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百善孝为先
文轩
夜深,坐在房中,静静的点上了一盘香。我的思绪,也在袅袅香烟中,渐思渐远……
从小,我都是在外祖母的百般呵护下成长的。随着时间慢慢长大的我,为能帮助外祖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心里特别的开心。每年放寒暑假,母亲又工作繁忙,外祖母就会把我带在身边,带我回群山葱郁,景色秀丽的老家避暑。相比于外祖母,我更喜欢用奶奶来称呼她,因为血脉的亲疏,抵得过世事纷纷。
在我的记忆中,外祖母一直是非常勤劳能干的。她个头不高,眉目清秀,鼻梁有一处断骨,梳着一头顺滑的短发。她脾气尚可,生气的时候,操着一口地道的方言,唠叨个不停。她也非常的爱美,爱干净,跟现在许多女孩子一样,她非常喜欢去集市逛街,每次都会买头油护发,还会揣兜里好几千的大钞,给我买好吃的。当然了,还没吃到嘴,就会被小偷“光顾”。每次都被母亲逮住一顿训,她就像是做错事的孩子一言不发,双手紧紧攥住衣角,把小偷用刀片划开的口袋缝好。当下一次出门时,她又会揣兜里一大把……这点,母亲的性格跟她非常相似,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记吃不记打。
不知为何,想着想着就笑了,笑着笑着就红了眼眶……
那时候的母亲,每周会回来看我一次,但我非常怕她,因为她很凶,会检查我的作业,完成不好就会动手打我,这时候,我就会躲在外祖母的身后,她就像护住崽子的老母鸡,朝着母亲一瞪,嘿嘿……她就拿我没办法了。
这个时候,我就会讨好似的趴在外祖母的背上,用肉乎乎的小手给她按摩双肩。她笑吟吟地夸我的按摩手法非常棒,力度拿捏的刚刚好……我一听,心里甭提有多美了。瞧儿!爱,是做作不出来的。有人说,孝敬是晚辈对长辈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敬爱,浓缩成一句话,就是:百善孝为先。
外祖母晚年在病榻上的时候,母亲一直贴身侍候,对她关怀备至,端屎擦尿,亲事羹汤。我一度不理解外祖母那么多儿女,却只累母亲一人,后来母亲告诉我:奶奶养你小,我养奶奶老。儿啊,你要记住一个人,善良不善良,首先得看他对他的父母好不好。如果一个对父母都不好的人,却常常高喊自己是个善良的人,中国人不会相信,外国人也不会相信,连鬼都不会相信。
母亲,我记住了:君子有八德,乃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其中,“孝”排德首,是看不见也摸不到的。而它,能成为口口相传的家族精神内核,成为言传身教的代代承袭,正是由于孝心的单项性,也说明了孝心的毫无私利性。
如果父母已经是耄耋之年了,还能对父母悉心关怀,那才是真正的孝道。因为年迈的父母,特别是那些毫无收入的父母已经对他们毫无利益可言。这样看来,真正的孝心是绝对无私的。一个无私的人才能称为善良的人,或者说,善良的人必然无私。
夕阳下,层层光晕透过窗户,照射在我脸上,暖暖的。原来,思念一个人,是这种感觉。恍惚间,我似乎来到了这里。我抬起头,趴在窗口看着那抹熟悉的背影……每次回老家,她都会用那方白巾裹住头,穿着那身枣红色的棉质衣衫,带着自己裁剪的蓝围裙,一点一点打扫着屋里屋外,而我就躺在已经被她铺好被褥的大床上,背诵新学的诗词。
“奶奶,是我,孙儿来看你了~”这句话像是卡在喉咙,任凭我怎样叫喊,都发不出声来。
窗外,那副硬朗的身子骨,此时背对着我,手里拿着大扫帚在打扫着后院的落叶……我知道,这是记忆中的影像,是自己的执念。可能看她一眼,就这么远远看一眼,够了,满足了。
我释然的露出了一抹笑,渐渐从窗口消失……
夜过半,月高悬,香燃尽。我的灵魂在这馥郁的孝道浓香中,熏陶着、渐净,渐静,我醍醐灌顶,心扉豁然开朗,孝道,它似圣洁之水,涤净尘世污垢,它又似珠帘帷幕,展现人间美好。
孝道,它植根于每个孝子的心灵,滋润着芸芸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