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自称刀枪不入,失败几次后,为何还有人相信?
义和团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支民间团体,其兴起和发展紧随中国内外局势的变迁。在义和团运动中,部分成员曾经自称“刀枪不入”,即认为自己因信仰、因神佑等原因可以不受刀枪伤害。这种说法,一定程度上给人的感觉是有些神秘而玄乎,因此,我们有必要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看看义和团自称“刀枪不入”的说法有没有一定的真实依据。
义和团的起源 义和团运动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间,这个时期正值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陷于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派的苦海之中。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弱势,以及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压迫,引发了人民的痛苦和不满。那时候,民间社团和维权组织层出不穷,义和团就是其中一支。
义和团的信仰 义和团内部信奉一种称为“陈抟教”的信仰。这种信仰的核心是认为在“无私无欲”的境地下,人们可以获得神灵赐予的超自然之力,并能抵挡来自外在的物理伤害。其实陈抟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奇人,生活在五代十国时期的福建省福清县,他曾经向门徒传授过类似的道家功夫,称为“陈家三勒”,但其中涉及到的能力主要是调控呼吸,提高身体免疫系统的效能。
“刀枪不入”是否真实? 标志性的“刀枪不入”的说法与商楚杰之类的所谓“金钟罩铁布衫”的抗日抗战英雄类似,都是脱离现实的虚构,更多的是一种心理鼓励和信仰紧缩剂。事实上,我们的身体是肉体的,任何物理攻击都有可能造成损伤。而且,肉体的承受能力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谈到义和团,引起争议的事情有很多,而“刀枪不入”是否真实的问题,对许多人来说是一个很感兴趣的问题。可以确定的是,义和团自称“刀枪不入”并不是真的。然而,对这个说法的普遍存在,却包含着民众对未来改变的期望、对未来的信仰和支持。但无论如何,一味脱离现实,只会让那些想改变自己命运,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们,最终身败名裂,无法达到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