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哥迷做义工助抑郁病人

2022-08-07 01:15 作者:lo_ol_hei  | 我要投稿

哥迷做义工助抑郁病人--3.30<星岛日报>


『张国荣是病死,请不要说他轻生!』

  去年四月一日愚人节,艺人张国荣从文华东方酒店跃下身亡,震撼港人心灵。哀伤的「后荣迷」,不断追寻他的死亡真相,透过上网、听讲座、看书、问专家等,了解夺去偶像性命的抑郁症,并打算成立组织帮助患者;她们愈了解抑郁症,愈希望向外界澄清:『张国荣是病死的,请不要再说他轻视生命!』    

记者邀约张国荣的歌迷做访问,她们都非常谨慎,多次查询访问细节,才安心受访。『因为哥哥死后,很多传媒都将他的死扭曲了,说他不爱惜生命,令我们非常痛心,亦对传媒有了戒心。』 「哥哥迷」Helena说。    

五名受访者中,只有两人愿意上镜,她们本来都是低调的歌迷,没有参加歌迷会,亦没有追星,能够聚在-起,全因去年四月一日后的「后荣」现象,她们在各种的悼念活动中认识,然后自发举办一些定期聚会,现时香港约有四至五个这类的「后荣会。」

见珍藏唱片勾起回忆

     

   对于这次「还哥哥清白」的访问,她们非常落力,所有珍藏倾巢而出,绝版唱片、卡式带、书刊杂志等,最少三数百件,铺满整个客厅,蔚为奇观,『小心!小心!不要踩到他。』歌迷Sarah喊道。彷佛书刊唱片都有了哥哥的精神灵魂。    

事实上,张国荣在她们心目中是非常热爱生命的,四月一日发生的事,令她们非常费解,事后她们恍如侦探-样,重组张国荣最后一天的言行,『他离去那天,午饭时曾到-间餐厅吃饭。我后来跟餐厅老板娘说起,知道当时有人没有掩鼻打喷嚏,哥哥还向朋友投诉那人不顾公众 卫生,他那样爱惜生命,怎像会是自杀的人?』Julie说。

她们遂开始着手了解令张国荣死亡的抑郁症,这班从未受过医学人训练的「有心人」,在网上或报章见到有关抑郁症的资料,就会放上网传阅,见到有关的书籍亦会买下,上两个星期还参加了一个医学讲座,『我从前只知道有产后抑郁症,对这个病可一无所知。』Alice告诉记者,世 卫网页中有关于抑郁症的发现。

     

  劝服患病女fans求诊

目前,部份歌迷已加人了曾患抑郁症的艺人林建明的「心晴行动」做义工,希望可帮助同病相怜的人。但她们最终的愿望是希望以张国荣的名义,成立志愿组织帮助抑郁症患者。』    

追随了张国荣二十多年的资深歌迷Ada说,在道一年裹,对抑郁症认识多了,更及时帮了一名患者,『她也是张国荣的fans,最初我劝她看医生,她拒绝了,但我跟她说:『张国荣也是因为这个病死的,去看医生吧。』结果说服了她。』

加深了对抑郁症的了解后,一班歌迷都对有关的报道非常敏感,早前有机构办了「十大新闻选举」,张国荣死亡事件排名第十,报章引述机构督导主任说:『新闻上榜是因为他们觉得巨星以死来解决问题是个坏榜样。』这事引起歌迷强烈反感,并去信机构澄清,『为甚么这么多人都误解了?有时在街上听到有人说:『张国荣也要自杀,我们这些负资产岂不更应该自杀?』我觉得很痛心,他们不明白,这个不是他的选择,他是病死的。』Julie说。

四月一日文华悼念

张国荣逝世接近一周年,今天晚上,一班歌迷会在尖沙嘴玫瑰堂为偶像祈祷,而在四月一日,她们在文华东方酒店亦有悼念仪式,而张国荣生前经常光顾的两间餐厅,于四月一日至四日期间,更全被歌迷订满了。

不管哪一种悼念仪式,都不能减轻歌迷心中的痛,『原来人最伤心的时候,并不会流泪,去年四月一日后的一个星期,我如常返工,但感觉世界并不真实,整个人像离了地、像发梦,直至我在他的丧礼中,见到那张照片,我才接受他已死的事实,眼泪自然的流了出来,痛哭过后,人才踏实起来。』Alice这样形容。偶像逝世一周年的前夕,天气跟去年没有两样,绵绵细雨依旧,哥哥却已化作烟云,Alice没有再哭,为了向别人说出抑郁症夺命的事实,她会好好活下去。

 

     

  专家:乐观人也会中招

   

『张国荣患的应该是重性抑郁症,其实林建明的说法是对的,他是被杀的。』中大精神科学系副教授李诚指,很多人部对抑郁症有误解,认为是一时的情绪低落,并劝病人看开些。  

李诚指,抑郁症是脑部的化学传递物出现问题,在医学上这与其它身体疾病无异,『正如血压高的病人,如何靠「看开些」来降血压?』他解释,抑郁症没有明确成因,部份人可能是家族遗传,也可能因长期受压,亦有人是没有任何前因的,『乐观的人也可能患抑郁症,像林建明、刘玉翠、张坚庭,平时都是自信乐观的人,他们都曾患上此病。』

     

  料成全球第二杀手病

调查显示抑郁症患者中,七至八成曾有自杀念头,有三成人更付诸行动,而重性抑郁症患者中,有一成五自杀身亡。『抑郁症的患者可能是年轻人,他们的死亡对社会的损失,比起一般老人病来得更大。』李诚道。

李诚目前正进行有关抑郁症的调查,结果将在四月公布,他不讳言,这种以讹传讹的谬误,对病者不公平,亦令他们害怕求医。

星岛日报 (30/3/2004)

  

哥迷做义工助抑郁病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