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梦涵:我的一段特殊的“线上送教”经历
我的一段特殊的“线上送教”经历
吴梦涵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加工专业2018级本科生
在2019和2020新旧年交替之际,新型冠状病毒的阴影笼罩在本应热闹团聚庆祝新年的中国人的心上。好在我们国家的行动积极有效。封城、派专家组、指定一省帮一城、建立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等等,都是我国快速行动的体现。这些行动对于抑制疫情传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截至2020年4月26日,武汉在院新冠肺炎患者迎来“清零”,实现了从重灾区到安全区的转变。这是我们全国上上下下十几亿人的共同努力。
作为一名湖北人,我真的很感谢那些为抑制疫情献出一份力的人。正是因为他们,湖北才能在几个月时间就实现了新冠肺炎患者的“清零“。特别是奋战在抗疫第一线的白衣战士们,是他们在新旧年交替之际,在全国人民团圆的时刻,义无反顾的响应国家号召,来到湖北,与湖北人民一起抗疫。每次看到报道里医生、护士们疲惫的身影,一种油然的敬意升起的同时,又希望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在了解到重庆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了“为抗疫一线工作人员子女在线送教”活动后,我申请成为了在线送教的一名志愿者,与学校另外两名志愿者共同负责一个小学三年级小朋友的线上教学。
在线上送教活动过程中,我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因为是第一次参加这种线上教学,不知道怎样的教学方式能让小朋友的接受度更高。一开始尝试的是,每天考察小朋友学习效果。比如,抽一些生字生词,或者让小朋友背诵一篇课文中的必备课文。后来发现,小朋友很聪明,大部分要求掌握的内容都能熟练掌握。所以,之后,我采取的是辅助的方式,也就是让小朋友先做作业,遇到不懂的问题再帮助他找解题思路和方法,而不是一开始一股脑将东西灌输给他。同时,怎么样讲好一道题也是个问题。小学三年级的题目虽然简单,但是要讲出来让小朋友能明白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因为小朋友的思维跟大人不一样,有些大人觉得理所当然的事情,小孩子却理解不了。一些我能想到的最简算法,小朋友可能还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因而,在小朋友做作业时,我会去网上看看其他的老师是怎么教的,学习他们的方法,从而尽量生动地讲解。
在为期66天的线上送教结束后,小朋友的父母向我们三名志愿者表达了他们的感谢。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学生家长的肯定,这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其实,我更希望小朋友能感受到社会对他父母为这次疫情做出的贡献的感谢,希望能通过我自己的一些小小行动减少一些抗疫白衣天使的后顾之忧。回首过去几个月的抗疫之路,正是国家的正确快速决策,全国人民的共同响应,无数无名英雄的挺身而出,才使得这次疫情能较快地被控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每一次灾难面前,中华民族表现出来的都是惊人的凝聚力和生命力。每一次都没有被打败,反而越发英勇。我相信,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迎来一个不用戴口罩的夏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