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版《触不可及》
首先说明,评论中会带有不少法版的内容,并不是我想将两部好电影分高低,而是对一部电影有一个同根参照系可以更好的发现其优点与亮眼之处。
美版电影开头同样使用倒叙,飙车戏码分镜与人物动作与法版基本一致,(毕竟结尾直接说了就是改编与法版的,也不存在多少致敬)
电影正式开始正叙,讲述了戴尔与菲利普(后面称老白,没办法看到布莱恩的脸就想起绝命毒师)面对的困境,戴尔面对家庭与物质的问题,尤其是被儿子嫌弃,被老婆赶出家,那种抑郁,无力感很深,比法版的德希斯更让人揪心,一个因为法版德希斯是青年,且更显喜感,而美版的戴尔年龄明显大且作为一个父亲,一个丈夫,责任负担更加巨大,被不屑与鄙夷更加明显(法版德希斯被赶出家门除了一事无成更有母亲不想让他负担家庭的责任),也使人物在某些场景更加抑郁,而且戴尔是有妻人士,不能像法版里的德希斯调情,雇佣按摩女也容易使人反感。这些设定叠加使电影的更现实,但喜剧与娱乐效果明显不如法版,有的点外国观众get可能稍难,比如棒球的比喻,有的笑话很僵硬且不自然,比如洗澡那段除了表现戴尔贫穷的过去,喜剧效果就比较次了,当然也能让人笑出来。
描述戴尔与老白互相磨合的内容时,即前一小部分时,我心中开始疑问:这部电影真的不是打着翻拍经典的幌子吗?因为我看完第二次看完法版后看的美版,明显感觉这一部分对白拖沓,更长更烦,加上德希斯反应不如法版的强烈,反差与剧情上的矛盾(这里的矛盾不是指剧情有bug,而是人物与人物,事情的矛盾,现实与想象的鸿沟,就像罗伯特麦基的《故事》里指出的)这一段稍显无聊,更像是对法版无力的改写,没办法,法版在这里的叙述做的太好太精彩了。当然这段内容也不是毫无亮点,人物还是比较鲜明,转变与不变也是明显的,戴尔更加成熟与责任,比如从开头与老婆不欢而散到可以拿出薪资给家里人,从偷书到意识到书的重要去要回,不变在于对儿子与家庭的爱,如见到儿子被混混搭话前去争执,被妻子得知偷书感到羞耻。(也可以看是转变)老白则与法版差不多,只不过更加抑郁与稍显阴沉,人物的沉稳,包容,耐心表现得很到位。
然后是转折,老白突然发病,戴尔将其带上天台,老白陈述自己病痛以及丧妻之痛,到公园进一步讲述,整个过程让人共情,弹幕里也有人说潸然泪下,确实如此,说者无力而悲痛,听者无言而凝思,演技与渲染都十分棒,两人共有各的苦,互相了解后才可以成为朋友,随后画面一转,两人有说有笑,走向热狗屋,这里将喜剧内容隐去,直接呈现笑,可以说风格就与法版不一样了,随后老白点了14+1=1500根热狗,将法国油封鸭和熔岩蛋糕改成热狗,这很有美国特色。这里也有细节,戴尔让服务员问餐的时候问老白而不是他,这容易忽视的对白表现人物开始互相尊敬与依靠,以平等姿态交流。提一下法版,法版这里基本两人从头笑到尾,也没有聊什么伤感的内容,如将丧妻改为菲利普讲述妻子,更加治愈也阳光,当然,这并不是法版不够现实,而是更加深沉,两版的菲利普区别比两版的戴尔和德希斯的小,但还是明显的,美版的老白明显更加情绪化与直白,从后续发怒与解雇 的内容可以看出来,而法版的菲利普就更深沉,虽然耐心与宽容,丧妻对他的生活影响更小,但更加内化的孤独与渴求平等,这一点美版的着重点就不同了,总之两者都各有特色。
之后主要三个主要的场景,
一个歌剧院不谈,与后面稍有联系,与法版区别不是那么大,本人也看不出来什么更深的东西。一个通尿管的,这绝对是整个影片最好笑的内容,虽然有点污但真的笑死人。另一个就是给笔友打电话,引出感情线,这一点比法版在安排上更晚,放弃铺垫或许是能使节奏可以更明朗与通顺。
