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迷航【正史】同人原创星舰#2
【基于星际迷航正史世界观的纯原创星舰,不喜勿喷】
阿卡洛斯级
类型:无畏舰
长:308米
宽:149米
高:76米
重:190万吨
载员:477人
巡航曲速:7.5级
最高曲速:9.1级
生产年代:2255年
武装:4x Mk-VII型相位炮,2x 光子鱼雷发射管,6x Sv-III型相位炮
为了提防关系不稳定的克林贡敌国,联邦终于下定决心好好地制造一艘能够同时具备战时主力攻击舰和边防巡逻舰的星舰。作为战舰而生的阿卡洛斯级配备了十门不同型号的相位炮,这使得它们成为了同时期星舰中相位炮数量最多的一级,搭载的新型Sv-III型相位炮是一种高射速的脉冲型防卫炮,它们能够在光子鱼雷射向舰体时让其减速从而给与星舰更多的闪避时间,而所装配的四门偏导仪,能够产生比同期普通星舰更坚固的护盾,同时三台引擎给予了它极高的机动性。联邦起初认为,克林贡帝国有很大几率在2250年代末期与联邦发射大规模战争,于是阿卡洛斯级星舰便被大规模部署到了各个战略要地。可惜的是,这种联邦想象出来的大规模战争,从未正式出现在舰队船员的眼前,虽然在阿卡洛斯级生产出来之后,联邦确实陆续跟克林贡有过大大小小多次战斗,而它们也确实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战绩,但是因为没有被投入大规模战场,阿卡洛斯级逐渐失去了它的用武之地,并于2260年代中期逐渐淡出了星际联邦的舰队之中。
阿卡洛斯级注册星舰:
NCC-1778 阿瑞斯号
NCC-1779 卡桑蒂斯号
NCC-1780 罗布兰号
NCC-1793 伍斯明号
索伊兰级
类型:中型巡洋舰
长:301米
宽:135米
高:75米
重:150万吨
载员:450人
巡航曲速:7.7级
最高曲速:9.1级
生产年代:2258年
武装:2x Mk-V型相位炮,2x 光子鱼雷发射管
自从阿卡洛斯级的失败之后,联邦又一次遭到了内部成员的各种抨击,吸取教训的联邦于是不再决定大规模研发任何战略用意的星舰,从而专注投入他们擅长的星际探索领域。索伊兰级便是这种理念下的催生物,它和蒙德贝斯一样,是通过采纳宪法级星际企业号舰长詹姆斯.T.柯克五年任务的部分航行数据进行设计的。在还未完成任务的柯克提供的数据里,联邦发现了许多未知生物和现象,对于他们来说,了解这些未知领域才是首当其冲的事情。因而,作为探索舰的索伊兰级星际被安装了联邦最为先进的扫描器、传感器和探测器,两台采用新型技术的曲速引擎也有着比同期星舰低20%左右的耗能。相比之下的是索伊兰级被彻底疏忽掉的武装,因此没人希望它被投入到战场上,而事实是,它的确没有。在探索任务中,索伊兰级的确开拓性地发现了不少星球和种族,它们的船员也被联邦指定执行了多个五年任务,最终的成果却并不令人满意。然而,对于那些为了专门领域研发的星舰而言,索伊兰级的使用范围相对更具灵活性,它虽然没有多么出众的性能,但是它胜在了可以执行各种各样繁杂的任务上,因此在2290年代这级星舰退役之际,很多联邦的老船员都对它依依不舍,也因此让索伊兰级星舰在联邦舰队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索伊兰级注册星舰:
NCC-1944 奥达良号
NCC-1945 塞万提斯号
NCC-1946 阿拉米夫号
NCC-1958 开尔文号(致敬JJ版)
NCC-1979 塔可夫斯基号
格猛希达级
类型:驱逐舰
长:296米
宽:130米
高:79米
重:10万吨
载员:430人
巡航曲速:8.8级
最高曲速:9.1级
生产年代:2261年
武装:4x mk-VII型相位炮,2x CB-VII型光子鱼雷发射管,2x Sv-VI型相位炮
