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王德峰中西思想-学习笔记(24)资本与科技的诞生

2023-10-07 22:31 作者:王小c的c  | 我要投稿

13.1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

  • 资本的诞生: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价值的增殖,叫剩余价值。

    • 比如企业家投资办一家纺织厂,那么他首先要购买设备原料,这都是投资的一部分。然后多少斤棉花织出多少匹布来,原料的价值和厂房设备的价值都会转移到这个织出的布匹上去(厂房设备的价值是以折旧率的方式转移的),这里都是转移,没有增添的部分。

    • 增添的价值部分是通过纺织厂的工人的劳动创造的,但是工人的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会完全等同于他的工资所代表的价值,因为企业家还要获利,这部分工人劳动创造的但没给工人的,多出来的价值就叫剩余价值。

    • 对此马克思揭示了这一点:价值是必要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是剩余劳动所创造的。有的人反对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认为财富的增殖来自另外的领域,比方说来自商品流通的领域,或者来自资本市场金融。持这种想法的人很荒谬,假如金融能创造社会的新财富,(那就让)全体中国人都到资本市场上去;假如商品流通能创造新价值,那么我们全做商人。

  • 技术的诞生:资本与技术是一对孪生兄弟,资本来到人世间,技术也就必然要来。

    • 资本讲的是一种生产关系,就是人类社会生活、经济生活当中的一种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它的生产关系是欧洲社会革命的产物,技术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 为什么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诞生了技术呢?资本的本质就是剩余价值,资本想要更多的增值,资本家想获利更多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压榨工人,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通过增加剩余劳动时间来增加剩余价值,但这是有界限的,每个工人每天都是24小时,还要吃饭睡觉;然后就是第二种方法,缩小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一方面通过提高工人的熟练度,这同样是有极限的,另一方面就是要提高技术了,比如用机器来代替人手,这种方式资本增值的效率是最快的,上限也是最高的,于是在资本的催动下诞生了技术,诞生了一次次工业革命。

  • 技艺和技术:技术追求的是效率,技艺追求的是还有艺术,而艺术感越强,你的效率越低。

    • 比如中世纪欧洲的「行会手工业」的行会师傅是为周遭固定的老主顾们生产的,更注重的是维持了你的手工业家族的地位和荣誉,而不是赚更多的钱;而受商人的支配的「工场手工业」为市场需求而进行生产,它的目的就不是那个精妙的皮靴,而是通过卖成功带来货币的增殖,这叫剩余价值终于成了生产的目的了。

13.3 资本主义生产与现代科学的诞生

  •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带来技术:比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带来了机器的发明,而不是机器的发明带来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基本本质是一种自然观,技术本身代表了一种自然观,这种自然观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带来的。

    •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不是前者在时间上的先出现带来了后者,这个“决定”应该表达为“一定的生产力同时表现为一定的生产关系”,没有不是生产关系的生产力。

    • 即使有个很聪明的人发明了蒸汽机,在没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条件下,也只是会送到宫廷里边让贵族玩玩的玩具,不会成为生产力的。

    • 就像鲁迅先生说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国没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那么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干嘛?放炮仗。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干嘛?看风水。

  • 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性质是由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资本主义带来了人与自然界的另一种关系,我们称这种关系为technology,技术。

  •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的革命,表现为生产目的的改变。以前是使用价值的增多,现在变为了价值的增多(货币的增值)。

    • 比方说在中国,土地上的耕作所形成的财富,比如说五谷丰登,牛羊成群,这叫财富,这些都是确定的使用价值。但如今,即使你良田万顷,五谷丰登,假如在你的仓库里面堆积的那些粮食卖不掉,你仍然会一贫如洗。

  • 西方现代科学的前提是技术:我们通常会以为技术就是自然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先要有自然科学理论,而后应用到生产中去,但其实自然科学理论本身的原则就是技术,技术(这种自然观)是现代自然科学的本身的原则(提高生产效率),具体的技术确实是自然科学理论的运用。

    • 我们以前读了某些历史教科书,这个历史教科书是这么说的:如果没有西方资本和技术来到中国,我们中国社会也会自行地缓慢地掌握资本主义。证据在哪里呢?据说明末清初已经有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其实这是不对的。

    该笔记已整合入个人知识体系,详见 [3 资本与科技的诞生](http://wangc.site/cbrain/share?nodeid=a60b4e8ce0195078)


王德峰中西思想-学习笔记(24)资本与科技的诞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