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心与心,情与情——《安达与岛村》感

2020-10-04 20:08 作者:YUKI奏  | 我要投稿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突然对百合题材的ACG作品感兴趣了起来。最后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决定一定要看一下《安达与岛村》什么的。一开始是看完了漫画,才发现实际上漫画并不是原著,所以又去找小说来看。我在某个软件找到小说的时候,大概是八卷的内容,想起来要是看八卷小说之后再写点什么总觉得工作量很大的样子。不论是看漫画还是看动漫,或者是玩儿游戏,好像不知道为啥,觉得看小说之后写作就觉得工作量异常的大。

值得高兴的事情就是整个小说看下来我的心里算是积攒了各种各样的想法,只能说不知道能不能很理智的来完成文章的部分,毕竟在阅读过程中,各种各样的既视感往往也让我产生一点心绞痛的感受。一开始设计文章的时候,我有思考从很多的角度,比如恋爱啊或者是LGBT人群啊或者是讨论一下百合的一些想法啊之类的。但是实际上反而觉得想吐槽的还蛮多的,不打算从那么严肃的角度入手了。

 

《安达与岛村》并不是什么复杂的故事,哪怕说是日常都可能夸张了故事的复杂程度,硬要说的话,应该是属于某个午夜电台的情感节目,在声音好听的主持人嘴里缓缓念出的关于情感的复杂的心情。我作为小说的读者来说,一直抱着异常复杂的心情去阅读,但是故事总体的情感总让我有一种理解了但是还是又不太懂的感觉。本来想要探讨一下比如中日在情感距离上的一种差距,后来想想我本身没有日本生活的经历,获得的也是第二手资料,好像就跟写《菊与刀》的作者差不多的样子。不知道诸位是否又听说过一个著名的研究方法,叫田野观察法,其实就是一种打入研究对象内部的观察方法,我没有办法保证我查到关于人际关系的资料足够能够说明问题,或者我带入主观想法去查找的资料本身已经偏离了轨迹。但是总归按照对于喜爱ACG的诸位来说应当对日本状态多少有一些印象的吧,所以最后觉得干脆就以我这样一个中国人的视角去体会里面的感情好了。

最难以体会的感情其实是来自中间的剧情,大概也就是两个地方吧,一个是两个人之间约会然后遇到了外星人社妹,安达强行吃醋的情结。我总觉得无论如何,对于安达来说去吃一个小孩子的醋虽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安达对于岛村那种非常沉重的感情,但是从之前的剧情看起来好像没有让人感到感情已经沉重到了这样的地步。总之的话,从我的体验上来说,我觉得两个人之前明明只是熟悉的陌生人的关系,好像突然变得要好起来让人也觉得挺奇怪的。可能对我来说在“一见钟情”和“日久生情”两种恋爱方式来说,我可能是属于“日久生情”这一派的,或许原因可以归咎于没有与“一见钟情”的人相遇,但是总归觉得这一份沉重的感情过于的突然。另外一个就是关于安达看到岛村和小樽一起参加花火大会之后打电话说了一长串话那里了,从我的视角来看确实是一件不太舒服的事情,可能是不是我并不太懂岛村那一种“觉得麻烦”的心情,其实说实话,看到这里我在怀疑的就是究竟岛村对安达有没有感情,总觉得岛村是随波逐流的类型,不知不觉之间好像就答应了安达提出交往的请求。从剧情上来看的话,感觉更像是岛村回到乡下之后,心境逐渐发生变化的样子。但是其实那一通电话岛村简单叹气回复一个“感觉好麻烦啊”的内容,其实不仅仅是安达,我自己也是觉得挺受伤的。可能跟我相处如果算得上朋友的人,如果做出这样的发言,哪怕是同性,可能我都会希望通过见面能好好的谈一谈。可能我本身并不是属于那种随波逐流的类型吧。

 

《安达与岛村》的故事最精妙的地方可能真的就在于描写了两个人的心之间以及感情之间的距离了,我更趋向于将自己代入安达视角的样子,总觉得安达的心情非常的真实,我自己在追求女孩子的时候,可能真的会小心翼翼到这种地步吧。从中另外一个不难发现的,就是同性之间恋爱的狡猾,因为都是女孩子,所以互相之间可以不用到达恋人的关系就可以做很多的事情,非常有助于拉近距离,或者说在没有足够关系的时候利用了性别的便利占占便宜什么的。

《安达与岛村》一直以来都属于比较知名的百合向作品,好像除了《柑橘味香气》以及《终将成为你》之外似乎就经常听到这部作品的名字。包括也会听到B站的UP们提起这部动漫,并形容为描写“友人以上,恋人未满”的状态的暧昧情感或者是“女孩子之间不断试探禁忌底线的作品”。考虑到我这样的陈述其实也有一点断章取义的意味,所以不提究竟是哪一位UP在哪个视频中的谈论。但是我自己的理解是,似乎在认为这部作品表达的距离之间的试探。

 

可能这是我所体验完全相反的地方,前文也有提到,我基本会将自己带入到安达的视角,之所以会顺利带入这一视角,究其原因完全是因为和我追求女孩子的过程非常相似。可能除去女孩子与女孩子迅速拉近距离感的独特性以外,会想很多,做出很多设计,会害羞,考虑很多的对话,这样想来基本就是我没有错了。可能我和安达的区别就在于届到了与届不到的差距吧。