格猛希达级星舰是海拉姆级星舰的升级版,它与前者最大的不同就是将曲速引擎从下侧装到了上侧,同时在紧贴碟部下方的位置安装了专门的工程部挂仓,所使用的低功耗曲速引擎和索伊兰级同款,但是得力于格猛希达级更轻的重量,这一台曲速引擎反而拥有了更高的航行效率。这级星舰主要用于设计巡逻和战场支援,因此在保证高机动性的前提下,格猛希达级并没有像索伊兰级那样疏忽自身的武装。在2264年的奥拉4号卫星遭遇战中,格猛希达级星舰萨拉丁号(NCC-1968)英勇奋战,并单舰成功击毁两艘敌方星舰,让其舰长刘少一战成名,同时成功证明了格猛希达级的能力。该级别战舰于24世纪初期光荣退役。
格猛希达级注册星舰:
NCC-1968 萨拉丁号
NCC-1969 奥布兰号
NCC-1970 克里斯汀号
NCC-1974 阿莫多瓦号
因基莉姆级
类型:中型巡洋舰
长:302米
宽:140米
高:86米
重:150万吨
载员:450人
巡航曲速:7.6级
最高曲速:9.2级
生产年代:2263年
武装:4xMk-VII型相位炮,3xCB-VII型光子鱼雷发射管,2xAd-VI型相位炮
该级星舰是联邦2262年到2265年“艾伦斯坦计划”的产物,所谓艾伦斯坦计划,是指将星舰性能进行开发并研究星舰未来的有效发展方向的研究项目。因基莉姆级星舰的设计目的,是将泛用性和可靠性集成在高速巡航和具备一定火力攻击的想法之上,所以他比起同期普通星舰配备了更强大的火力,两架Ad-VI型相位炮是首次尝试加入跟踪功能的相位武器,两台连体设计的曲速引擎在当时带也是首创。为了机动性考虑,该级星舰没有配备独立工程挂仓,取而代之的是加粗了碟部和曲速引擎之间连接区的宽度,也因此让因基莉姆级星舰糟糕的外观饱受诟病。该星舰在当时带由于加入的功能太多,导致各方面性能都没有得到完善设计,所以很少能够在舰队中看到它的身影。
因基莉姆级注册星舰:
NCC-1867 卡拉姆号
NCC-1873 雅茨号
NCC-1909 泰勒斯号
埃拉多斯级
类型:中型巡洋舰
长:307米
宽:144米
高:82米
重:149万吨
载员:440人
巡航曲速:7.6级
最高曲速:9.2级
生产年代:2264年
武装:4x BT型相位炮,2xCB-VII型光子鱼雷发射管
只比因基莉姆级晚一年诞生的埃拉多斯级星舰是“艾伦斯坦计划”中的知名产物,新搭载的BT型相位炮能够在比普通相位炮低30%功耗的条件下造成相同的伤害,它只配备了一个比普通星舰功耗低10%的曲速引擎,引擎用碟部下方的碾杆式工程部挂仓连接,保证了其不错的灵活性。它们相对紧凑的结构设计给该级星舰成功融入了更多的功能型设备,大多数是用于科考和探索用的扫描器跟探测器,在不少前往第三象限的探索任务中,埃拉多斯级星舰都是它们的主力,而令联邦比较意外的是,该级星舰在战斗中的表现也格外出色,他们甚至还因为埃拉多斯级星舰的战斗能力,考虑过将它投入到2270年代威者入侵时的地球防卫战线上,最终没能成功部署。埃拉多斯级在服役初期叱诧风云,曾是多数舰队的受欢迎机体,等到了2290年代,它才逐渐开始被其他星舰取代,而且在没有接收太多技术改造的状态下,依然活跃在了2330年代的支援领域中。
埃拉多斯级注册星舰:
NCC-1898 克里米亚号
NCC-1899 巴塞罗那号
NCC-1915 斯蒂芬号
NCC-1979 巴兰号
NCC-1983 青岛号
海森林级
类型:驱逐舰
长:298米
宽:120米
高:76米
重:98万吨
载员:412人
巡航曲速:8.2级
最高曲速:9.2级
生产年代:2267年
武装:4xBT型相位炮,2xCB-VII型光子鱼雷发射管
海森林级驱逐舰是联邦为用于侦察和战场支援任务而专门开发的星舰,它们有着低廉的造价和较高的可靠性,自服役以来,海森林级便是边疆防卫和巡逻任务的常客。得力于埃拉多斯级星舰的成功,联邦吸取了大量前者的设计数据,并将它们充分运用到了海森林级的设计当中,因此海森林级有着比埃拉多斯级更加紧凑的设计,它在较短的碟部后面安装了一个一体式的工程部挂仓以及一个一体式的曲速引擎,作为艾伦斯坦计划结束之后首批采用该计划星舰技术的驱逐舰,海森林级的机动表现极为出色,甚至一度开始跟米兰达级星舰比拼制造数量,但是由于其使用领域的限制,海森林级最终还是在数量上败下阵来,并于2290年代光荣退役。
