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秦之崛起:早期秦历史文化特展

2022-02-07 09:55 作者:申威隆l关中拍客  | 我要投稿

2021年9月14日,为了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以“秦之崛起”为主题的早期秦历史文化特展隆重开幕。通过展示秦文化的形成过程,弘扬秦人昂扬进取和勇于拼搏的精神——



展览按照时间的顺序,分为三个不同的单元,从“秦之由来”“崛起西垂”和“春秋霸业”等几个方面,讲述秦人从陇东建秦邑到称霸西戎,再到定都雍城的早期东进崛起历史。通过史实,结合文物,反映秦人从弱小走向强大,揭示秦早期文化的发展过程。



这里展出的143件(组)文物来自国家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宝鸡市考古研究所、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凤翔区博物馆、陇县博物馆等多家文博单位。其中,有19件国家一级文物,约占全部展品的八分之一,包括陶器、玉器、青铜器、金饰片等。



1、陶器


在这里展出的陶器之中,有一件战国时期的鸟形陶塑,昂首挺胸,展翅欲飞。相传,秦人的先祖女脩吞食玄鸟卵而生子大业,所以早期秦人把鸟作为自己的图腾崇拜。

 

早期秦人与戎人相互杂居,远离中原,非常落后。公元前821年,秦庄公击败西戎,被周宣王封为西陲大夫;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从此以后,秦人学习周朝的礼仪制度,在墓内随葬大量彩绘陶器。


鸟形陶塑


彩绘陶簋


2、玉器


春秋战国时期,秦人在接受周文化的基础上,继承自身所含夷狄文化因素,逐步发展出一种地域性强的秦文化。其中,秦国玉器具有独特的造型、纹饰、雕琢工艺,所以被称为“秦式玉器”。

 

这里展出的一块玉璧,整体呈墨绿色,表面略微倾斜,厚度不太均匀。在玉璧的两面雕刻四圈蟠螭纹,由众多卷曲的勾连云纹组成,纹饰繁缛,线条流畅。旁边还有一件玉鱼,身体直长,尾巴尖锐,用细阴线刻出眼、鳍、鳃等。


玉璧


玉鱼


3、青铜器


在秦穆公统治时期,不断向东发展,占据整个关中,开始图谋中原。另外,剪灭西戎,公开称霸,成为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同时,重视人才,修明政治,推动强国之梦,为400年后秦统一中国打下基础。

 

秦人早期青铜器的器型、纹饰和用途,都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只是青铜器体量都很小,铭文的数量也非常有限。这里展出的一件春秋时期的铜扁盉,表面装饰着凤鸟纹图案,盖子也制作成鸟的形象,流部塑造成为一只虎头。


凤鸟纹铜扁盉


八兽带盖小铜鼎


4、车马器


秦人生活的地区处于北方游牧区和中原农耕区交汇地带。在秦人早期的青铜器中,吸收北方青铜文化因素,制作出来大量的车马器,包括軎、辖、轴饰、辕饰、銮铃等车器,以及衔、镳、节约、泡饰、当卢等马器。

 

这里展出好几件兽面铜泡,为连接车马器的重要零件。双目圆睁,两角外撇,眉毛连接鼻梁,嘴巴两侧各露出一个突出上翘的獠牙。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精美的马镳,为马头两侧控制马的构件,被制作成龙和虎等猛兽的形象。


兽面铜泡


马镳


5、金饰片


在整个展厅内,数十件春秋时期的金饰片成为最吸引人的文物。据说,这些金饰片出土于甘肃礼县的大堡子山秦公陵园,被盗墓者贩卖到海外后,在国家与民间的努力下,才从海外成功回归祖国。

 

其中,有一对鸷鸟形金饰片,外形为一只抽象的鸟,钩喙环目,突胸屈爪,表面装饰密集的凹凸勾云纹,象征着鸟身体上整齐的羽毛。据说,鸷是一种凶猛的鸟,百鸟之王少昊,也被称为“鸷”。在金饰片的边缘,有很多成对的孔,曾经被固定在棺椁之上。


鸷鸟形金饰片


口唇纹鳞形金饰片


6、镶嵌设宴狩猎纹铜壶


1977年9月,宝鸡市凤翔县高王寺村发现一座铜器窖藏,出土一大批春秋时期的秦国青铜器。其中,有一件镶嵌设宴狩猎纹铜壶,纹饰精美,价值很高。

 

这件青铜壶表面用红铜片镶嵌而成,以带斜角云雷纹将壶身划分为四层,从颈部到底部,铸满各种画面。第一层展示了高台习射,第二层展示了水陆射禽,第三层展示了宴乐场面,第四层展示了狩猎场景,总共有各式人物和鸟兽 231 个,反映了当时秦人的礼仪、服饰、建筑和社会习俗等。




7、金柄铁剑

 

1992年5月,考古工作者在宝鸡市益门村发现两座古墓。在2号墓中,出土了一大批春秋时期秦国的金器、玉器、铁器、铜器等珍贵文物。其中,有一件金柄铁剑,证明秦人已经开始使用先进的铁器。

 

金柄铁剑长35.2厘米,剑身为铁质,剑柄为金质,铁茎插入柄内,锋端为柳叶状。在金质剑柄上布满镂空的浮雕,云勾纹和圆珠纹形成变体的蟠虺纹,并且镶嵌着绿松石合料珠等装饰品,精美绝伦,价值连城。因此,金柄铁剑被誉为“秦剑之星”。




笑看前路多险阻,赳赳老秦永向前。秦人早期的历史,尽显坚韧不拔,开拓进取,包纳兼容,敢为天下先的文化特征和精神风貌。溯古鉴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祝愿陕西更加美好!祝愿祖国更加强盛!


秦之崛起:早期秦历史文化特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