来做我们核心电池供应商的消息,均与事实有巨大出入。小鹏汽车会一如既往地选择例如宁德时代这样的实力供应商来成为我们的核心合作伙伴。”(来源:财联社)
■独董特别审查结果公布,FF91超万份预订数据虚假
Faraday Future(FF)宣布,公司独立董事特别委员会已完成先前宣布的对不准确披露指控的调查。调查发现,FF在业务合并前的声明中称,它已收到超过 14000 份FF 91车辆的预订,这可能具有误导性,因为其中只有数百份预订已支付,而其他(总计14000 份)是未支付的。除此之外,对于其他的指控,包括卖空报告中的指控,均没有得到审查证据的支持。(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福特酝酿电动汽车新投资,规模最高可达200亿美元
据路透社消息,福特汽车计划追加高达200亿美元投资用于生产电动汽车。熟悉该计划人士称,100亿至200亿美元投资将在未来5至10年内完成,包括将福特目前在世界各地的工厂转换为电动汽车生产。根据一项被称为“福特+”的计划,该美国第二大汽车制造商已承诺到2030年在电动汽车上投入超过300亿美元,包括电池开发。(来源:钛媒体)
元 宇 宙
■Meta2021财年元宇宙业务运营亏损超100亿美元
Meta发布了截至12月31日的2021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经审计财报。报告显示,Meta第四季度营收为336.71亿美元,同比增长20%;净利润为102.85亿美元,同比下降8%。Meta 2021财年元宇宙业务“现实实验室”(Reality Labs)业务的运营亏损为101.93亿美元,营收为22.74亿美元。(来源:新浪科技)
■扎克伯格:计划今年推出移动版的虚拟现实体验“地平线世界”
META PLATFORMS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表示,计划在今年推出一个移动版的虚拟现实体验“地平线世界”。(来源:财联社)
■媒体:元宇宙“数字砖”市场增长迅速,今年投资或翻番
据西班牙《经济学家报》网站报道,在元宇宙“数字砖”上投下巨资不仅已成为现实,而且投资额可能将在2022年出现前所未有的增长。专家和分析人士认为,元宇宙中的房地产销售额已超过5亿美元,并且这个“房地产”新领域在2022年的营业额可能飙升至10亿美元。(来源:参考消息)
医 药 生 物
■美国重启“抗癌登月”计划,承诺25年内将癌症死亡率减半
美国总统拜登宣布重新启动白宫的“抗癌登月”计划,承诺在未来25年内努力将癌症死亡率降低50%。拜登任命在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任职的丹妮尔·嘉年华为“抗癌登月”计划协调员,还宣布成立“癌症内阁”,成员将包括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癌症研究所、卫生与公共服务部等多个行政部门的代表。(来源:央视)
■赛诺菲重点研发项目Enjaymo获FDA批准
赛诺菲(Sanofi)宣布,美国FDA已批准Enjaymo(sutimlimab-jome)上市,用于治疗冷凝集素病(CAD)患者。新闻稿指出,这是首款FDA批准用于冷凝集素病患者的疗法。它能够抑制患者因为补体蛋白激活导致的溶血。(来源:新浪财经头条)
■Sarepta Therapeutics和GenEdit联手开发创新神经肌肉疾病疗法
Sarepta Therapeutics公司和GenEdit公司宣布,双方达成一项研究合作协议,将结合GenEdit的聚合物纳米颗粒递送平台和Sarepta的基因编辑技术,开发用于治疗神经肌肉疾病的基因编辑疗法。作为协议的一部分,Sarepta将获得GenEdit合作开发的聚合物纳米颗粒的独家选择权,用于Sarepta选择的多达4个神经肌肉适应症。(来源:证券之星)
■开拓药业:GT20029美国I期临床试验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
开拓药业发布公告称,GT20029治疗脱髮和痤疮美国I期临床试验已于当地时间2022年2月1日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及给药。GT20029是使用集团自主开发的靶向蛋白降解嵌合体(“PROTAC”)平台开发的首款雄激素受体(“AR”)化合物。据公司所知,它是全球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外用PROTAC化合物。(来源:钛媒体)
