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设计考研上岸专访#福州大学 | 廖辉: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


“ TUWEING · 中国针对性设计考研备考平台 ”
♥
2020届目标院校高分专访
本期院校:福州大学
本期专业:环境艺术
2011.01-2020.06
十年如一日,每一年坚持找寻一个新方向
👇
۰ ۰ ۰
文稿 /突围君@TUWEING
字数 /10418字 /27MIN
因为2020年冬天疫情的缘故,国内的所有高校都推迟了自己原本的复试时间计划,今年的考生们也开始了突然按下暂定键的漫长等待。随着开学时间一次次延迟、各类考试一场场延后、城市的喧嚣一批批暂停的现状,形势虽然艰难,但对于我们来说,重新沉淀成为突围十年最好的开始,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生活的车轮依旧还要走向未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知道今年的考研会给你带来怎样的收获?这次疫情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在后面重新备考的日子还会怎样的安排?
本年度的突围高分经验专访,请跟随我们的脚步,探索他们的心路历程,与研一们的直接对话,期望可以带给你新的力量!
“
想要获得别人的认可
首先你得认可你自己
廖辉
本科:厦门理工学院,本科专业:车辆工程,报考院校&专业:福州大学环境艺术设计,初试分数:396,设计理论:111,设计手绘:141,初试排名:12,复试排名:16,突围冲刺班次学员,2020届成功上岸。
TUWEING-ER
突围“针对性”设计考研专访人
2011年成立,2014年全国首创“针对性”设计考研《突围模式》,出版了《视觉传达设计考研高分攻略》、《工业设计考研高分攻略》、《环境艺术设计考研高分攻略室内篇》、《环境艺术设计考研高分攻略景观篇》、《设计考研理论红宝书》等设计考研必备教辅书籍;成功原创出品了“院校微访谈”、“设计考研上岸专访”、“设计理论21天打卡STUDIO”、“3×7天手绘打卡STUDIO”、“设计考研最后四套卷”、“复试与调剂通关宝典”、“造型解构十六周在线手绘基础课”、“逻辑建构在线理论课堂”等一系列设计考研原创产品与课程体系。
👀
“
聊聊你自己,
选择这条路。
Q:首先请用三个词形容一下这一年你的复习状态吧。
廖辉:耐心、乐观、勤奋。
Q:聊聊你最终决定选择这所学校的心路历程吧。
廖辉:我在选择学校的时候没有过多的纠结,当我决定要跨考的时候,我的脑海浮现出的第一个学校就是福建省唯一的一所211--福州大学。福大作为福建省的老牌强校,拥有优秀的教学资源,想要留在本省发展的我,福州大学自然是最好的选择,况且福大美院地处厦门,厦门作为福建省未来发展的重点城市之一,未来所能提供的发展空间是非常大的,而在厦门生活了4年之久的我,对这座城市也有了特殊的感情,这也是我为什么要考福大的原因。
Q:那在你确定这所学校的时候做了哪一些功课?具体聊聊你是如何分析这所学校并且怎样权衡自己的判断的? 廖辉:首先我在确定学校前,我先是对自己的能力进行一个评估,作为一名本科双非的学生,成绩属于班级中上,且有部分科研经历。综合考量之下我选择考研难度较为适中的211院校。其次在选定范围后依次查看符合自己意向的院校,由于福建省除了福州大学之外还有一些优秀的学校。所以我先是查看了符合我意向的各个学校的环艺考研参考书目,确定参考书目对于你复习的计划安排有很大的帮助。同时福大环艺往年是没有手绘的(手绘快题设在复试),对于跨考的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帮助,可以节省我很多的时间来与同专业的考生竞争。最后,在基本确定之后,我联系了很多来自福大的学长学姐,向他们请教学习经验,虽然这个学习方式大家各有不同,但是这个过程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和勇气去迈出这一步。所以综合考虑之后我最终决定了我的目标院校:福州大学。
