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要面子是一种病态心理

2023-08-10 23:31 作者:人宗  | 我要投稿

基因的行为是经过了几十年的完善成长至今的。虽然人类产生了文明以后,使基因的行为在短短数万年出现了极大的转变,甚至出现了频繁的变异和迭代现象,才逐步发展为当下的电气时代。但是这种迭代只是身体局部,或者说是脑域局部的迭代。 总得来说,毕竟数万年的进化,就算转变再大,在数十亿年的进化历程中也显得有点无足轻重。 也就是说,近年来基因的行为虽然有很大的转变,这也是相对于近年的转变比历史上任何一时期的转变都大来说的。近万年的转变,可能赶得上进化历史中数百万年的转变幅度。但是,就算是数百万年,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也是沧海一粟。 我们之所以觉得时代转变的太快,让我们应接不暇,甚至有种跟不上时代脚步的感受。这是因为,我们的感受只是来自以人类的视角,生活在一个狭义的社会中的种种体验。 如果把视角从人类换成基因,把视野从社会转向世界,会发现我们人类其实并没有太大的转变。 所谓的转变,只是面对科学带来的新事物的自然反应而已。基因可能会被科学刺激而加快进化,但是这个进化达到下一个节点至少需要数千年,乃至数百万年。 也就是说,看似我们生活在一个与万年前截然不同的时代,但是目前我们的基因根本来不及进化。 也就是说,我们人类现在体内的基因的行为表现规律,依然和各种动物的基因没有太大区别,依然属于一个等级之内,依然可以把从各种动物身上研究出的基因行为套用在人类身上,往往是非常准确的。 我之前说过,心理学只能预测人类的行为,而不能预测人类的想法。行为不就是由想法决定的吗?行为都能预测,却预测不了想法,这种说法看似很矛盾,但是套用在当下的人类身上却十分合理。 因为,当下的人类实在太脆弱了。为了避免受到精神刺激而逃避现实。与其说他们自欺欺人已经养成了习惯,不如说大部分人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就是各种通过自我安慰或自欺欺人来自我实现的。 比如,父母天天教育孩子“你是最棒的”、“你是最帅的”、“你真乖”、“真是个好孩子”……从孩子记事开始,就在不停的给孩子洗脑,告诉他是天下独一无二的宠儿,并付出行动娇惯孩子。 这么做的唯一结局就是:培养出一个自恃清高目中无人的蠢货。然后在社会中四处碰壁,受到与父母传授的信息严重不符的残酷打击后,就打击成了心理缺陷。最终演变成从不敢面对现实,到逃避现实,再到自欺欺人,这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这就导致,现代人在外表现出一种非常“凌乱”的状态。以至于心理学对他们的心理预测完全失效。 我希望人们能明白,预测不了他们的心理,这并不是心理学的问题,而是他们的心理出了问题。因为如果无视他们的说法,直接对他们的行为进行预测,往往是准确的。 这非常有趣不是吗?但还有更有趣的。 我之前已经讲过了,那就是:如果把预测说出来,那就不准了。 因为他们的自尊心不允许接受【自己的行为可以被预测】这个残酷的现实。于是就出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比如,激将法往往会对一部分人起到极好的作用。如果把自己的预测结果,以相反的方式讲出来,被激将的人,几乎会百分之百“上套”。 之前已经讲过了,这是因为大脑和基因是两个不同的控制中枢。主导身体行为的是基因,大脑只起到辅助作用。心理有问题就是指精神病。精神病就是大脑坏掉了。大脑坏了,但是基因却没有坏。基因是不会坏的,因为基因不会思考,所以不会受到精神刺激。如果没有外界干扰,不管宿主怎么想,其行为轨迹最终都会回到基因的自利上。 也就是说,当把基因的各种行为,套用在人类身上的时候,如果发现这个人与基因的行为格格不入,表现出了严重的反基因现象,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 因为造成反基因现象的原因只有两种。 第一种是通过知识,暂时和基因达成了共识,在进行一种对自身有利的选择,一种充满理智的选择。 第二种就是在骗人。别管是真傻,还是装的,没有更深一层的含义了。这种人和第一种有根本上的区别,那就是他们的伪装会让自己陷入不利的局面。比如常见的一些反基因行为,有的本末倒置,有的舍近求远,有的因小失大……为了达到迷惑他人的目的,进行着各种无厘头的行为。有趣的是,生物演化学家—道金斯,曾对这种现象做出了评价。他的评价是:这类人,没有哪一个人的行为是由十足的傻子,或者十足的伪装构成的。他们一般都是7分真傻+3分伪装的结合体。没有目的是很难让人持续维持这种对自身不利的状态的。所以,说他们是骗子,是非常合适的。但是因为其本质是傻的,所以这是一种无厘头的欺骗行为,其欺骗的目的往往只是想要一些“面子”,来弥补自己心灵的创伤。 但凡这些人能把人类的正常智力发挥出十分之一,就不会得这个怪病。希望这篇文章能让他们认清些形势吧。

要面子是一种病态心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