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 雷军 新书《小米创业思考》(一)
2022年8月11日,雷布斯(雷军)发布了一本新书:名为《小米创业思考》,其内容是雷军与小米内部人员 一起总结思考碰撞整理成的、关于雷军在30年职业生涯中对商业逻辑不断思考的历程。
我趁热打铁,带大家一起读一读这本书,便于大家通过之后的几篇文章快速地了解书中主要内容。
(备注:本文参考自书中内容,有些概念只列举了书中的部分内容,不全,详细了解的话还是需要去看这本书。)
关于本篇文章,我们首先要讲的几个问题是:
1.什么是互联网方法论(思维)?
2.商业的五大组成部分是什么?
3.详解 互联网方法论 与 小米方法论(7字诀) 之间的关系?
本书的第一个核心概念就是互联网方法论,要想快速地了解本书,就必须从这个概念开始入手。
我会先用我自己理解地讲一遍,后面也会贴书中详细的解释。
1.什么是互联网方法论(思维)?
接下来,先跟着我的逻辑来思考:
为什么会有互联网方法论(思维)这一概念呢?它是如何产生的?
我们知道互联网方法论(思维)首先就是应用在商业上的。
那么之所以用在商业上,肯定是对于商业有很大的好处,
那么我们回到源头来看,在社会不断的发展中,推动商业发展最基础的动力是什么?
用马克思的话来讲,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商业发展最基础的动力。
商业不断进化的方向是什么: 不断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在上世纪90年代末,商业的生产力逐渐发生了一个变化,就是科技对于提高生产力的作用越来越大。
所以一切问题源自生产力的变化,也就是生产力逐渐变成以科技力量为主。
此时出现了一批技术和工具,我们就把其称为互联网时期的技术吧。
这些互联网技术能够给商业带来新的变化,能提高商业运行的效率,降低商业运行的成本。
2.商业的五大组成部分是什么?
那么具体商业由哪些部分组成呢?
我这里为了更好的解释说明,简单的用一个商业五部分的模型来讲,
完成商业闭环需要的组成部分有哪些?五大部分:
(企业)愿景, (企业)组织, 员工, 产品 ,用户
所以根据上面所推导的内容,再次思考什么是互联网方法论(思维)?
互联网方法论(思维)用在商业上:
就是:
用互联网技术 重新 组合商业的五大部分,以便在整体上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3.详解 互联网方法论 与 小米方法论(7字诀) 之间的关系
如何我们用小米方法论7字诀来解释:
举例:小米方法论7字诀
专注,极致,口碑,快,
实际上这四个点就是在用互联网技术 重新组合 商业的五大部分。
如下:(四点详解会在后面的文章详细展开,会举书中的例子说明)
专注:愿景与组织之间(围绕企业愿景,建立组织核心能力链)
专注着重的是用互联网思维来 重新 组合企业愿景与组织能力 的连接方式,
(比如 根据:
愿景:坚持和用户交朋友,做用户心中最酷的公司 (具体就是:不是哪个产品赚钱做哪个,而是哪个更酷,对用户更有价值,围绕着对用户的价值体系来打造产品)。
围绕愿景来建立自己的产品生态体系,致力于打通 手机 和 物联网硬件生态圈,包括后面还有电动汽车)
极致:员工与产品之间,目标是口碑(产品与用户之间)
极致着重的是用互联网技术 重新 组合 员工与产品 之间的连接方式
也就是员工如何研发产品?按照什么标准来研发?
(比如产品体验超出预期等。。。)
口碑:产品与用户之间
口碑着重的是用互联网技术 重新 组合 产品与用户 之间的连接方式
也就是如何推广产品,如何用互联网技术来推广产品
(包括用户参与设计【实际上在用户参与设计产品的时候就是在推广产品了,也就是现在的
C2B 从用户到企业的产品研发过程】)
快:员工与(企业)组织之间
快是 重新 组合 员工与 组织能力之间的连接方式
(包括供应链,企业内部,执行等。。。)
(以下摘抄自书中内容:
我理解的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的本质是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应该回到语境的源头。
剖开来看,我们常说的互联网有几重意义:
作为技术基础建设的互联网:互联网操作系统,互联网协议,以及它背后的信息通信技术等。
作为应用的互联网:即时通信、社交平台、媒体内容、生活服务、电子商务等。
作为价值取向的互联网:高效、透明、公平、普惠的文化和沟通、实现方法。
)
本篇文章先讲到此。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