Q:这一年复习走完,你的心态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廖辉:一年的复习下来可以说我的心态是一直在起起伏伏的。由于处在毕业季,等所有事情忙完之后已经是步入7月了,我开始认真的制定我的复习计划,一切似乎都在有条不紊的行进。然而在9月中旬的时候,福大发布了大纲,在去年的书目中删除一本《艺术学概论》,添加一本《中国工艺美术史》,原来的《设计学概论》照考。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晴天霹雳,因为当时我艺术概论已经背了一半了,而设计概论只是过了一遍。更加雪上加霜的是,福大还增加了一门设计基础。当时的我可以说基本处于放弃的边缘,我身边一起考福大的已经有好几个放弃了,之后做了很久的心理工作还是选择了坚持到最后。再后来由于一些原因我的手绘机构没有办法开设环艺班,当时已经是10月下旬,对我来说又是一记当头棒喝。我只能硬着头皮在网上寻找还在开设手绘班的机构。最后找到了突围,并且通过6天的手绘学习,对考试的具体内容也有了一定的把握。而运气很好的是,我在6天内准备的素材也用上了。很庆幸,我坚持到了最后。所以,成功的路上没有捷径,坚持到最后的都是胜者。
Q:考研的这四门科目,你认为你发挥最好的一门或者你认为发挥最差的一门是哪个?能具体聊聊回顾一下之所以这样,你的经验或教训么?
廖辉:发挥最差的应该要属设计理论了,本身作为一个工科生,背书简直是最令我头疼的。而且在前期准备的时候走了一些弯路,再加上今年福大专业科目的改变,导致了我对理论有一些疲倦和恐惧。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前期对它不够重视,前期的准备我只是简单粗略的过了一遍(就是大部分内容只能勉强想起来大概是什么内容,具体的说说不出个所以然)其余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英语上。以至于在后来复习时发现理论只看一遍完全不够,过段时间就基本忘了。所以在后来的复习中虽然时间很赶,但是我还是重新做了规划,将两本书的内容做了一个重新的整理,在背书的时候选择去靠记忆时代背景和关键词,用自己叙述的方法来对知识点进行记忆。同时在理论背诵时一定要定时复习前面的内容,这样知识点很容易巩固,形成一个记忆的良性循环。
“
这些备考的日常,
似乎再也回不去。
Q:对于你的这个目标,你有没有给自己制定一个复习计划,或者说阶段性一定达成的复习目标与状态,能否讲述一下?
廖辉:我是从7月1日开始正式复习考研的。我是制定一个复习的时间轴,我的复习计划主要分为3个阶段。7月-8月作为打基础的阶段,9-11月作为强化阶段,12月作为冲刺阶段。在基础阶段我主要花时间在英语和专业理论上,英语坚持每天背200个单词(包括旧单词),同时再挑选1-2篇英语阅读进行详细剖析。专业理论则是按篇幅来进行整理记忆。在强化阶段我开始在复习中加入政治,早上时间背完单词后全部留给政治,下午英语阅读以及英语大小作文,晚上则是专业课的复习。到了冲刺阶段之后,英语的时间只有上午一部分时间留给单词和作文背诵,一直到晚饭前都是把时间留给政治。晚饭后则是继续对专业课进行复习,同时在学习了突围的手绘班之后,我保持每天离开图书馆前画上半小时的植物和线条的练习,同时也保持一周一张快题。
Q:在突围学习的日子里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让你记忆深刻?
廖辉:在突围学习的时间里我认识了很多来自五湖四海的考研同伴,他们真的非常努力,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也非常浓厚,刚到这里我就被激发了斗志,想要努力的去达成自己的理想。在突围帮助我的老师也很多,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我转到视传班学习之后,我拿着被视传班老师“DISS”的作品回到景观班,这时候马姐在给班上的同学们评图,看到我拿着作品进来便要去看了一下,我本以为又要遭受一番“批评”没想到平时对同学们非常严厉的马姐居然对我连连夸赞,她说“天赋很好,画的不错。”
就是这句话,给了我莫大的鼓励,让我重新燃起对手绘的希望。也很感谢马姐,可能是她随意的一句鼓励,但却给了我无穷的力量,让我相信自己可以做的更好。
Q:整个复习的过程中,你觉得对你来说,最好用的一个,或者说自我感觉效率最高的方法是哪个?
