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3年科幻春晚征文活动】沉香

2023-03-12 11:50 作者:杨角锤  | 我要投稿

沉香

——杨角锤

       “是啊,快春节了。”杨常吐出一口烟,呆呆地望着面前的荧光屏。这是一块招牌,在上面正滚动着一行字:腊月二十六至正月初七歇业,正月初八恢复营业。在这行滚动的字上方是四个大一点的字:老冯修鞋。

       他把目光转向面前的老冯,老冯的左手拿着一只皮靴,右手是一把锉子,在旁边的小桌上的工具套组里,各种型号的锥子、镊子,应有尽有。老冯在这磨一下,又在那钻个孔,口子处再加点胶……杨常看不下去了。

       “哎,老冯。你这咋还没修好呢?”老冯抬起头来,直勾勾地盯着他:“你还说我呢,你这靴子都多少年了,当年我满头黑发时就修过,又是换皮子,又是换底子,早就不是原来那双靴子了。又不好好穿,这,这鞋底上横穿了多大的一个洞?”

       杨常没再说话,头扭向一边,意思是叫老冯快点修。老冯见他这副样子,知道他不会再想跟自己讲话,便低下头,继续着手里的活,但是仍絮絮叨叨的讲:“你说,这些年你在我这修鞋花的钱都够买几双的了,你这么双靴子,有啥可稀奇的……”

       而杨常呢,正想着几周前的战斗。

       杨常是综合政务中心的特警,综合政务中心是几个主要的部门组合而成,负责如抓捕、调解、诉讼等的繁杂事务。在那次战斗中,一颗子弹从被他打倒在地的敌人手枪中贴地射出,直直地横嵌入了他的右靴底,要不是他把对方的手枪踩住,若是枪口往上抬一点,击中哪儿都足以让他提前退休。

       在那之后,他费了很大的劲才说服政务中心技术实验室的主任,让子弹带上了电,放在试验用电场中,固定好靴子后打开开关,子弹逆着飞了出来,倒着撞进了缓冲物质,一如从枪里射出时的变速倒放。面对主任在那之前提出的诸如化学腐蚀、机械钻孔一类的方法,他却说这样最能减小对靴子的伤害。主任连换一双靴子这样的话都没提,杨常珍视这双靴子在整个政务中心里是出了名的。

       子弹取出后,他才来找老冯。

       老冯是方圆二十里唯一的修鞋人,这行当他干了几十年,手艺不可不谓精湛,然而生意依旧冷清。在这个时代,大多数人坏了什么东西都是往印有“第二科技”的回收机里一卖,卖得的钱再贴上一点,可以买到完全相同的东西,更何况,还是新的。杨常的母亲,就是第二科技的一名科学家。

       杨常总是在老冯这里修鞋,其实这些年修鞋的钱都够买几十双鞋了,但他依旧在老冯这里修,他说,这样才有靴子熟悉的感觉陪着他。

       至于老冯,拿着社保、交着医保,家里人再给他一点钱,完全可以过得不错。这个修鞋摊子,有它没它,都一样。他家里人常要他别修鞋了,可是他不为所动,用他家人的话说,是“比牛还倔”。

       杨常转过头,盯着老冯的活,不知觉地看得入了迷,这对他是少有的。“哎哟”,烟延烧到了滤嘴,把杨常的手指烫了。烟掉了下去,但也没触地,落在一摊烟灰上。他穿着皮靴的左脚把烟踩灭,小心地吹着受伤的手,右脚上是老冯借他的一只棉鞋,看起来十分滑稽。

       杨常的父亲只给他买了这一双鞋,他父亲叫他学会自己买鞋,但杨常不管这些,这么多年一直是这一双靴子,坏了就修,每天晚上放在通风处,第二天到也没什么异味,在家的时间他有一项重大的任务,就是洗靴子。

       电话响了,是个陌生号码。“请问是杨先生吗?”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低沉的没有感情的声音。

       “一听就知道你是老林。咋地,换个陌生号码特地来消遣我?”

       “哎呀,杨子,是你啊。”那头的声音有了点感情,“这是医院的机器人拨的号,而我又只能看到姓氏,抱歉哈。”

       “那这么说,是我的体检结果出来了?”

       “对喽,到底是政务中心的一把好手,敏锐得很——想不想听啊?”

       “卖啥关子,说!”

       老林干笑了几声,说道:“总体大致可以,肺功能有点下降,你可少抽烟了,事情再忙,也别拿抽烟提神。另外,有一点特别奇怪,你血液里有一种未知的蛋白质,可能是你的基因出了点问题,建议明天来签字:基因属于隐私,你签字同意了,才能检测你的基因。”

       杨常眉头一皱:“有没有可能机器出错了?”

