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学子如何参与智慧农业?
趁着春节假期和老同学聊聊天,知道了一个新行业:煤炭能源的基本情况,同时也在信息交换过程中梳理自己的行业。
家里亲戚听到专业里有农业二字,都说挺不错的。理由是国家正在提乡村振兴,二十大报告中也表态大力支持三农发展。
宏观上分析是这个道理,但是考虑到专业“农资”,个人层面如何参与乡村振兴还需要思考。
合集里有一篇文章提及阿里达摩院研判智慧农业为2021年科技十大趋势之一。里面讲到的诸如遥感、区块链和传感器等高科技,我以为更像是把嵌入式和计算机、互联网等的技术应用在农业这个场景下,而不是一种在农业本身上的创新。
于是有程序员、有优势的大厂可以直接将技术注入农业场景。在这一方面,传统农科如育种,栽培,植营,植保、土壤等其实是相对没有竞争力。最有代表性的农业工程,行业里更需要机械工程、自动化等,传统农科仅仅提供农艺数据以供测试。
乡村振兴还有一个农业保险的例子,实践经历也来自时长半年的实习。因为保险标的为农作物,所以对核保的要求是至少能认出名字;保险责任多种多样,核赔端就要求可以判定零注拒案件,识别道德风险,因此保险公司在农业院校安排了校招计划。专业性较强,公司又缺少培训,所以直接和农业院校达成战略合作可能效益比校招更大。
这样来看,无论是农业科技、农业保险还是农业工程,传统农科都是扮演咨询、测试数据提供等角色而不是核心。
原始技术是核心,农业不过是一个应用场景。

原发布时间:2023-01-25 23:10
记录原发布时间理由可看开篇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