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卷首词注解

之前看完了《封神演义》原著,开篇洋洋洒洒写了一整页的古风,有许多词句不太理解,但是查了一下也没查到完整的解释,就自己逐字逐句查了一下,这里作为个人的学习笔记,也供大家参考。
以下是全诗:
混沌初分盘古先,太极两仪四象悬。
子天丑地人寅出,避除兽患有巢贤。
燧人取火免鲜食,伏羲画卦阴阳前。
神农治世尝百草,轩辕礼乐婚姻联。
少昊五帝民物阜,禹王治水洪波蠲。
承平享国至四百,桀王无道乾坤颠,
日纵妹喜荒酒色,成汤造亳洗腥膻,
放桀南巢拯暴虐,云霓如愿后苏全。
三十一世传殷纣,商家脉络如断弦:
紊乱朝纲绝伦纪,杀妻诛子信谗言,
秽污宫闱宠妲己,虿盆炮烙忠贞冤,
鹿台聚敛万姓苦,愁声怨气应障天,
直谏剖心尽焚炙,孕妇刳剔朝涉歼,
崇信奸回弃朝政,屏逐师保性何偏,
郊社不修宗庙废,奇技淫巧尽心研,
昵此罪人乃罔畏,沉酗肆虐如鹯鸢。
西伯朝商囚羑里,微子抱器走风湮。
皇天震怒降灾毒,若涉大海无渊边。
天下荒荒万民怨,子牙出世人中仙,
终日垂丝钓人主,飞熊入梦猎岐田,
共载归周辅朝政,三分有二日相沿。
文考末集大勋没,武王善述日干干。
孟津大会八百国,取彼凶残伐罪愆。
甲子昧爽会牧野,前徒倒戈反回旋。
若崩厥角齐稽首,血流漂杵脂如泉。
戒衣甫着天下定,更于成汤增光妍。
牧马华山示偃武,开我周家八百年。
太白旗悬独夫死,战亡将士幽魂潜。
天挺人贤号尚父,封神坛上列花笺,
大小英灵尊位次,商周演义古今传。
以下是逐句注解:
混沌初分盘古先,太极两仪四象悬。
(这一句是盘古开天辟地的原始神话与道家的创世理论相结合,开天辟地之后才有阴阳两仪,然后生四象,随后衍生出八卦,形成宇宙万物)
子天丑地人寅出,避除兽患有巢贤。
(有巢氏是中华文明中的文明启蒙者,其在东方的地位相当于亚当在西方的地位)

燧人取火免鲜食,伏羲画卦阴阳前。
(钻木取火的燧人氏大多数人都知道,就不说了,免鲜食是指避免了吃生肉,结束了茹毛饮血,燧人氏相在东方的地位即普罗米修斯之于西方)
神农治世尝百草,轩辕礼乐婚姻联。
(炎黄的典故也是耳熟能详的,就不详解了)
少昊五帝民物阜,禹王治水洪波蠲(juān)。
(少昊是黄帝之子,神话中的五方天帝之一,五帝即是三皇五帝的五帝,三皇五帝、五方天帝分别是谁,有很多版本)
(禹王指大禹,这个自不必说,洪波蠲,蠲读juān,有积存、驱除、排除的意思,也是马陆虫的别称,在这里的意思应该是排除,指排除洪水,顺便悄悄地提一下,禹王陛下的名字叫姒文命,是不是很好听)


承平享国至四百,桀王无道乾坤颠。
(承平是天下太平的意思,享国指整个王朝持续的时间,这个享字和“享年”的用法是一样的,这里指历史上的夏朝持续了471年左右,不满五百年所以虚写四百,桀jié王是指夏朝的末代君王夏桀,也是历史上最早的昏君典型)

日纵妹(mò)喜荒酒色,成汤造亳(bó)洗腥膻(shān)。
(妺mò喜是夏桀的王后,初代“红颜祸水”,第一个为亡国背锅的女人,妺和妹是两个字,但也经常被误读做妹mèi喜)
(成汤是商朝的建立者,亳bó是指商代的地名,汤受命为盟主之处,在今河南省商丘市北,造亳应该是指成汤在这里开始造反,洗腥膻的腥膻应该是指夏桀留下的乌烟瘴气,被成汤清洗干净了)
放桀南巢拯暴虐,云霓如愿后苏全。
(南巢,是夏桀被流放的地方,在今安徽巢湖市)
(云霓如愿后苏全,这句是真的没找到合理的解释,只看到一个大佬的解释,云霓应该是旗帜的意思,这里用云霓指代的是成汤)