       “不可能,这是第二科技的最新产品。再说了,这台机器检了不下几百人了,就你有问题?”

       “行,我明天来。”

       他挂了电话,长出了一口气。

       老冯修好靴子后,杨常回了家,放好靴子,躺在床上,看着墙上的一张全家福。

       那是他儿时的一个除夕夜,他父亲在他右边,比着“V”字,母亲在他左边,左手拿着一把勺子,正喂他吃饭。

       “多么美好的时光啊!”他盯着全家福,慢慢地,眼皮越来越沉,他睡着了。

       他梦见了一个影子,这影子他梦见了无数次。他知道这是谁,这是他的母亲。

       虽然在墙上的照片里他知道母亲的样子,但是在他的梦里,母亲永远只是一个影子。这影子向他飘来,停在离他不远处,他朝影子走去,影子却越飘越远。

       他的母亲是第二科技的科学家。

       第二科技之所以叫第二科技,是因为它的创建者认为第一的科技是已由先人创造出来的,为表敬畏,于是叫做第二科技。这是是一个跨国组织,汇聚了全球最顶尖的科学家,关注几乎所有学科所有分支的一切,致力于解决人类一切未能解决的问题,并为了更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杨常的母亲就是第二科技负责可控虫洞项目的总工程师,在杨常出生之前就是。

       在多年前,可控的虫洞在某座隐蔽的山的山洞里建成了,但这个项目保密级别如此高,以至于除了主要的科学家外,连第二科技的高层也不知道确切位置。所有的建造工作由无联网功能的机器人完成,在建成后机器人全部强制报废。试验时,只有杨常母亲在内的六名科学家在场。这六名科学家都是不同领域的佼佼者,实验时将一起进入虫洞来观测现象,进而更好的进行下一步研究。根据试验开始前的成功传回的消息,虫洞启动十分成功。

       在虫洞另一头,是一颗围绕着黑洞旋转的行星,由于相对论,时间在那头的行星上十分慢,在那里的一个小时在地球上约是二十年,而在虫洞内,时间流逝十分慢。

       至于为何选择这样一颗行星,项目研究组给出的理由是如有不测,关闭虫洞后两边的时间流逝不等,就有足够的时间等候救援,即使在地球上过了一百年才有能力救援,进入虫洞的的人也只会感到过了五个小时。

       然而,意外还是发生了。

       杨常的母亲和另外五名科学家穿戴好防辐射服、带上足够维持一天的氧气储备进入虫洞后几分钟内,由于外来物体导致能量波动,设备忽然出现了故障,入口不稳定,后退只意味着有更大的风险,于是他们启动了应急预案——到那个行星上去,然后……关闭虫洞……

       “为什么?”杨常的父亲一拳砸在办公桌上,“根据坐标找到那个山洞,修好设备,把人救出来,不就行了吗?”

       “杨先生,相关文件中的坐标是经过量子加密的,你是密码学专家,你知道以目前的科技水平,量子加密是不可能破解的,对吗?”

       “是,但是她跟我说过,她以另一种形式留下了山洞的坐标,而且是以最简单、最本质的方式,难道她没跟你们说过吗?”

       “不错,她提起过,但是她以什么样的方式留下的信息还不得而知。所以,抱歉。对于您和您的儿子,我们会尽全力给予一切形式的一切必要帮助。”

       杨常的父亲走出了第二科技的大楼,他的父母正带着杨常在楼外等待,见他低着头走出来,便已明白了几分。

       “对不起。爸,妈,目前没有其它办法,只能委托你们帮我带着孩子,我要钻研解密方式,才能让杨常他妈妈回来。对不起。”他的头更低了,一滴泪水掉了下来,随后是第二滴,然后是第三滴……

       杨常开车前往医院。

       街边的电线杆上挂上了中国结,树上扎着灯笼,一群群的人在大型购物商场准备着过年的年货,这是一片忙碌而祥和的过年的气氛。

       而杨常却高兴不起来:他明白体内出现一种未知蛋白质意味着什么,也许是未知病毒入侵,也许是基因由于一些原因出现了变化,总之不是什么好事。

       老林在医院门口等着他。“哎,大忙人咋在这等着我呢?”杨常停好了车,向着老林挥着手,喊道。

       老林迎上去,拍了拍他的肩:“今儿是周末,我没啥任务。你体内的蛋白质我验过了,没有毒性。”

       杨常松了一口气,这对他无疑是极大的安慰。“走,签字去。”老林领着他走进医院。

       签了字,他愣了一会。“为什么这次的体检中才查出来,以前都没发现?”他问道。

       “你看看,还说你敏锐呢。昨天才说的事都忘了。不是说了嘛,这是第二科技的最新产品,精度提高了很多,再说了,这种蛋白质含量很低。”

       “精度又提高了才测出来,这么说,分子不大咯?”