戴尔作画的部分与法版初衷类似,基本就是讽刺与恶搞现代艺术,以及喜剧效果,这一点美版个人认为更胜,因为买画的邻居恰恰打了戴尔的小报告,这样的反转很有意思,也利于体现老白对于戴尔的信任与在乎。至于画,真讲,法版的画更贴合现在抽象艺术美感,当然这与剧情无关。
下一幕老白生日,戴尔载车接儿子,三人共享美好时光,送儿子时戴尔要求还书使儿子意识到他的卑劣行径,转而使老白也知道了,也许老白早知道了,但戴尔确实一次伤害了两个人,也使他慢慢紧闭的裂缝再次被拉成鸿沟。这是转折的前菜,两人路上互相表达,到家后,老白面对生日怯场了,或者说不敢也不想面对人群,使戴尔与老白的矛盾激发,这是美版改变剧情的重点,,戴尔开始生气的原因很明显老白有那么多人过生日还diao房间里头,加上被儿子恶心,自己干了亏心事还被知道了,挤压在心里的怨气一下子涌了出来,当然还有人认为是老白对待妮可与客人的态度问题,又有人认为是戴尔故意将老白的怨气引出来,三个理由都可以是对的,有人认为很突兀,确实,但铺垫是有的,人物形象错误到没有,老白本来就是抑郁加上烦闷,受激情绪的积蓄终于宣泄出来,不能把法版人物形象搬过来,区别还是不小的,戴尔的开始甩礼物(是主动而非菲利普要求的)也是前面提到的理由。随着一件件昂贵的艺术品的碎裂以及老白的怒吼,加上音乐紧凑的节奏感,这一段是整个剧情中的小高潮与爆发点,(说是小高潮是因为从剧情角度上来说,后面的解雇转折与对人物不可逆改变程度更大, )是让美版与法版相比较不可替代的改编之一,美版独特魅力的体现之一。(音乐也是不多接近可以和法版相媲美的,是接近,相媲美,保命保命)说句实话,这里怒吼也是毒师后看到他第一次愤怒。

之后老白在宣泄后才可以放飞自我,该坑邻居坑邻居,该听歌听歌,该舞嗨舞嗨,某些方面也有对结局感情的铺垫。然后,接到通话准备约会。
约会前老白的担忧与不自信有所体现,当约会时,本以后又是皆大欢喜,知道见到弹幕里发的“弹的的是善变的女人”心里咯噔一下,瞅一眼精度条,事情不简单。接下来约会中有两个明显的突出事物,一个是约会对象讲述的故事《失去的一角》,这大概是暗示,因为老白不肯摘取婚戒,女方大概也知道她的妻子离他而去或者死去,(后面也有说她做过调查),并用这个故事委婉表达。这个故事的暗示性除了这个目的上的,对于人物,那失去的一角又是什么?浅一点看,是健康的身体,是失去的妻子,再深一点,是瘫痪,丧妻失去的自信与希望。但有说失去一角的圆的寻找什么,那寻找的又是什么?是老白失去的妻子,是孤独引起的慰藉与理解的需求。从电影剧情看,那完美的一角是戴尔,老白尝试过许多助理,都一一辞退,直到遇见戴尔。确实遇见戴尔后他的生活像扇形一样飞快奔跑,奔向正面,这是对整部电影的高度概括,但更重要的是故事最后的一部分,扇形发现自己带上完美的一角后,不能唱了,不能与朋友说话了,也不能闻花香了,于是主动放弃了那一角,很喜欢影视区一名up主颜色分析时的看法,分析剧情时要短视,短视来看,就是女方暗示他放下过去,放下前妻。长远来看,暗示后面剧情老白解雇戴尔开始遇见戴尔前一样的生活。第二个就是对老白衣服上掉落食物的残屑的放大特写,之后女方态度开始转变,虽然没有明显不耐烦,但说话时边恰饭,眼睛也不看老白,不能确定引起女方态度转变的事老白对于暗示的反应还是食物残渣,可能老白确实没有到达她的预期,是不完美的,不能自理,照顾麻烦等等。