三十一世传殷纣,商家脉络如断弦。
(商朝传了三十一世,到了商纣王,殷是商朝的国都之一,因此又称殷商,《封神演义》中纣王和他的子孙都姓殷是误传,殷郊殷洪也是虚构角色,只有武庚是史书有载的,纣王正确的姓是“子”,名“受”,作为帝王时称“帝辛”,而“纣”是死后的谥号,封神原文中有没有出现当时的人物称帝辛为“纣王”我不记得了,但是如果出现那就是作者的失误了,像封神电视剧里把纣王叫做殷寿的更是误传。)


紊乱朝纲绝伦纪,杀妻诛子信谗言。
(纣王强索苏护的女儿苏妲己做妃子,这是违反伦理道德的,因此苏护题反诗“君坏臣纲,有败五常。冀州苏护,永不朝商。”,然而,“三纲五常”是西汉董仲舒完善提出的,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此处又是作者穿越了,不过许仲琳穿越也是常态了,封神后面还出现了使用火药的火炮、鲁班发明的云梯之类的)
(杀妻诛子,是《封神演义》中纣王迫害自己的原配夫人姜皇后,然后又要杀了儿子殷郊殷洪灭口,以防止东伯侯姜桓楚知道消息后造反,然而姜皇后系小说虚构,历史上并无此人,因此杀妻诛子这条罪,也是纣王的莫须有罪名了)
秽污宫闱宠妲己,虿(chài)盆炮(páo) 烙(luò)忠贞冤。
(妲己是纣王的宠妃,己姓,字妲,有苏氏部落之女,世称“苏妲己,史书有记载,但和小说里是不同的,虿盆和炮烙是两种酷刑,虿盆是挖一个大坑,里面放满饥饿的毒蛇,专门用来处死后宫的女性,小说中的描写特别残暴,可能算是触手系的鼻祖了,炮烙就是把人绑在烧红的大铜柱子上火火烤死,炮烙之刑是史书有载的,而虿盆是小说虚构,可能也是作者的恶趣味吧)
鹿台聚敛万姓苦,愁声怨气应障天。
(鹿台是书中纣王下令建造的大型建筑物,但是查了半天没看到有哪个史书记载了,只有一个鹿台遗址,但怎么看也不像是商代留下来的东西)
直谏剖心尽焚炙,孕妇刳(kū)剔朝(zhāo)涉歼。
(剖心是指比干挖七窍玲珑心的典故,孕妇刳剔是指封神演义第89回的剧情,妲己自称可以一眼看出孕妇肚子里的孩子是男是女,于是纣王就剖了三个孕妇活取婴儿来验证,刳剔也是古代的酷刑之一,专门对孕妇施行,朝涉歼,朝是指清晨,涉是涉水,这也是第89回的剧情,纣王清晨出巡的时候看到一老一少赤着脚涉水过河,很好奇为什么他们不怕冷,妲己说敲开他们的腿骨看一下就知道了,所以这两个无辜的人也很倒霉地被剁了腿,这几件罪恶并没有哪部正史记载,只有《尚书》泰誓篇记载,但是已经确认是伪作,相传是姬发所作,就算真有这部书,政敌抹黑也是很正常的)

崇信奸回弃朝政,屏逐师保性何偏。
(奸回指奸恶邪僻的人或事,这里指奸臣,屏逐是驱逐的意思,出自《南齐书·东昏侯纪》,师保,古时任辅弼帝王和教导王室子弟的官,有师有保,统称“师保”,此处应该是指丞相商容,有说法是商容试图用礼乐教化纣王而失败,所以逃入太行山隐居,小说中商容对朝纲绝望而告老还乡,本来想安享晚年,谁知后来殷郊殷洪逃亡,无意中投到了商容的宅邸,商容最后还是摆脱不了忠臣的宿命,为了劝纣王不要杀子而撞死在九间殿上,虽说是小说演绎,但是这一段确实很动人。)
郊社不修宗庙废,奇技淫巧尽心研。
(郊社,周代冬至祭天称郊,夏至祭地称社。天子祭祀天地的国家大典。 宗庙,是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先的专用房屋。 奇技淫巧,指过度新奇而无大用的技艺和作品,这里指纣王不理朝政,却在娱乐项目上非常用心)
昵此罪人乃罔畏,沉酗(xù)肆虐如鹯(zhān)鸢。
(昵此罪人,怀疑是通假字,此通比,昵比罪人就是指纣王亲近费仲尤浑之类的奸臣,在“昵”字的百度百科里搜到昵比罪人,又是出自伪作泰誓。。罔畏,罔在这里大概是欺君罔上的意思,畏是指对君主的敬畏,因为纣王宠信他们,所以他们也就不怎么害怕纣王了,因此更加目无法纪,狗仗人势地欺压百姓。
沉酗是指严重的酗酒,书中费尤二人经常陪同纣王饮宴,可见其宠信之甚,鹯和鸢都是一种猛禽,《左传》有记载“见无礼于其君者,诛之,如鹰鹯之逐鸟雀也。”此处用鹰鹯来比喻君王手下护主的臣子,其实是贬义的,与其说是忠臣,更像是狗腿子,后世“朝廷鹰犬”也是由此而来,而鹯字更是可以用作“鹯视狼顾”,和司马懿的“鹰视狼顾”是意同字不同,这里也指费仲尤浑之类的奸臣表面上忠于主子,其实都心怀鬼胎。)



