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麽我們看得懂常用的繁體字?
似乎有一個好似很奇怪的問題,那就是即便我們沒有經過系統的,刻意的訓練,但是我們就是看得懂一些繁體字。
雖然不是那麽精通,但是確實也看得懂一些
經過了思考,認爲有以下幾點:
我們現在常用的簡體字,是從繁體字簡化而來的,所以有規律可循
自行腦補出合適的字
平日會接觸到繁體字,看多了就記住了
下面先來説説第一點,繁體字的簡化
簡化字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後進行漢字改革所蒐集或創造的標準化用字,由传统中文繁体字根据《汉字简化方案》实行汉字简化而来,由1955年开始逐步实行
然後是第二點
很多時候,當我們看著一個字過久時,我們就會覺得:不對啊,這個字它是這樣寫的嗎?
但是我們閲讀的時候,常常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這是因爲大腦建立的語言系統可以根據連貫的文本來反過來推測單個的漢字
甚至可以在不認識一些字的時候也可以推斷出其意思。
有意思的是,當我們學習外語時,也常常可以通過連續的文本來推測一個詞的意思。
接下來是第三點,本來只想說這個的
我們到底在什麽地方就接觸了繁體字呢?
可以先不考慮網絡,因爲接觸網絡前我就認識一部分繁體字了
現在告訴你們也無妨,
那就是:卒,帥,車,馬,炮,象,士
沒錯,那就是象棋。每次經過兩個老大爺在茶館,或者什麽樹蔭下面下象棋,我就會停下來看一看,相比很多人都遇到過這種經典的對決是吧?
不光是看,甚至自己下過多少次都數不清了。
互聯網到來后,接觸繁體字的機會就更多了
音樂,影視,動畫片,甚至游戲交流......
都會接觸到繁體字,而且有時候看一部日本的動漫,其中也有部分是繁體字。
當然了,這些繁體字還是有著區別的,在這裏就不過多闡述
不過我查到國内的繁體字有香港版,澳门版和台湾版
至於國外的主要使用的是本土化后的繁體漢字
有日本,越南和韓國,越南甚至是自己造了一些字,叫字喃
總結:
只要看得懂簡體字,那麽看繁體字就沒有太大問題
不過想要流利的唱一首粵語歌曲,還是要學習一下發音的。不過就算如此,只要是九年義務教育過來的人,和外國人相比想要熟悉發音簡直不要太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