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养老院养老的中年人,这点真挺主要的!别不当回事儿!
刚吃完早饭,二叔就来了。他来是和我们告别的,说今天收拾收拾,他就要去养老院养老了。堂哥特地请了一天假,从外地赶回来送他去。 虽然这早是我们家人意料中的事儿,可我真觉得养老院那个地方能不去,还是尽量不去。 我一个朋友的婆婆在那做过一段时间保洁后不做了,回来之后整个人改变了不少,整天对我朋友可好了。不像原来那样,动不动就挑拨自己的儿子和媳妇吵架了,连朋友的老公都觉得不可思议。 最后是无意中听到老太太和别人聊天的时候说:“养老院那地方真不是什么好地儿。用她的话形容就是正常老人进来一年就会变得有点痴呆;略有痴呆的老人,住个一两年就基本上什么都不记得了;即便进去时,精神头儿很好的老人,因为在里面不怎么走路,两年后,就基本上不会走路了; 朋友的婆婆正是在这里边了解到了这些事实之后,回来变了个样子,再也不像原来那样强势,霸道动不动找朋友事儿了。朋友当时跟我说的时候,我还心里跟着一通嘲笑她婆婆:“要没有这次去养老院工作的经历,她还是会继续肆无忌惮欺负朋友的。” 没有想到我非常敬爱的二叔,马上就要到那个地方去了。心里真的是挺不舍的,我爸我妈也问他:“真的就不能随堂哥和堂妹去市里吗?” 二叔叹口气,说:“你们知道的,我那个儿媳不好相处。上次我去住了不到半个月她就给脸色看,无缘无故总找胜子(堂哥)吵架。我只是老了,可不傻呀!这就是烦我!” “红(堂妹)那更不可能,别说人家还有公公婆婆都在一起住着呢,就算他小两口单过,我自己有儿子,咋好意思上姑娘那嘛!” “养老院什么样的地儿我能不清楚吗?但凡能凑合,我肯定不能去的。但对我来说,这是最好的选择了。”二叔无奈的叹着气的说。 我知道二叔说的的确是实情。上了年纪的农村老人,如果儿女生活在附近,还勉强可以,再关系处的不好 ,老人病了,多少能照应一下。 可一旦离得远,像堂哥和堂妹都安家在不同的城市,根本不可能随时回来。二婶二年前因为心梗突发走了,二叔本身被二婶照顾的太好,不会做饭。刚开始是我妈,还有其他亲戚们帮他一段时间,才算把最初难熬的那段日子度过去。可随着他年龄越来越大,他自己也的确照顾不了自己了。 去年疫情放开的时候他发烧根本起不来炕,两天水米没打牙,那几天好像大家都集体感冒了,但是好歹旁边有家人照顾。要不是身体恢复差不多的我爸去他家看,他估计就自己死在屋里了。 估计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二叔就琢磨去养老院了。让我抽空帮他查我们附近哪家养老院比较好。我帮他查了一下,反正总体交钱多的条件啥的就好很多,交钱少的就有些遭罪了。 春节前我根据他的条件最终帮他选了几个,让他自己再看看。他说春节的时候等堂哥和堂妹都回来过年,跟他们商量一下。 这一商量就好几个月了,这次去的这个养老院,算是中等价位吧。二叔还有20多亩地,他早几年就往外出租给别人种了,加上粮补地补,直补之类的正好也都够他住养老院的,不用堂哥和堂妹,再单独拿钱贴补了。 二叔说:“这样也挺好的,也算是不拖累儿女,身子骨好的话,在养老院立立正正的多活几年,那就是福气了。”“万一身子骨不好,瘫了,不能自理,到养老院护工照顾的时候,希望我们这些个侄子侄女多抽空看看他。也不用拿什么东西,就到那儿看看,让他有底气点儿,让养老院的人知道自己家里还是有人的。” 因为他听别人说养老院的人,尤其是那些护工,特别会看人下菜碟那种鲜少有儿女亲人探望的老人,她们就不太当回事儿,照顾得也不精心。但是如果儿女亲属较多,总去探望,就会好很多。 所以二叔今天名义上是来告别,但实质上也是像有一点儿再过来恳求我们,抽空去养老院看看他,频率高点最好!堂哥堂妹他指望不上,因为都离他太远。 呆了不大一会儿,堂哥就找来了,扶着他走了。看着二叔走时那微微勾驼的背影,孤独而悲怆!令人心酸不已! 我想起了我的父母,还有我自己。我父母现在身体都可以,重点的是我,姐姐、还有哥哥都离他们不远,有些什么事情能及时照应,肯定不会送他们去养老院的。 可我们姐三个以后就不好说了,我们这三家都是一个孩子,独生子女。等我们老的照顾不了自己又不想拖累孩子的时候,去养老院养老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一个正常人长期和一堆暮气沉沉的老人整天待在一起,大概率上都会心情不好。别说是行将就木的老人了,到那里去基本上就是混吃等死的状态。 因为那样的生活,已经是完全独立于热闹的社会之外了,基本与社会脱节。就是原始的生存,一天就剩吃喝拉撒了。想干什么也干不动,活的唯一目标就是等死!这又怎么能让人开心起来呢? 所以我觉得老年人到底应该怎么活?才能既有尊严又有质量,现在已经不仅是当下的老年人们要面对问题,更重要的也是我们这些正在往老年路上行进的中年人,也需要考虑的事情。谁也逃避不了。 有的人说自己会选择居家养老,可居家养老最起码有一个前提,你一定要找到一个真心对你的人,否则再多的钱都是废纸。 所以经营自己和周围人的关系,对我们这些中年人来说应该是更重要的,我朋友的婆婆就看到这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