西伯朝商囚羑(yǒu)里,微子抱器走风烟。
(西伯侯姬昌去朝见纣王,被囚禁在羑里,羑里是今河南汤阴县一代,顺便一说那里也是岳飞的故乡,小说中是纣王迫害了姜皇后以后,害怕东伯侯姜桓楚造反,同时也忧虑着其他三大诸侯的势力,所以把他们都骗到朝歌,杀了东伯侯,南伯候,北伯候崇侯虎也是个奸臣,所以纣王没杀他,本来姬昌也是要被杀的,幸好黄飞虎和比干等人保奏,才幸免于难,只是被囚禁在羑里)
(微子是纣王的大哥,但是他的母亲生他的时候是妾,扶正了以后才生了纣王,虽然都是一母所生,关系却很微妙。。所以最后还是纣王当了君主,微子就没机会了,后来微子预感到商朝要完,所以就逃走隐居起来了,这里的“抱器”是指微子有才能,“走”是指出逃、躲避,“风烟”是指战乱、战火,后来周灭了商,微子又出来投靠了周,被封为宋国国主,他的子孙里有名的有春秋五霸之一宋襄公。)


皇天震怒降灾毒,若涉大海无渊边。
(商代经常发生洪灾,频繁迁都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水患,最惨的一次耿城直接被洪水摧毁了,这里把天灾的发生归罪为上天对纣王行为的惩罚,也是欲加之罪了。 灾毒就是灾害的意思,无渊是无边无际的意思,和“学海无涯”的“无涯”意同字异。)

天下荒荒万民怨,子牙出世人中仙。
(这句很好理解,就是字面意思,老百信在水深火热中煎熬的时候,姜子牙离开昆仑山玉虚宫,来到人间拯救世界了,之所以说是“人中仙”,指姜子牙虽然并未修成正果,但是在凡人中也是仙人级别的存在了,这里要强调的是姜子牙不是仙,只是人,所以其努力才显得格外珍贵。)
终日垂丝钓人主,飞熊入梦猎岐田。
(这句是指姜子牙钓鱼,实际上就是在等待明主的赏识,飞熊入梦是《史记·齐太公世家》中记载的,齐太公就是姜子牙,号飞熊,后来受封齐国,后人比较著名的有齐桓公姜小白,史记中是周文王出猎前算了一卦,说“所获非龙非彲,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这里当然也是神格化了周文王,所获霸王之辅,这个辅佐他成就王霸之业的人就是姜子牙。 小说中是文王做梦梦到飞虎,然后请散宜生解梦,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去打猎,路上听到渔人唱着姜子牙作的歌,才知道有姜子牙这个人)

共载归周辅朝政,三分有二日相沿。
(共载,是指文王和姜子牙共同乘车而归,《史记》中的原文写的是“载与俱归,立为师。”,应该是同乘一车,但是《封神演义》小说中文王聘用姜子牙的时候,请他乘坐自己的銮舆,文王自己乘马,子牙说不敢,双方谦让再三,最后只好文王乘銮舆,子牙乘马,可见作者也不敢枉顾君臣伦理)
(三分有二,是指天下三分之二的诸侯都归心向周,《史记》原文为“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日相沿,相沿是递相沿袭的意思,大概是周“三分有二”的态势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延续下去。)
文考未集大勋没(mò),武王善述日乾乾。
(文考就是文王去世后,武王对亡父的称呼,“如丧考妣”的考就是父亲的意思,集有完成的意思,大勋指大功业,没mò是去世了的意思,就是说文王还没成就大业,就去世了,但是关于“考”用来称呼王父的记载最早是《尔雅》,个人怀疑“考”是否和姬昌长子伯邑考有关。)
(武王指周武王姬发,善是善于,述是遵循,乾乾是自强不息,乾也通干,有努力干实事的意思,这句的意思就是周武王善于遵循父王的美德,每天努力奋斗着。)