       “这才对嘛,又敏锐起来了。不错,的确如此。走,测你的基因去。”

       过了两天,杨常把这件事抛到脑后了,他像往常一样下班回家,路过老冯平时摆摊的地方,却不见老冯的人,想了半天,他掏出手机一看:原来是腊月二十六了,老冯歇业了。又走了一会,电话响了,是老林打的。

       “查出来了,的确是你的基因出了点问题,你的细胞核内多了一条双链DNA,上面的片段全部都是重复的,而且只有两种碱基。这很奇怪,就像……就像是某种密码。”

       “把测得的结果按单链碱基排列发给我。”

       一会,他就收到了结果,点开一看,是一长串的C和G,杂乱无章。他想到这么个东西自小就陪着他,心头一阵发凉。

       电话又响了,是杨常父亲打来的.

       “儿子,明天过来帮我准备过年的东西啊?”

       “行,明天下午下了班就来。”他有些事情要问他的父亲。

       杨常的父亲几十年来一直在更新算法,尝试破解,然而并没有什么用。

       每年他都会要儿子和他一起过年,这仿佛成了一个仪式。

       当一个人在失去了什么之后,总会更加珍惜他眼前的、他所拥有的一切。

       这个时代,在短短几年间就可发生巨大的变化,不论是技术上的,还是人的观念上的,如杨常的父亲这样的坚守而不变的人的确不多。也就是通过他父亲,杨常才认识了老冯。

       杨常站在他父亲的家门前,想要敲门,手举起来了几次,最后却又放下。他在犹豫,究竟要不要敲门,他迟疑着,始终做不出决定。

       他是在急速变化的时代中长大的,但在他的长辈的教育下,他对于亲情,是十分看重的。然而,在他进入社会之后,在周边环境的影响下,原有的一份厚厚的情感,逐渐的变薄、变小,渐渐地,好像只剩下一点,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到底还有多少,又在心里的哪个角落。

       他的手在门上轻敲了一下。

       “来了!”门开了,杨常的父亲探出脑袋,“还站着干啥?进来啊!”

       几乎是扯着杨常,两个人进了门。

       杨常的父亲指着地上的一袋袋东西,说:“呶,这就是我买的年货。”地上的每一个袋子里,都有一堆堆的东西塞着,不像是去置办回来的年货,更像是仓促抢购的物资。

       “哎呀,爸!早就更你说过要少买点,年年都说,年年都说,咋就是不听呢?”话一出口,杨常就后悔了。

       他知道父亲的理由永远只有一个。

       “还不是怕你妈能回来,总不能……再说了,过年嘛。”他父亲的口吻带着些许自责,又像是安慰,总之,声音小了下去。“来来来,收拾收拾。”声音又大了起来。

       两人一人一个小板凳,靠着,分装着食材,收检着挂饰……

       杨常打破了沉默,他问道:“爸,我的出生有什么不一样吗?”他父亲抬起头,不明白为什么突然问出这么个问题。

       “咋啦?突然对自己的由来感兴趣了?”

       “没啥。我有一朋友,就是医院的老林,他给我查了下基因,发现了一长段异常基因,好像有规律,但又看不出来什么。”

       杨常的父亲跳了起来,扔下了手里的活,满屋子溜达:“终于知道了,终于知道了,原来是这种方式!”旋即,他坐到沙发上,用手捂住脸,开始痛哭,“我说你为什么要做试管婴儿……我说你为什么不让我多问……原来是这样,原来是这样……”声音越来越小。

       良久,他转向杨常,一双通红的眼睛望着他:“把基因测序结果发给我,现在!”

       他把结果导入到电脑,选取了一条单链,踢开少数可能有错部分,把重复部分截取出来。一列“C”和“G”排开来,“二进制,二进制”他小声念叨着。这段链开头结尾都是C,无疑,C代表1,G代表0,之后转换成十进制。

       得到了一串数。从中分开,就是两串数。

       杨常父亲伏下身子,哭了。

       “不对啊,这串数字如果是经纬坐标的话,那应该是在太平洋上。”杨常打开地图,搜了一下。“真的?”杨常父亲抬起头,

       “别的坐标系呢?”