廖辉:我觉得我在学习过程中,最影响复习状态的就是是否作笔记。我认为,在复习的时候做笔记可以帮我们集中注意力,同时也可以加深对于学习内容的印象。所以我在复习的时候尽量的去做到“手脑同步“,这样可以保证自己不会走神,也可以巩固正在学习的内容。
“
关于设计理论,
逻辑的建构很重要。
设定目标分数:120
我的最终得分:111
Q:请先介绍一下你们今年理论考的具体题型和所用的核心参考书。
廖辉:今年理论的题型有以下三种,5题名词解释,3题简答题和一题论述题。参考书除了原本的书籍之外我还买了一臂之力作为辅助的参考书籍。两本专业课复习中压力最大的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作为9月后期才公布的新书目,本身对于我来说已经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好好的过一遍了,几乎是到手了就开始背,书的本身内容不是特别多,但是详细的记忆点很多,虽然书中按照朝代的时间线来写,但是并无具体的总结,所以要在短时间内完全掌握下来还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拿到书之后我就先粗略的翻看一遍,然后结合参考资料,先对每个时代做背景总结,这样你在尝试描述这个时代的产物时,可以结合时代背景来补充内容。事先了解时代背景后,再去记忆时代中特有的产物已经产物的特点。这样记忆起来是完整的,具有条理的记忆体系,给我后面的复习节省了很多时间。
Q:今年的初试理论考题中,哪一个题目你回答的印象最为深刻,你是如何解答这道题目的?
廖辉:今年的考试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当属最后一题论述题了,作为分值最大的题目,所以留给这题的时间也相对非常多。这道题题目是:结合中国设计的分期和分类,试说明中国古代设计对西方艺术的影响。这道题其实难度不大,所以我考完觉得自己应该答的不错,我首先将中国设计的时期分为六个时期:原始社会,秦汉及秦汉以前,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和元明清。再举例子将各个时期突出的优秀代表艺术品列举出来,再由此来引出对西方艺术的影响。总体内容把握的还算可以,所以写完以后感觉还不错。
Q:你在复习设计理论的过程中,你自己是怎样总结自己的理论复习方法的,有没有特殊的技巧可以分享给大家?
廖辉:我的理论学习主要是按照案例分析法与时代背景法结合。就比如《中国工艺美术史》这本书,这本书本身就有很明确的时间线,所以时代的记忆不算难点,难点在于各个时代的事物的特点特色,以及不同时代同一事物特点的区分,这是一个难点。还有一个就是对于时代背景的分析,它可以帮助我们对于这个朝代的所有事物都有一个统一的了解,让我们在答题的时候使我们的答案更加饱满。
Q:现在很多学校的理论考题对于用书本上的原话来回答题目给分都不会太高,那是否意味着自己不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背书和记忆了?
廖辉:说实话,死记硬背我觉得不仅效率低而且一旦中间有一部分你记忆缺失了,对你后面的内容可能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提倡使用关键词来结合时代背景进行记忆。这样我们在背诵和书写答案的时候可以尽量的去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述。用自己的话来表述可以使得我们对于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也更加通俗易懂。当然,书上会有一些句子表述十分到位,,我们可以适当进行背诵,并将它穿插在我们的答案之中,来丰富我们的答案。这样的内容就会是分数较高的内容。
“
我的手绘快题设计,
总有一些达成目标。
设定目标分数:125
我的最终得分:141
Q:请先描述一下自己的手绘基础是怎样的?
廖辉:作为一名跨考生,我的手绘基础只有大三一个学期的周末手绘课程。
Q:今年你的手绘分数是否出乎了自己的意料?
廖辉:确实非常的出乎我的意料,我本来以为我的分数只有在120分左右,但是没想到居然达到了140+,可能一个是因为福大今年刚进行改革,所以老师给分普遍比较高点。不过对于我自己来说我在考试的时候状态不错,3.5个小时的时间还留下了半个小时的时间来进行细节上的处理,整体上我对作品还是很满意的,添加了很多符合题目的元素,不过对比我自己的预期来说还是超出了很多。
Q:在突围这样的班级学习氛围下,你觉得对你最有用的地方在哪?