孟津大会八百国,取彼凶残伐罪愆(qiān)。
(孟津县是河南省洛阳市下辖县,周武王曾在这里召集诸侯进行军事演习,一下子汇聚了八百诸侯)
(“取”有“容易地征服别国或打败敌军。”的意思,这句是指武王发兵征服凶残的纣王,讨伐他的罪过,“愆”有违背、过失的意思。)

甲子昧(mèi)爽会牧野,前徒倒戈反回旋。
(《史记》记载“十一年正月甲子,誓于牧野,伐商纣。纣师败绩。纣反走,登鹿台,遂追斩纣。”,这里的“甲子”是指十一年正月甲子日,昧爽是黎明拂晓的意思,牧野是河南省新乡市的别称,周武王在这里会师进攻商朝,这句的意思就是甲子日的黎明,在牧野大会师。)
(前徒倒戈,意思是前方的部队投降敌方,反过来进攻自己人,这里指的是纣王的军队反过来帮助武王进攻殷都,反回旋,回旋在这里是返回的意思,对应了《史记》中的“纣反走”,意思是纣王转身逃跑。)

若崩厥( jué)角齐稽(qǐ)首,血流漂杵脂如泉。
(若崩厥角,意思是“好像折断了犄角的野兽一样”,用来比喻畏惧不安的样子,稽首是古代跪拜礼,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这句的意思应该是指商朝的臣民们敬畏周武王的天威,齐齐拜伏归降。)
(漂杵在古文中用来形容战争中死人流血太多,血多得可以浮起舂杵,脂是指人体内的油脂,脂如泉是指油脂从被砍开的伤口里像泉水一样涌出来,这里是用夸张的手法描述战争的惨烈,但是孟子认为这样的描述过于夸张,他认为武王是仁义之师,而纣王的部队倒戈,是不会有这么大的死伤的,到底当时的战况如何,也只有当时的人知道了。)

戒衣甫着(zhuó)天下定,更(gèng)于成汤增光妍。
(戒衣是僧尼穿的法衣,此处应该是以戒衣代指天子的冕服,一般在举行重大仪式的时候天子会穿上冕服,也有一定程度的宗教性质,之所以说是“戒”衣,也意味着帝王的身份时刻约束着周武王,让他时刻保持警戒,要做好一个帝王,甫在此处可能是“开始”或“刚刚”的意思,这句的意思是周武王刚刚穿上了天子的冕服,天下便安定了。)
(这里的“更”,究竟是更替,还是更加,现在没有定论,我觉得应该是“更加”更合理一些,光有“光荣”、“华美”等一大堆褒义的意思,妍有美好的意思,这句的意思就是大周朝比起成汤建立的商朝更增加了许多的荣耀与美好。)
牧马华山示偃武,开我周家八百年。
(据说战争结束后,武王认为战争的胜利是华山神灵的护佑,所以在华山的南部纵马,此处的意思大概是放生了战马,使它们获得了自由,示在这里应该是“表示”、“展示”,意味“把事物摆出来或指出来使人知道。”,偃武就是偃旗息鼓,停息武备,这句的意思就是武王把战马放生在华山来表示停息武备。)
(周王朝一共传国君32代37王,享国共计791年,东周西周加起来接近800年,这里的意思是开创了我大周朝将近八百年的基业,这一句也是封神卷首词中最著名的一句。)

太白旗悬独夫死,战亡将士幽魂潜。
(商纣王被武王斩首,将头颅挂在白旗上示众,小说里纣王是自焚而死的,史学界一般认为是被斩首而死,独夫是指纣王众叛亲离。)
(潜,有隐藏、埋葬的意思,此处是指战争中阵亡的将士们的幽魂得到了安息,因为最终成功地推翻了纣王,所以他们的死都有了价值。)

天挺人贤号尚父,封神坛上列花笺(jiān)。
(天挺,释义为天生卓越超拔,这里指姜子牙天生就是人中之贤,号是赐予称号,尚父是武王对姜子牙的尊称,姜子牙名尚,这句的意思是被武王尊称为尚父的姜子牙是天生的大贤人。)
(封神坛是小说中的建筑物,姜子牙在这里封神,列是排列、罗列的意思,花笺本意是精致华美的信笺、诗笺,这里指的应该是第99回封神用的法器玉符、金敕,这句的意思就是姜子牙在封神坛上将诸神的玉符金敕按次序排列好,以备封神仪式。)

大小英灵尊位次,商周演义古今传。
(大大小小的英灵按照尊卑位次排列,商周的演义传奇古今流传。)
这首卷首古风很长,其中藏着许多典故,不一一查考还真不能一下子看懂,可惜我在图书馆看到的各个版本《封神演义》都没有这首古风的注释,只好自己查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