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回顾】可爱可敬的老艺术家(秋思)

著名京剧老演员“千岁专场”演出结束已经一个多月了,但我好像还是沉浸在参与的兴奋之中。因为老师在此次演出中要演出《六月雪·坐监》一折,我就有机会参与为整个演出服务,也留下不少珍贵的照片和视频。同时也深深的感受到了这些老艺术家的可爱可敬。
演出是由上海德邻文化艺术团主办的,发起人就是艺术团团长俞德邻先生,俞先生自幼喜爱京剧和评弹。爱好了大半辈子戏曲的俞先生,自己从事的却是餐饮行业,上海滩大名鼎鼎的“德林酸菜鱼火锅”就是俞先生一手打造的。在俞先生的苦心经营下,“德林”酸菜鱼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也给俞先生带来的丰厚的经济利益,十几年的努力和积累,俞先生成为一名真正的成功人士。
但俞先生与别的成功人士不同的是,他在不断开拓自己业务的同时,念念不忘的还是自己从小的喜好——京剧和评弹,并且也不断地努力尝试,使自己的财富不仅仅停留在物质的层面上,而使它变得更有意义和人文价值,在成功赞助了“《庭月生辉海上雅韵》—— 秦建国、毛新琳评弹专场”演出以后,俞先生便自己成立了艺术团,并开始筹备这台名为“著名京剧老演员千岁专场”的演出。他去杭州,到苏州,赴常州,力邀宋宝罗、白玉艳、月明珠、那正鑫等前辈老演员出山,还自策划开始,每周一次与王玉田、筱高雪樵、熊志麟、王凤莲等前辈演员商量演出事项,整个演出从前期筹备、走排、响排、联排到最后演出,每件事都是俞先生亲力亲为,为的就是确保演出的成功举办。甚至象接送演员这样的事儿,每次也都是俞先生亲自开车接送。更让人感动的是,俞先生为每位老演员都买了保险,让他们在整个排练演出过程当中后顾无忧。
整个排练演出期间,正值俞先生位于中原地区包头路的新店装修,俞先生把一切事务都托付给别人,自己一心一意的为演出服务。演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演员、观众都盛赞俞先生为京剧做了一件好事,俞先生却谦逊得抱拳拱手感谢各位演员的努力,并一再强调老演员们的辛苦和不易以及他们的辛苦和汗水为观众所带来的美的享受。
演出排练是从08年12月1日正式开始的,所有排练都是在京剧院的排练厅举行,12月7日在上海天蟾京剧中心逸夫舞台正式演出,在整个排练、演出过程中,我们除了看到老演员的敬业和一丝不苟的演出精神以外,更让我们感受到了老演员们的可爱。
白玉艳是整场演出中年龄仅次于王玉田老先生的演员,已86高龄,自1962年最后一次在天蟾舞台演出以后,就再没有在上海登台演出过,这次在俞先生的真诚邀请下再次出山,披挂上阵演出自己的拿手好戏《梁红玉》片段“击鼓战金山”。
白老对待演出十分认真,她提前两个星期由妹妹和女儿陪同从常州来到上海,并要求到京剧院试妆和扎上靠试试,在京剧院赵磊先生(本场演出的舞台监督)的安排下,很快白老就来到了京剧院试妆,并扎上大靠还跟筱高老表演了一段小快枪。当多年未扮上的白老穿戴整齐以后,整个人立刻象发现猎物的猎豹一样,双目炯炯有神,小老太太一下变身成为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圆场干净利落,靠旗纹丝不动,小快枪身手矫健,在一旁观看的京剧院演员们都羡慕得啧啧称奇。打完小快枪的白老还摆了几个武旦经典造型让人们拍照,还跟化妆师和在一旁陪同的王凤莲老师等合影。试妆结束,固执的老太太拒绝了女儿要她回常州休息、准备演出的请求,执意留在上海准备演出,并在演出前谢绝了一切来访和应酬,专心休息和准备演出,俞先生也专门安排人照顾老太太的生活起居。
在整场演出中,年过耄耋的几位演员当中,筱高雪樵无疑是最辛苦的,时年83岁的筱高老,不尽要自己演出麒派名剧《宋世杰》的“三公堂”和他享誉剧坛的红生戏《古城会》片段,还要扎上靠为白老助阵演出“战金山”的韩世忠一角。一赶三的演出对当今的年轻演员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何况筱高老已年过耄耋,而且还要担负着照顾多病妻子的重任。但筱高老的乐观和豁达让我们这些小辈汗颜。他不仅安排好妻子的饮食起居等日常生活,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演出,还给白老设计梁红玉的水战和开打,并且帮助带领其他演员完成演出。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德高望重,而又身怀绝技的前辈武生艺术家,却一直以来得不到安享晚年的权利。当我们走进筱高老的家,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一代武生艺术家的晚年栖身之地。斑驳漆黑的墙壁、光秃秃的水泥地以及破烂不堪的凳子,冬天连洗个热水澡的地方都没有,让我们不敢想象这位艺术家是如何生活的,更何况还要照顾一个身染重病的妻子小毛剑秋。而筱高老却乐观豁达的说:“这样蛮好”,“这样蛮好”让我们看到两位艺术家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和依然坚强的晚年生活,同时我们也不尽要问问京剧院领导和有关主管文化事业的领导,像这样国宝级的艺术家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还有几位,难道他们的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不应该比熊猫更好吗。这里又要感谢俞先生了,俞先生找人给筱高老的家进行了装修,铺上了地板;装上了热水器,让老人家在冬天不需要再到外面的浴室洗澡。
然而俞先生的个人努力,又能改变多少老艺术家的晚年生活呢,这样积德行善的好事不是应该我们的政府部门、有关领导和社会各界一起来关心吗,众人拾柴才能火焰高啊,只有全社会都行动起来,才能真真正正地在生活上关心这些老艺术家们,在事业上帮助他们,让他们真真正正的觉得晚年幸福,同时也让他们的艺术绝技能真真正正的传承下去,流芳百世。(2009年2月 秋思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