海森林级注册星舰:
NCC-1963 约翰逊号
NCC-1964 赛拉米号
NCC-1897 五福星号
NCC-1977 星球之眼号
NCC-1981 达拉明斯号
NCC-1982 杜蒙特号
NCC-1989 汉阳铁号
NCC-1876 铁观音号
星达克级
类型:重型巡洋舰
长:325米
宽:168米
高:78米
重:205万吨
载员:483人
巡航曲速:7.6级
最高曲速:9级
生产年代:2272年
武装:6xBT型相位炮,3xCB-X型光子鱼雷发射管,2xQP型光子脉冲弹发射口
2270年代发生的威者入侵事件让联邦内许多人胆战心惊,还好事情最后被詹姆斯.T.柯克指挥的企业号星舰有惊无险地化解了,但是为了防止威者再次入侵,联邦还是动用了大量资金设计出一级专门用于对超大型星舰起到牵制或控制作用的星舰。由于对手是体型大于自身数倍的星舰,因此星达克级破天荒地装备了四台上下安装的曲速引擎跟三对亚光速用脉冲引擎,它被要求在中型巡洋舰的体积下能够对数十艘同期星舰进行牵引或立场控制作用,所以在牵制性装备方面,联邦在这级星舰上花了巨额的研发费用。可是星达克级所带来的效果却令人失望透顶,由于技术未能达到联邦要求的水准,星达克级在制造了第一架原型机后便立马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这架原型机日后被送去金星星舰研究所进行改造,日后作为一舰队指挥舰活跃在了联邦的领地中。
星达克级注册星舰:
NCC-1990 大力神号
门罗级
类型:战略巡洋舰
长:312米
宽:158米
高:78米
重:155万吨
载员:458人
巡航曲速:8.2级
最高曲速:9.1级
生产年代:2276年
武装:6xMk-XV型相位炮,2xCB-IIX型光子鱼雷发射管,4xQP-II型光子脉冲弹发射口
从外观而言,该级星舰更像是星达克级的缩小版,但是它有着更高的防御力和更快的机动性,其装配有两个特级曲速引擎,分别以舰背舱结构安装在碟部的上面和下面,下面的背舱比上面略长,在多出的空间内,该星舰被装入了一个弧线型融合式工程部挂仓,其光子鱼雷发射管就安装在挂仓前侧,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该武器被敌舰集火攻击导致失效,同样的操作也运用在了光子脉冲弹发射口上(位于上引擎背舱两侧)。作为联邦得以重器的边疆巡逻舰,门罗级出色的完成了它的使命,该星舰的高火力和高机动成功捍卫住了联邦边疆数十年,它们的特级曲速引擎还成为了之后2280年代的超曲速计划部分契机,而这级星舰也在2320年代左右被半人马级取代。
门罗级注册星舰:
NCC-1984 卡尔拉号
NCC-1999 捍卫者号
NCC-1978 守门员号
NCC-1994 自然选择号
埃莫级
类型:轻型巡洋舰/侦察舰
长:299米
宽:156米
高:75米
重:108万吨
载员:422人
巡航曲速:8.5级
最高曲速:9.3级
生产年代:2277年
武装:4xMk-XV型相位炮,2xCB-II型光子鱼雷发射管
作为用于大规模使用的泛用型星舰,埃莫级并没有被设计在大规模战场或者深空探索中活动的能力,它很轻巧也很灵活,但是只配备了少量的武装和较为简陋的扫描装置。联邦最初制造埃莫级的动机并不明确,他们即希望这级星舰能够胜任补给或者侦察等任务,又希望它可以在星际探索中发挥作用。最终经过多方妥协,埃莫级才变成了这个不伦不类的模样,而它的制造,显然是联邦做出的一大错误决定,其并不出众的性能与火力甚至都可以被老一辈星舰所超越,因此只有少数该级星舰活跃在太空中,而让人唯一记住它的事情,便是发生在2279年4月6号的一起第二象限解救人质任务中,由瓦肯人赛门.安德指挥的该级星舰成功安全的救出了全部人质。
埃莫级注册星舰:
NCC-1995 卡拉多瓦号
NCC-1996 爱丽儿号
NCC-2012 图卡西米号
NCC-2013 贝赞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