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美国马丁XB-48喷气式轰炸机,两个时代交汇的产物

2022-03-11 21:52 作者:丹书战史  | 我要投稿

第二次世界大战虽然是一个惨烈的时代,但同时也是一个科技大爆发的时代,在航空领域表现尤其明显,飞机从螺旋桨向喷气式过渡,在这种技术背景下出现了一些过渡机型,例如马丁XB-48中型轰炸机。

美国在1944年受到前线德军喷气式飞机的影响,提出了新的喷气式中型轰炸机研制计划,包括北美航空等多家公司拿出了自己的设计,Maritn公司提出了223型设计方案,并获得了XB-48的代号。

XB-48轰炸机在气动布局方面明显延续自马丁B-26双发螺旋桨式中型轰炸机,飞机机体更加流畅,驾驶舱改为气泡式的结构,高单翼平直无后掠,尾翼部分与B-26相似。

虽然喷气式发动机拥有比活塞发动机更强的推力,可XB-48空重就达到26.5吨,设计师给它准备了6台通用电气J35涡轮喷气发动机,单台输出17kN推力,它们被分成两组安装在两侧机翼下的舱室内,单台发动机之间有空隙供空气流通,起到冷却发动机的效果。

不过这些发动机搭配不适应高速飞行的气动布局无法达到较高飞行速度,XB-48最大航速约840千米/小时,最大升限12000米,最大航程3900千米。它的速度在二战的螺旋桨轰炸机中比较可观,可在喷气式飞机中则没有优势,即便是早期喷气式轰炸机中也是如此。

XB-48采用内置弹舱,这里可以容纳1枚20000磅的大型航空炸弹,或者是36枚250磅炸弹,轰炸能力还是很可观的。与其他早期喷气式轰炸机一样,XB-48也保留了自卫火力,它在机尾安装了一座炮塔,里面安装2挺M2机枪。

飞机的起落架比较特别,主起落架为前后布置的自行车式,它们分布于弹舱的前后,为了平衡飞机,在两侧发动机舱下方另外安装一副小的轮式起落架。这种独特的设计虽然让降落变得更有难度,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是,因为机翼较薄无法容纳主起落架,而机体为了容纳弹舱又没有太多空间,因此这就是一种折中设计。

马丁公司总共建造了2架原型机,第一次首飞发生在1947年6月,当时二战已经结束快2年了,第一次飞行不太顺利,主起落架4只轮胎全都爆了,飞机测试得到的实际飞行速度达不到设计预期。第二架原型机在1948年完成,公司还提出一种采用涡轮螺旋桨的改进设计XT40,不过当时军队只对纯喷气式发动机的轰炸机感兴趣,在1949年终止了XB-48的研发。

两架原型机都没有留下来,第一架后来作为第二架的零配件,第二架进行了一些测试之后最终运到了阿伯丁试验场,并在那里被破坏。

XB-48轰炸机空重约265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约46500千克,机长26.14米,高8.08米,翼展33.02米,机组3人,最大飞行速度841千米/小时,巡航速度约770千米/小时,最大升限12000米,最大航程3900千米。

美国马丁XB-48喷气式轰炸机,两个时代交汇的产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