廖辉:在突围的这段时间,我能感受到班级里浓烈的学习氛围,它对我来说,最有用的莫过于给我一种强大的推进力去努力达到自己想要的境界。在景观班的这段时间,我能感受到班上所有同学都有一颗想要上进的心。大家每天都在教室学到很晚,在当时也激励了有些怠惰的我,使我保持前进的状态去迎接每一天新的挑战。
Q:聊一聊自己认为自己报考的这所学校最看重考生的哪个方面的能力?
廖辉:我觉得福大更看重的是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创意能力,其实对于手绘功底的测试不是特别的重视,他只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的表达出造型,拥有基础造型能力即可,其他更在意的是你整幅画面的色彩,构图,以及图形创意。因为我自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手绘对于我来说我的水平本身就不高,但是对于内容的构图和创意我还是比较满意的,所以最后获得了一个比较不错的分数。
“
学习英语,
永远离不开真题。
设定目标分数:70
我的最终得分:76
Q:对于自己的这个英语基本功,你是采用的怎样的策略去应对的?
廖辉:我的英语水平只过了4级,所以在大多数学生中属于中下的水平,那么英语在初期对我来说确实是一个难题,首先每天的200个单词(包括新旧),我可能需要背上3-4个小时。那么基本上一个早上就过去了。后来我就改变了策略,运用分时段背诵的方法来完成每天200个单词的任务,分早上,中午,晚上,三个时段,这样一来不会对成堆的单词感到厌倦,而且晚上背的时候还能巩固白天所背的单词。这样一来我的单词效率就大大提高了。单词作为整个英语的基础,可以说是重中之重,记下了单词,即使不会特别复杂的语法,也能够大概的看懂文章,所以单词真的很重要。我就是采用词海战术,通过背单词的方法来扩大自己的词汇量,再依靠一点视频课中老师传授的小技巧,就可以很大的提高做题的正确率。
Q:可以介绍一下自己所用的英语参考书籍或者参考资料么?
廖辉:单词的话我使用的是何凯文的《1575》以及《恋恋有词》里面有很多单词是重复的,所以可以试着背背看,并且我每天都会用墨墨背单词APP来背每天的200个单词。像阅读部分,我看的是新东方的唐迟老师讲解。作文看的是王江涛老师。其他的翻译和新题型以及完型,这些也可以从新东方的网课中去寻找相应的老师来学习。英语真题推荐使用张剑的黄皮书。
Q:很多同学说学习考研英语就是要死磕单词,你也是这样认为的么?
廖辉:是的,建议同学们刚开始复习考研时不要看太多的阅读做题技巧,在正真的实力面前技巧都是扯淡,单词的基础真的非常重要。确实也有一些单词基础稍微差的人,靠不断的分析技巧来得分,但是真的少之又少,考研一年只有一次,稳重求胜才是我们的目标,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英语单词基础,打好基础以后再去学习技巧,那就是锦上添花。
Q:进入考场后,你是如何分配自己英语试卷各部分的时间的?
廖辉:对于分值最大的阅读题,必然是一进去就要先做的题目了,但是我建议在做阅读之前,先简略的看一下作文题目,方便提前的进行一个构思。阅读共有4篇,每篇所用的时间不要超过。
“
消脑细胞的政治
要利用好思想和规律。
设定目标分数:70
我的最终得分:68
Q:请问一下政治这门科目你是从什么时候启动复习的?廖辉:政治我是在9月份才开始进行复习的,前期的时间大部分都分给英语和专业课。
Q:可以给大家安利一下自己主要使用到的政治课程,参考书籍或者参考资料么?