老白看出来了,询问,女方直白表态,并用了一个踩雷的比喻,老白直接破防,劝说无果,执意离开,撞到食客又撞到服务员,热咖啡撒到他的大腿之间上侧部位,他没有感觉,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下,他对自己与对服务生说:我什么也感受不到,一语双关关。彻底破防,人生刚刚向上又掉到下方。我不知道女方莉莉的手势,脸部肌肉,脸部表情,唇的动作,菜品,音乐改变是否还有其他暗示,也做不到,希望有的大神可以解读。
继续,当回去后戴尔劝他,自尊心受挫的老白听见戴尔安慰他的话语十分不满,开始人生攻击,戴尔态度是很好的,老白又拿他的前科说事,戴尔还是克制,最后老白直接不玩了,把戴尔开了,这是很情绪化的行为,明显是老白受挫,自尊被打击的迁怒,对于现实与幻想的鸿沟的不满,的逃避,但也正常。最后只能以最坏的方式不欢而散,本电影的高潮,看着不够爆点,可能是因为高潮开始的早,解雇部分内容发展快,同时老白处境一落千丈。对于人物,在不可逆转的人物改变下堵住终点,戴尔确实改变了,有了自己的事业,与家庭成功和解。老白就糟糕透了,最后自闭。直到戴尔去帮忙,然后就是电影开头的飙车。
故事最后,两人去直面恐惧,释放自我,这一段放到最后确实可以弥补结尾剧情量少的不足。接下来保留项目刮胡子,最后戴尔安排下老白迎来人生第三春。结尾20分钟对电影影响巨大,即使没有转折和高潮,也应该平稳落地,美版确实做到了转折,在被甩的基础上,观众想最后大概就是皆大欢喜了,却没有到,老白不仅有第三春,还是自己的秘书(是秘书吧?),即在意料之外,又在有铺垫情况下的情理之中(好吧,其实我觉得还是有点突兀的,我自己真没想到)结尾也在戴尔与儿子共同回家落幕,无需多言。矛盾都解除了。
不难看出,两位主角困境不同但的心态变化图相似,都是
缓缓上升,到达顶点,再与挫折下坠,最后回升。程度不同,但大致相似。
美版本身就是翻拍与法版 的,本身主题内核与法版类似,想了解的直接移步去法版的长评,美版作为翻拍,本身翻拍电影就难以成功,本片是一个成功案例,虽然口碑等不如原版,各方面比如喜剧也稍逊,但又不一样的剧情改编,不一样的设定,使其脱去法版的浪漫与理想蒙上一层银砂,更现实与抑郁,戴尔承担的不光是自己的未来,还有老婆孩子的直接压力,老白不多说,菲利普与戴尔的友谊就是两个极端下的人互相贴合,互相改变,交换好的那部分,直视残酷 的真相得来的。
说起菲利普的主演布莱恩,是《绝命毒师》中沃尔沃怀特的,即老白的扮演者,老白面对撕裂的人生,用各种方式去补救,将死去贩毒,受威胁杀光威胁,自负建立drug帝国,他不得不一遍缝补缺口一边划出新的缺口,一次一次突破自我的底线,为了家人与最后的自尊与伐木累和小粉最后一搏,书写了一个传奇,一个化学老师,一个毒师,一个人渣,一个慈祥的父亲,一个自负狂,一个科学家,一个毒贩,一个被苍天恶毒以待死命还手的悲剧,死于社会也死于自己。同样由布莱恩主演的喜剧电影(布莱恩实际上是个喜剧演员)中的菲利普(这部电影就是喜剧电影)在生活中极力避免生活的缺口,但同时也在逃避缺口,与沃尔特怀特采取相反方式,最后终能开始新的生活。正如那个扇形,彻底把那个一角丢下才可以继续生活。
写完发现已经通宵了。。。大概有4200字。虽然估计没人会看但人总要在世界上留下自己的痕迹,证明自己来过活过。其实我也给法版写过评论,但只用了4个字
“无需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