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家长认为:“不就是小动作吗?长大肯定就好了”
挤眉弄眼、清嗓子
摇头耸肩、吸鼻子
拍手伸脖、说脏话
这些你们以为的小动作,可能是这种疾病
抽动障碍(抽动症)

一.抽动障碍(抽动症)
抽动障碍的临床表现多样,分为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
临床上大部分患儿是以眨眼、吸鼻子、耸肩等面部的运动性抽动,或清嗓子、咳嗽、吐痰、打嗝等发声性抽动为首发症状。还有些复杂性抽动症患儿会出现模仿别人的语言、动作,说脏话,表情紧张、触碰他人等,这些都是需要家长注意的。
在我国学龄儿童抽动症的患病率为3%-10%,以5-10岁最为多见,10-12岁最严重,男孩发病率约为女孩的3-5倍。

二.抽动症有什么危害吗?
很家长认为:“不就是小动作吗?长大肯定就好了。”确实,90-95%的患儿的抽动障碍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改善或消失,但在抽动症状出现的过程中,却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学习和身体上的不同损害。
1.心理上
孩子可能由于抽动行为出现害羞、自卑,远离同龄人,进而出现孤独、抑郁等心理问题。
2.学习上
在抽动行为的影响下,患儿上课的注意力严重下降,学习成绩下滑。
3.身体上
一半以上的抽动症患儿可能出现多动症、强迫症、情绪问题等行为障碍,这将导致病情加重,影响患儿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专家提醒:小儿抽动症不会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而自己好转,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尽早调理,切忌拖延和不予重视。如果发现孩子有以上介绍的情况出现一定要及时的到专科医院进行诊治。

注明:文章以科普为目的,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