廖辉:徐涛老师的《核心考案》可以说是必备的啦,以及肖秀荣老师的四件套。我是使用这两个书籍进行组合复习的。课程方面直接从徐涛老师的强化班开始听,我是按照马哲-史纲-毛概-思修这个顺序去听讲的。其中,每次听课都要尽量的去做笔记,且课后及时的去刷题。
Q:听说政治科目很多同学主要依靠刷题来提分的,可以谈谈你是怎样快速提分的么?廖辉:刷题对于政治来说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我的政治时间实际上画的不多,所以分数相对来说比较低,但是到考前,我的肖秀荣1000题也是已经整整刷了两遍,第一遍做题的时候我会先写在A4纸上,然后进行订正之后在书上上用黑笔圈出错题。第二次做则是直接写在书上,遇到打黑圈的题目则会加倍用心去做,如果第二次还错了,那就打上红圈。之后做完两遍以后,时不时的把题集拿出来,看看打上红圈和黑圈的题目,红圈的重点查看。
Q:给后面的考生一点建议,政治这一门你最想告诉他们的是?廖辉:政治这门固然重要,但是不太建议同学们花太多时间在上面,首先政治的分数与你投入的时间不成正比,越往后分数越难拿。我有一名政治特别特别好的同学,平时我和他的选择题就能差个10多分,但是最后考试结果出来,整张试卷我们只差了8分。所以政治同学们只要按部就班的复习,它绝对不会拖你后腿。
“
特殊时期的复试,
也是沉淀自我的时候。
Q:请先谈谈今年你的目标院校复试考题什么?有什么特殊的要求?
廖辉:今年由于疫情的特殊原因,所以网上复试成为大多数院校的选择。福州大学今年也采用网络复试的形式开展复试工作。今年复试的科目只有两个,一个是3分钟的英语自我介绍,以及3题专业测试题。第一题是关于现代建筑大师贝聿铭的设计风格,以及他的代表作品。第二题是关于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以及你所感兴趣的场馆。第三个如何去设计健康的室内空间。面试形式以网络面试为主。
Q:今年复试考场上,老师面试你的时候出了哪一些题目?是以怎样的面试形式进行的面试?你是如何作答的?
廖辉:一共只出了三题,第一题是关于现代建筑大师贝聿铭的设计风格,以及他的代表作品。第二题是关于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以及你所感兴趣的场馆。第三个如何去设计健康的室内空间。面试形式以网络面试为主。刚进考场时老师直接让我进行英语的自我介绍,介绍完之后就是抽题环节,选取一个题目之后会给你三道题。总共时间包括英语自我介绍是有20min的时间,我花了3分钟英语自我介绍,5分钟时间来审题和做笔记。剩下的时间拿来作答。
Q:可以介绍一下你报考的目标院校的复试分数是如何计算的,初试进入复试的人数比例是多少么?
廖辉:今年由于疫情改成了网络复试,较往年来说,复试难以考察学生的正真水平,所以复试比例由原来的50%下降到30%,录取人数有所扩张,今年复试比1.1.3.进入复试49人,最终入取38人。(不包含少干)
Q:你认为你报考的目标院校导师更看重你的哪一类优势,之所以你成功录取,你自我感觉你最大的优势在哪?
廖辉:首先我觉得我的英语水平还算可以,其次作为跨考生来说,手绘的分数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分数了,我的本科毕设做的车载人工智能,我希望的是能够将人工智能与建筑环境进行一个结合,且我在这疫情期间,自学了建模软件,并试着做了一些效果图。虽然导师相对来说会更喜欢专业学生一些,但是对于有些许能力的跨考生,导师也会比较中意。他们能够带来与本专业学生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一些问题,以此来迸发出新的火花。
Q:今年复试进入了全民隔离的生活,长达三个月的复试准备周期给你带来了什么暂时性的影响呢?是更好地准备了还是拖太长已经失去状态?
廖辉:疫情对我的影响其实是非常小的,整个疫情期间除了被时不时的消息惹得揪心,整个疫情期间我都保持一个学习的状态,刚考完初试大约一周后,我就去学手绘了,一直到了2月末才回家,那时候刚好赶上疫情高峰期,不能外出,我就在家自学软件并着手准备作品集和复试内容。确实时间过长容易导致状态有些松懈,所以实际上我在后期的时候还是有些慌张的。但是总体影响不是很大。
Q:宅家积累作品的过程中,是否有遇到过瓶颈?有什么寻找灵感的方式推荐?