我之前其实是看日常向百合漫画比较多,也包括一些猛男番之类的,不知道是不是由于年岁的增加,打打杀杀的故事远远不如这些愉悦的日常和看小女孩嘻嘻哈哈带来更好的体验。我自我反思了一下,想来是我生活已经足够受虐了,如今想在动漫中寻找的不过是一种平静和慰藉。在阅读《安达与岛村》之前,我更多观看的类似于《想让你说出喜欢我》、《恋语轻唱》、《请将我一人独占》以及《无法拒绝孤独的她》之类的作品。但是《安达与岛村》的故事实际上看起来感觉比较压抑,我反复跌沉在安达的情绪里,那一股喜欢却又害怕失去的纠结心绪以及想要拉近距离却又担心疏远,我反反复复想到的是我各种翻车的恋爱故事,尤其是看岛村视角的时候,我一直都在反复思考岛村的情绪,她究竟是否对安达产生了感情,还是说觉得不坏就选择接受了。

 

难以言说究竟怎样的恋爱才能被称之为是合格的恋爱方式,倒是从我的角度想来,长期压抑的情感往往只会让对方觉得沉重,如果双方没有足够的喜欢的话,那样沉重的情感可能反而只会导致对方喘不过气来。相比于追求有时候反倒是一种压迫。大概就类似于安达看见岛村和别的女人一起参加花火大会之后那一种爆发式的嫉妒。那一段是看着最为难受的一段,因为岛村轻描淡写的回复和挂断,我深刻感受到了一种不在意。其实道理上来讲这应当是一种属于我自己主观的投射了,但是自我带入一下的话,我自己的朋友打来这样一通电话,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都会寻求见面,当然啦,也可能是妇女之友的价值就在于此吧。

原本想来《安达与岛村》可能应当有很多值得讨论和探讨的地方,但是实际开始打字的时候反而觉得没有什么太多可以描述的东西,可能追过女孩子的话都很容易带入安达的视角吧。反倒是实际上没有从这本书中看到对于同行恋爱作为一种禁忌的探讨,似乎同学很平淡的接受了这件事,岛村也好安达也好也平淡的接受了这件事,多少觉得既然不是纯粹的发糖作品可能会探讨同性恋爱的小众问题,但是挺遗憾的,书里并没有谈论这方面的话题。之前我确实有思考从这个角度来撰写《安达与岛村》的观后感,但是挺遗憾的,让我思考小众群体的反而是漫画《精灵的恋人》也叫《司努司姆姆力克的恋人》,周围人对于性别认同障碍从不了解到不接纳再到重新认识和重新接纳的过程。

 


我自己思考了一些原因,可能日式的轻小说式的表达本身存在中日两种文化之间的差距,我不懂也不太可能动日本文化中心与心之间距离的真实状态。另一个角度上来说,似乎小说不太类似于漫画能够比较容易的发糖和理解情绪,在之前我阅读漫画的过程中,往往通过人物的眼神或者小动作能够瞬间捕捉到那一种恋人之间非常甜蜜的滋味。之前也不知道从哪里看来,女孩子与女孩子的恋爱其实是比较难以描绘的,因为女孩子之间本身就可以非常的亲密,闺蜜之间的行为或者亲密度不输于恋人,但是之所以有的时候让我们明白两个人之间是恋爱关系可能往往也就是一个眼神或者一个恋人感的动作。

这样想来文字本身其实很难想象是一个怎么样的眼神,就有一点微信打字其实没有语气的感觉。然而作者大篇幅的心理描写更多的让我从安达的视角观察两个人之间的故事,一个苦苦追求自己喜欢的女孩子最后取得成功的故事。第八卷描写的就是两人确定恋人关系之后的故事,多少来说就显得比较的甜蜜,可惜我没得第九卷看,说不定后续反而变成了樱酱与抱月酱的甜蜜日常也说不定了。

 

另外其实想说比较推荐观看这个故事的轻小说大于漫画,虽然也有漫画版本,好想只有前几卷的内容来着,前三卷还是前四卷,但是漫画由于缺失大段大段的心理描写,反而同样的剧情缺少一点点铺垫,感觉有点突兀,结合心理描写的变化,尤其是会从安达与岛村两个人的视角写同一段故事的心理状态,其实还真的挺有趣的。

我的话比较羡慕那种膝枕了,为什么我可怜的恋爱经历里面没有好好享受一下啊~

 


心与心也好,情与情也好其实是非常复杂的命题,目前心理学也好脑科学也好这都是非常难以科学研究的内容,联想到《编舟记》,“语言是人与人沟通的海洋里的一叶扁舟”。但是实际上“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有时候言语确实建立了沟通的桥梁但是很多时候语言也筑起了沟通之间的高墙。人类一直以来都在拼命的思考感性,试图用理性的方式解析感性,但是感性有可能恰恰是无法用理性解析的,理性的分析力是有限的,感觉的体验远远超出了理性所能分析的极限。寻找对于心与心,情与情的理解,可能更需要的就是这些文字作品所带来的奇妙体验吧。

 


心与心,情与情——《安达与岛村》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