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纪事(十七)---罗平梦碎
乾宁三年(896),钱王决意分兵围攻越州城。以顾全武充诸军都虞候、东面都知兵马使,与指挥使孟宝等攻五云门;王球充右副指挥使,与蒋燔攻亭山及申光门;陈章充右副指挥使,与钱颜攻关子门;许再思充马军都虞候、北面都知兵马使,攻昌安门;骆团充西面都指挥使,攻迎恩门。
这里就要介绍一下越州也就是绍兴古城的具体情况。绍兴城设有水陆城门共九处,依次为东面的都泗门、五云门、东南的动郭门、稽山门,南面的植利门,西面的西偏门、常禧门,西北的迎恩门,北面的三江门。现今绍兴城墙和温州相似都在抗战时期因为战争原因而拆除大部。目前仅剩迎恩门及都泗门两座城门,都是后期复原。

(绍兴迎恩门)
既然说到了就多说两句, 据查考,我国建立于春秋时期的140多座诸侯城市中,如今仅存苏州、曲阜、洛阳、开封、太原和绍兴等六处。而城市现今仍大体坐落在当年始建时的城址上的,唯有苏州和绍兴两处。从公元前490年范蠡城算起,绍兴城存在的历史已将近25个世纪。

(绍兴府城图)
到了南宋时,更是全国首屈一指的繁华都市,温州状元王十朋在其所撰《会稽三赋》中写道:“鳞磷万户,龙吐戒珠,龟伏东武,三峰鼎寺,列峰屏布,草木茏葱,烟霏雾吐,栋宇峥嵘,舟车旁午,壮百稚之巍亘,镇六州而开府。”而陆游更是在《会稽志》序中赞叹:“今天下巨镇,惟金陵与会稽耳。荆、扬、梁、益、潭、广皆莫敢望也。”可见绍兴盛景也是一时无两。
把视线投回越州攻防战,这回浙西军是三军用命而董昌这边已然是士气低迷不敢言战,所以越州外城很快就落入钱王的掌控中。但是已经沦落到这种田地的董庶人带着心腹亲卫,登上牙城也就是内城准备做最后的挣扎,正所谓困兽犹斗。
钱王实在不忍心看着整个越州城因为董昌的最后一搏而玉石俱焚,于是派遣使者劝说董庶人,我们大王就是奉旨行事,让董大人回临安老家退休。董昌其实也知道自己大势已去,所以也放弃了抵抗,带着自己的印信出城投降。董昌之乱遂平,钱王也打开府库,犒赏三军及有功之人,另外赈济贫苦百姓。一时间越州城内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越州本已从去年冬季滴雨未下,叛乱平息后,一时间大雨滂沱,正是久旱逢甘霖。人们都说由于董昌暴虐引发了旱灾,而叛乱平定自然降雨。
董庶人投降后,由钱王帐下第一猛将顾全武押送到杭州。越接近杭州,董庶人的心情也就越沉重,这可不是什么近乡情更怯,而是觉得自己所作所为着实令家族蒙羞。当队伍抵达西小江时(今浙江萧山境内,因流经东汉会稽太守刘宠投钱处,亦称钱清江),对着一同被押解的属下说到:“我和钱王在临安一同投军,我也曾经是朝廷封疆大吏,现如今却落得这般地步,还有什么面目去见钱王。”说罢,长啸一声,甩开众人,一个箭步投入江中而死。大越罗平的梦,最终还是碎了。
其实董昌之乱平定后,两浙还有许多地方势力犹如独立王国一般,而北面的杨行密还虎视眈眈,钱王接下来该何去何从?请看下期---全武奔袭。
参考书目 《十国春秋》(卷七十七)
《新五代史》(卷六十七)
《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三·世袭列传二)
《资治通鉴》(唐纪七十六)
《吴越备史》(卷一)
《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五下 列传第一百五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