       “都在海上、沙漠里,或是戈壁,总之都是没什么山的地方。”

       杨常父亲神情接近崩溃。

        “没有可能是加密了的吗?”杨常问道。

       “不可能!你妈妈在实验前跟我说过的,她的最重要的东西都是毫无保留的,并且是最本质的。”

       “这样,爸,你先休息,你今天情绪波动太大了,一定得好好休息。我回去想想办法”

       杨常回了家,放好靴子,躺在床上,看着墙上的全家福。

       他父亲在他右边,比着“V”字,母亲在他左边,左手拿着一把勺子,正喂他吃饭。

       他几十年来第一次觉得有什么不对劲。

       继而,他的目光停留在母亲的左手上。

       他的脑袋里响了一声炸雷。

       母亲是左撇子。

       这就是说,这串数字是从右往左写的。这正是她所说的最本质的方式。是她书写习惯的最本质的方式

       他把数字倒过来,代入经纬坐标,那是他所在的城市的郊区。

       他打电话给父亲,但不知道父亲睡了没有。几声忙音后,父亲接了电话,他没睡。他向父亲讲述了这个发现,父亲很激动,叫他跟第二科技说一声,越早越好。

       第二天,腊月二十八,他请了假,到第二科技总部去了一趟,向第二科技高层报告了这个发现,之后高层紧急召开会议,商讨这件事的可行性,同时派了一小队人前往坐标所表示的地方。

       会开了几个小时,杨常在会议室外坐了几个小时。

       自动门开了,几位穿着笔挺西装的人走出来。为首的人走向杨常,杨常赶忙站起来。

       “杨常先生吧,会议决定救援。根据小队传回的消息,那里的建筑的确是档案中的模样。今天下午我们会召集有这方面经验的科学家和维修人员,明天就能到那开始任务。入口密码我们都已破译,目前最大的困难是修好虫洞并再次运行。希望您能和母亲团聚。”

       杨常走出大楼,驱车前往坐标表示的地方。

       大山里下了一点点雪,树枝上还有一点残雪,有一条小路,被雪水弄得泥泞不堪。

       小路逐渐到了尽头。路旁的山上的确有一片建筑,但就杨常看来,并没有什么异常之处,而且几乎是在山顶,无路可上,他在山下站了一会,就离开了。

       他跟父亲讲了情况,父亲只说了一句话:“我开始准备年夜饭。”

       “总师,你说要多久我们才能出去啊?”

       “不急,会出去的。地球上时间流逝要快得多,科技必然进步了。”

       杨常母亲知道,对于一个人来说,最大的恐惧永远来自于未知。

       这颗星球上,是一望无际的大漠,平坦,表面间或有几颗陨石。头顶上是一片镶着光芒的黑暗,那是加速坠向黑洞的小型恒星,与这颗行星相隔极远,有的光芒突然消失了,那是恒星完全进入了黑洞,就像路上的旅人到达了目的地。地上是看得清的,但是平淡,不如头上壮丽的恒星坟场。

       他们不知道还要多久,不知道还有多长时间。

       都是未知。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 

十一

       腊月二十九,一队人前往山里。

       他们砍倒树木,铺出一条小路通往山上,山上的建筑中的确有一个山洞。

       小队连好设备开始维修。

       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

       杨常等不下去了,他问道:“还有多久啊?”

       “大概要个二三十个小时吧。”

       “那你们为啥不跟我说一声呢?我在这等了这么久。”

       “你不也没问嘛。”

       他摆摆手: “算了,我走了。”

       他回了家,脱下靴子,躺在床上。

       他又梦到了那个影子。

十二

       腊月三十,设备修好了。

       杨常对着山洞,抽着烟,靴子旁是一地的烟头。

       设备启动了,先是一个亮点,继而突然胀开,形成如星云般绚丽的光晕。

       杨常丢下了烟,踩灭,溅出了一颗火星。

       六个影子出现了。

       最前面的一个影子他梦见了无数次,他知道这是谁。他视线模糊了:

       “妈妈,走,回家吃年夜饭。”


写在后面:

       小说名为沉香,来自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带有传统文化色彩。

       杨常在山洞与母亲重逢,契合春节团聚的主题。

       体现了变与不变的对立。是飞速变化的时代,仍有像老冯和杨常父亲一样的坚守而不变的人,有不变的过年的传统。杨常内心的情感及时在环境的变化下依然可以不变,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不可磨灭的情感

       陪伴也是主题之一。靴子与杨常的陪伴;老冯的手艺陪伴着他和杨常;杨常的基因陪伴着他成长;杨常父亲的对过年的执着陪伴着他们多年;杨常的母亲在另一颗星球上,也可以说在山洞里陪伴着杨常成长,两地的时间差也增添了一丝无法表达的意味。

       处处体现了人情的温暖,符合春节的温情氛围。

       多处伏笔,使文章前后呼应增多,更可读。

       科幻部分:高场强电场;可控小型虫洞;相对论;基因测序;两地通讯使用量子纠缠(文中未提到),也只可使用量子纠缠才能保证天文距离间的通讯;基因编辑,碱基C和G间是三根氢键,连接比A和T间更稳定。

       本来可以是一篇中篇的故事,但看到征文已是二月底,时间不够,多有粗糙之处,敬请原谅。

【2023年科幻春晚征文活动】沉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