■总缓解率100%,约1.24亿美元助力CAR-T疗法进入关键性临床试验
Arcellx宣布,将登陆纳斯达克,预计通过IPO募集资金约1.24亿美元。获得的资金将用于推动其主打CAR-T疗法进入关键性临床试验,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以及推动其可控CAR-T在研疗法进入临床开发阶段。(来源:搜狐网)
新 能 源
■“混合锂金属电池第一股”SES上市,背后获多家车企投资
电池独角兽企业SES日前在纽交所上市,这是全球第一家上市的混合锂金属电池供应商。据悉,SES背后的投资方,有通用、现代、吉利、上汽等国内外车企,还有富士康、天齐锂业、淡马锡、祥峰中国等,祥峰中国为SES的A轮投资方,此后一路加持两轮。(来源:钛媒体)
■特斯拉拟扩建奥斯汀工厂,生产电池阴极
据悉,特斯拉申请了一项许可证,以扩建其德州奥斯汀工厂,增加一座建筑,以生产电池阴极。在一份建筑许可申请中,这一名为“阴极”的项目将科罗拉多河项目有限责任公司(Colorado River Project LLC)列为共同申请人。这是特斯拉在整个德克萨斯州新工厂的州和地方一级审批过程中使用的名称。(来源:新浪美股)
■LG新能源与通用汽车将合建第四电池厂
美国通用汽车和LG新能源计划合资建立第四家电池工厂。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玛丽·博拉博拉表示,计划今年上半年敲定第四工厂的选址地,将与LG新能源保持合作,并于近期公布具体计划。LG新能源相关人士表示,具体事宜尚未敲定,但考虑到近期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发展迅猛及通用旗下电动汽车需求增加,两家公司正在探讨新建第四工厂等加强合作的方案。(来源:韩联社)
■沃尔沃、Northvolt将合建50GWh电池厂,预计2025年投产
沃尔沃汽车和电池制造商Northvolt发布声明称,两家公司将在瑞典西部哥德堡联合建立电池制造厂,2023年开建,预计2025年投产。两家公司在各自的声明中表示,新建的50GWh工厂将生产专为下一代纯电沃尔沃和极星(Polestar)汽车开发的电池,预计每年可为50万辆汽车提供电池。(来源:界面新闻)
■全球最大功率“容和一号”铁-铬液流电池首条量产线建成投产
国家电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容和一号”铁-铬液流电池堆量产线投产。每条产线每年可生产5000台30kW“容和一号”电池堆,标志着量化供货的最后堵点已彻底打通,铁-铬液流电池储能技术从实验室迈入商业应用阶段,为电力行业大规模、长时间储能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国家电投在内蒙古霍林河启动全球首个兆瓦级铁-铬液流电池储能示范项目建设,预计今年年底投产,该项目投产后将再次刷新全球铁-铬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最大实证容量纪录。(来源:证券时报)
半 导 体
■AMD RDNA3 架构显卡将使用 5/6nm 工艺
据报道,AMD 一名设计师在 Linkedin 资料中确认 AMD 下一代 RDNA3 架构显卡将使用 5nm 和 6nm 工艺。代号为 Navi 31 和 Navi 32 的 GPU 将使用 5nm 和 6nm 工艺,而规格更低的 Navi 33 将仅使用 6nm 工艺,AMD 用于数据中心的 MI 300 计算卡将使用 6nm 工艺。(来源:VideoCardz )
■东芝新工厂投产后功率半导体产能或将翻倍
东芝发布公告称,将在日本石川县建造新建300毫米晶圆制造厂,用于制造功率半导体器件。根据声明,新工厂的建设将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计划2024财年内投产,当一期工程满负荷运转时,东芝的功率半导体生产能力将是2021财年的2.5倍。东芝在其声明中称,车辆电气化和工业设备自动化是未来的两大趋势,将推动功率半导体的需求增长。东芝还称,其工厂将在未来100%依赖可再生能源。(来源:财联社)
