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小辞典》8.54 法兰克福学派

2023-07-10 12:22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 仅供学习参考】


54、法兰克福学派(Frankfurt School)


  流行于欧美的一个现代哲学派别。它产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德国,以法兰克福大学的社会研究所为中心,故取名法兰克福学派。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中心转到美国。创始人是霍克海默尔,主要代表人物有:阿尔多诺、弗罗姆、马尔库塞、哈贝马斯、施密特、韦默尔、奥非、内格特等。法兰克福学派内部分左翼和右翼,但基本观点是一致的,都把社会哲学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弗洛伊德主义、存在主义、新黑格尔主义和叔本华的意志主义的影响。法兰克福学派基本上属于人本主义的唯心论哲学,它反对把哲学建立在“物质本体论”的基础上,认为马克思主义“片面”强调经济和政治的因素,忽视心理因素的作用,因此需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说来“补充”马克思主义,力图找出两者的“综合物”。它主张“否定的辩证法”,认为辩证法仅仅是“矛盾地思考矛盾”的主观思维方式,根本否认客观辩证法,实际上把辩证法变成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诡辩术和主观的表达方式。法兰克福学派所说的否定,是指绝对的否定,认为谁说“否定中包含着肯定”,就是非理性主义。这种否定的辩证法,实质上是对科学辩证法的否定。

  法兰克福学派在社会批判理论中,把人类历史歪曲成自然对人的“统治史”,把心理和生理的动因说成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认为历史的发展进程可以随人的意志“逆转”;它还认为工人阶级已不再是革命的动力,只有激进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才是社会变革的“新主体”;它错误地社会弊病归结为“心理结构”造成的,主张用“理性革命”代替社会革命,宣扬以解放性欲为核心的“人性解放”理论。尽管法兰克福学派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做了较为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但是它借口资本主义高度发展出现了新情况,因而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都错误地视之为“教条主义”,加以攻击并予以抛弃,企图用弗洛伊德主义来改造马克思主义。如果按照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只能把工人运动和学生运动引上歧途。

《哲学小辞典》8.54 法兰克福学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