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留学英国也要谨防诈骗!

2023-02-27 18:11 作者:辅无忧教育  | 我要投稿

你以为英国的诈骗离你很远,但其实离你很近!让人防不胜防!


留学生中有些人已经很谨慎了,还是有卡被盗刷数十万,国内外报警都没用的,钱也找不回来!


作为留学生,独自出门在外,一定要保持警惕!


今天为大家总结和整理了以下几种常见诈骗形式和对应的处理方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虚构“中奖”信息诈骗


骗子冒充各大超市(常见为lceland或Aldi),通过邮件或是短信告知你中奖,要求你点进邮件和短信中的链接。在链接中输入银行账户信息,以收取小笔的手续费,或是仅供核实账户。


反诈提示


如果遇到可疑的中奖电话,直接挂断。

需要输入银行账户的陌生网址都是骗子!不要轻易点开陌生网址,通常有木马病毒盗取个人信息!


网上购物诈骗


不法分子在各大购物网站、网络论坛,社区发布网上廉价购物商品信息,将受害人吸引到其精心设计的虚假交易网站。


取得受害人信任后,要求其向指定的银行账户汇款,在受害人汇款后,不法分子立即切断所有联系方式,销声匿迹。


反诈提示


买之前去一些专门的review网,比如trustpilot或sitejabber,看是不是scams,如果不是的话,看评分评语怎么样。


冒充政府部门诈骗


不法分子冒充中国大使馆、中国公安局、英国签证中心、英国警察局等政府部门,电话行骗。


诈骗人员会扣一个涉及犯罪的大帽子,进行退学、遣返这类的恐吓,利用学生涉世未深的紧张心理。


【一般有以下形式】

假冒使领馆名义,通知身份被盗用涉案/银行卡涉嫌洗钱,套取个人信息以核实身份,要求当事人配合调查或接受“保护”,转款至骗子所持的“安全账户”或链接登录本人网银账户并输入密码。


假冒使领馆名义,通知护照过期,骗取当事人及亲友身份、银行账号等重要信息


假冒英国签证中心,通知非法打工,要求缴纳保证金


假冒英国海关,通知有未缴纳的海关税,要求补上付款


反诈提示


中文拨打的可疑电话+有转账要求,一定是骗子;英文拨打+收取保证金、补交税款要求,也都是骗子。

英国政府的通知一般都是邮件形式,不会直接给你打电话!中国大使馆一般也不会直接给你打电话。


冒充国际快递诈骗


留学生经常收到不知名电话,骗子冒充某快递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你有重要的文件包裹被海关扣留了,要补交高额邮资。


有些甚至会转接“警局热线”来证明自己说的真实性,告诉你有人冒充你的名字邮寄违禁物品,让你去报案。


反诈提示


思考是否最近有邮寄过包裹。

如果最近确实有包裹即将接收,应当直接登录快递公司官网或者联系客服查tracking number和快递的进程。


冒充警察诈骗


热门景点,或路边穿着制服的“警察叔叔”,会亮出他的“ID”并要求查你的ID,以“毒品搜查”或“违法现金兑换”为由,要求看你的银行卡,顺走你的现金或你的银行卡密码。


反诈提示


警察并没有权利直接看你的私人物品。真正的英国警察是不会当场收你的现金或者查看你的银行卡,他们只有开罚单的权利。

也可以直接要求查验他们的编号,只需要拨打101就可以。


冒充银行诈骗


骗子会冒充HSBC、巴克莱、劳埃德等“银行人员”。进行2种操作。


致电你说银行支付出了问题,确认你的姓名,要走你的住址,最后要求提供卡号,以及卡背后的security code。


通过短信或邮件 行骗,通知受害人账户出现非常规金钱交易(例如盗刷、退税等),要求你重开账户转钱或是点击短信/邮件中的链接登陆账户。


反诈提示


银行人员不会在电话中询问你完整的银行信息,遇到上述情况,第一时间致电银行官方电话或直接前往开户银行,主动核实自身账户是否存在相关问题。切勿在电话中透漏任何个人重要信息。

不要轻易点击陌生邮件/短信中的链接。


电脑问题诈骗


有不良网站会在电脑下插件,然后提醒你电脑有病毒,需要指点或者填入个人信息去解决电脑问题。电脑中存了重要文件的你可能会由于担心紧张而轻信。


反诈提示


保持冷静,所有需要个人信息和银行信息的就可能是骗子。


留学英国也要谨防诈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