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当年没买光荣级巡洋舰,确实看得很长远!

2022-04-15 22:49 作者:瀚海狼山  | 我要投稿



苏联解体后,其继承者内部极缺硬通货,因此几乎把所有苏联时代禁止出口的装备都拿出来出售或者出租。当然在当时的全球,苏式武器还是相当有市场的。毕竟几十年的冷战,苏式武器是当时在全球唯一可以和西方武器全面对抗的成完整体系的装备。而且前苏联并不是军事上彻底失败,而是内部政Z经济出了大问题而导致了分崩离析,因此大多数较为先进的苏式武器在国际上的口碑尚可,有一定的印象加成。而且如果不买苏式先进装备,同类的美式装备也买不到。因此在1990年到2010年的这二十年间,不少在前苏联末期研发成功的海陆空武器系统在国际军火市场上都有过非常亮眼的销售额。在战斗机方面,苏两拐家族对外销售了数百架。导致最终在国外的苏两拐系列的保有总数比其在原产国的保有总数还多。


而苏制舰艇和常规潜艇的销售也一度火爆。到最后也出现了现代级这类七八千吨级的水面大舰的保有数量比其本国还多的现象。不过比较奇怪的是,主要客户既然已经买到了8000吨级的现代级,却一直没有采购1.2万吨的光荣级。而关于某方要采购光荣级巡洋舰的“绯闻”,也一直流传了20多年。光荣级建成的一共4艘。其中传闻最多的就是太平洋舰队的旗舰瓦良格号;也与某航空大舰原先的舰名重叠。其实在原产国,叫瓦良格号的大舰不止一艘,早在1904年到1905年的日俄海战中,就有巡洋舰瓦良格号;因此这个舰名也像超级大国海军的“企业号”一样,被不同的大舰继承舰名。有个传闻是:因为急缺外汇,这艘1.2万吨的瓦良格号,曾经以联合演习的名义,直接开到了某方的军港,只要先支付头一笔定金,那么所有瓦良格号巡洋舰上的官兵,


就立即买机票集体飞回国。而把一艘主机还在运转的1.2万吨大舰在客户的军港直接过户。可见这卖方急于出手,送货上门,也已经做到了极致。当然这只是传说。并没有切实的证据可以完全证实,当然时过境迁之后,也很难证伪。如果说同为光荣级的瓦良格号,因为一直担任舰队旗舰,被当即卖掉的概率不高的话,那么已经建成95%,却一直没有入列服役的另外一艘光荣级,也就是光荣级中的4号舰,准备定点销售的概率似乎更高一些,毕竟某航空大舰就是从该国购买的。不过各种传闻在流传了20年之后,光荣级的4号舰仍然在码头上一动不动地继续生锈中。那么为何20年中,光荣级最终一艘也没卖出去呢?说白了最有接盘可能的大客户,也就是某方海军的头脑一直是非常清醒的,而且看得非常长远。虽然光荣级的吨位比现代级还大4000吨。


看上去非常的威猛。但是对某新兴海军的技术升级,其帮助意义远远没有现代级那么大。现代级上有完整的中程舰载防空系统,是采购方最看重的也是最缺乏的体系。而远程舰载防空系统“里夫”,也引进了原版技术,并且设置在了2艘7500吨级的自产舰艇上。这样中远程舰载防空系统本身和配套的电子系统都已经引进。当然次要的系统,比如130毫米水冷舰炮、30毫米多管防空炮等也同步引进并且进行了自行改进后的技术升级。在这种局面下,如果再完整采购1艘甚至2艘光荣级,就属于效率很低的重复引进了。因为光荣级的先天短板一眼可见。16个巨大的导弹发射筒全部放置在甲板上,导致全舰的重心过高。甚至不能适应6级以上的大风浪。而现代级的抗风能力超过18级台风,两者在这方面有天壤之别。


大量的重型导弹集中在甲板上放置,一旦实战很容易战损殉爆。而2022年4月的光荣级首舰殉爆沉没,最终证实了这一点。重型的玄武岩反舰导弹体量唬人,但是电子对抗能力极其薄弱。而光荣级的全舰电子体系也是1970年代以前的技术,与早就流行的相控阵体系完全不搭界。其动力采用燃气轮机为主,一定意义上也是半拉子工程。因为到苏联解体,也没有一款成熟的舰用燃气轮机可以大批量装备。说白了,光荣级就是大而不当的形象过程,远远不如体量更小的、蒸汽动力的现代级来得更实在一些。如果最终采购光荣级,单艘的价格就在15到20亿美元,2艘就三四十亿美元。如果这笔钱花掉了,那么也就没有后来国产神盾舰队的启动资金了。说白了,现代化武装从来不是买来的;自己研发的、起码领先2代的神盾大舰当时即将成功,自然不需要再花那份冤枉钱!


当年没买光荣级巡洋舰,确实看得很长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