廖辉:因为是跨专业,所以在做作品集的时候是重头开始做的,我的邻居刚好是米兰理工的建筑学硕士,可以说是帮了我很大的忙了,他一步一步教我使用建模软件,并且给我的方案做了很多建议,正好他处于较轻松的一个阶段,我和他就合作了一个北京大栅栏的社区改造项目。中间有很多次实在不知道怎么做方案,我们就一起看看一些名家大师的作品,从中去寻找素材和灵感。有的时候也会放松一下,听听歌,打打游戏。灵感来了就开始画草图,建模。可以一直忙到凌晨。
Q:可以简单聊聊你今年复试时候的心态么?
廖辉:复试前其实没有非常紧张,基本到后期快要复试的时候,不会看太多书,而是尽量的去保持自己心情愉悦。听歌散步成为我放松心情的常态,同时也保持关注设计圈的时事热点。良好的作息也是保持我复试时最佳状态的主要因素之一。
Q:从一年前的开始复习到如今的复试结束,你是怎样看待自己这一轮备考的自己的,你自己感觉自己提高在哪些部分?
廖辉:一年下来,我很感激那时候一直坚持到最后的自己,把考研的一整年坚持下来,感觉自己做事情的拖延症得到了很好的缓解!现在做事情都会尽快的去完成。自己的毅力也增强了很多,每次遇到了一些需要长时间去完成的事情,都会尽量鼓励自己坚持下来,因为坚持下来就可以看到更远的风景。
Q:现在是否还能记起来当时查询初试成绩公布的瞬间,自己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廖辉:查询初试成绩的时候我是抱着比国家线多个10-15分的估分,但是确实没想到手绘分数考的比预想要高很多,当下和我老妈在查分,看到分数的时候手一抖,鼻头一酸,就抱着我妈哭了起来,哈哈。感觉自己经历了这么多坎坷,最后换来的是超越自己期望的回报,心里还是很激动的。
Q:压力就像是每一位设计考研人时刻绑在身上的“定时炸弹”,请你谈谈你是如何拆掉这份压力的?
廖辉:首先我认为有压力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压力其实是一把双刃剑,调节好压力的作用,对你的考研之路可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在考研的时候起初压力也是非常大,包括来自家庭的压力,来自同龄人的压力,来自跨考的压力。这些压力起初给我很大的阻力,让我在复习的时候总是忍不住的去思考:万一我考不上了怎么办?万一我失败了明年还要再考吗?后来我看到了一句话:你的压力都是源于你能力的不足。实际上很多我们所想象的压力都是自己给自己的压力,父母不会因为你考不上研究生而抛弃你,你的同学也不会因为你考不上研究生而嫌弃你。而其实你过不去的是自己的那道坎。当你能够意识到,读研究生不是为了给所有人一个交代,而是给自己一个交代的时候。你的压力就会瞬间成为你的动力,把更多的心思放在提高自己的能力上,当你一路走来看到自己的成长时,那种成就感能彻底击败心中的压力,哪怕最后的结果还是失败,但你一定不会后悔。
Q:考研就是车轮战,你的一年结束了,那你最想对后面的考生们有些什么可以说的?
廖辉:坚持坚持,一定要坚持。只要坚持的最后的,一定会是胜者!
۰ ۰ ۰
我们看见与听到这些可爱的学员们在面对无数次挣扎中的自我反思,也看到了他们在各种现实困难与心理困境面前及时转换的心态——从复习环境的改变,到复习节奏的革新,再到对当下考研如此竞争激烈后的冷静思考——谁都知道,走完这一切不甚容易。但我们依然相信,考研这一关,关关虽难过,但从过去、从身边、从各类同质化的竞争中找到突出重围的方法与经验,实现明年研一并不算难。
有人读后在思考,有人读后会忙碌,我们期待有人也会迎着困难往前冲。
*对所有接受突围受访的考生深表感谢
*所有的图片来源于突围官网、受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