■美国会众议院通过法案支持发展半导体等制造业
美国国会众议院日前表决通过《2022美国竞争法案》,旨在提高美国竞争力,重点发展半导体等高科技制造业。该法案内容包括拨款520亿美元用于发展半导体行业;拨款450亿美元支持高科技产品相关供应链建设;向各州拨款105亿美元用于储备医疗器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80亿美元用于应对气候变化等。(来源:财联社)
新 一 代 信 息 技 术
■Elliott和Vista接近达成130亿美元收购思杰系统的交易
据报道,云计算公司思杰系统公司(Citrix Systems Inc.)接近达成一项价值约130亿美元的私有化交易。知情人士称,Elliott Management Corp.旗下的私募股权投资部门Evergreen Coast Capital即将与Vista Equity Partners达成协议,将支付每股104美元收购思杰系统。(来源:界面新闻)
■光量子计算模拟时间大幅缩短,加速十亿倍
近日,英国布里斯托大学量子研究团队声称,已经大大缩短模拟光量子计算机的时间,比以往方法加速约10亿倍。相关成果发表于《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与此同时,其他声称具有“量子霸权”的实验团队,如谷歌的量子计算团队,也正在改进这类实验经典算法的模拟。(来源:澎湃新闻)
更 多 硬 科 技
■冬奥开幕式盛大举行,硬科技助力实现微火火炬、冰雪五环等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实现了理念创新与科技力量的完美结合,张艺谋等主创团队的理念创新背后,是燃料动能、屏幕显示、人工智能、5G、云计算、边缘计算、VR/AR、裸眼3D等数十种创新数字科技手段的支撑。如,北京冬奥会首次使用更清洁的氢能作为火炬燃料;超高清LED显示技术助力实现“冰立方雕刻冰五环”视觉效果;AI实时大规模动作捕捉技术使演员动作与光效完美契合等。(来源:中国证券报)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布国际空间站“过渡计划”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发布了国际空间站的所谓“过渡计划”。该计划涵盖了NASA为确保国际空间站在未来十年保持运行所需的工作,“有助于为未来的太空经济奠定基础”。该计划还详细说明了国际空间站的终结规划。NASA预计国际空间站的服役寿命将在2031年1月结束。但相关工作可能会提前一年或更早时间就开始进行,届时国际空间站的运行轨道会向地球坠落。按照计划,国际空间站最终将坠落到“南太平洋无人区”。(来源:央视)
■SpaceX今年计划发射52次:平均一周一次发射
据报道,日前在美国宇航局一个监督委员会会议上,委员会成员桑德拉·马格纳斯(Sandra Magnus)透露,SpaceX今年的目标是“雄心勃勃的52次发射清单”,“这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2022年,SpaceX已成功发射三次猎鹰9号火箭。除猎鹰9号以外,SpaceX还计划在2022年发射几枚猎鹰重型火箭。(来源:财联社)
■我国新一代数字高程模型全面建成,实现对陆地国土全覆盖
我国新一代数字高程模型(DEM)历时两年全面建成,实现了新一代数字高程模型对陆地国土全覆盖。从自然资源部获悉,新一代数字高程模型是实景三维中国的核心内容,它是以规则格网点的高程值表达地面起伏的数据集,通过航空航天遥感测量、机载激光雷达测量等测绘技术获取,主要用于工程规划建设、坡向坡度分析、土方量计算、淹没分析等。DEM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信息,是国土空间规划、自然资源调查分析的重要支撑。(来源:新华社)
■软银机器人与爱丽思就机器人业务开展合作,后者投资100亿日元
日本软银机器人集团和生活用品巨头爱丽思欧雅玛宣布,已就机器人业务缔结资本业务合作协议。爱丽思向软银机器人投资100亿日元。据报道,两家公司去年2月成立合资公司开展机器人开发和销售业务。以资本合作为契机,将加快融合爱丽思擅长的生活用品开发和软银机器人拥有的机器人技术。(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