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小学教育考研经验 ——翻山越岭,去听海风的声音

2020-05-30 11:36 作者:徐影老师  | 我要投稿

文|张CX / 凯程集训营

北京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小学教育专业

一战经历

 

杨绛先生说:年轻人总是想的太多而做的太少。一开始我也没有成为例外,我是一个喜欢寻找意义的人,追求自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大学被调剂到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尽管一开始努力学习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我却看不到自己的未来,很迷茫自己到底要做些什么。

 

在假期和课余兼职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性格很适合也很喜欢当老师,于是大三考取了初中英语教师资格证,却发现我想发展的地方在招聘老师方面对专业有要求,追求梦想怎能轻易放弃,于是决定跨专业考研。

 

在选择学校,选择专业上刚开始也十分的纠结、迷茫,像无头苍蝇一样在考研帮、小红书、小木虫、百度找学校,找各种跨专业的信息。从小就对江南水乡有一种朦胧的向往,一直好奇着戴望舒撑着油纸伞的江南姑娘;“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的《忆江南》单是读起来就给人一种无与伦比的美感,真实的江南水乡便更加令人向往了。

 

此外加之高考失利,对名校的向往,便选择了最美的师范学校南京师范作为我的考研目标,因为考的初中英语教师资格证,所以决定跨考学科英语,官网搜索了参考书目,淘宝买了书之后就开始学习了。

 

三到五月份基本上午上课,下午在自习教室记一下单词,写写长难句。五月份买了南师学科英语的参考书目和真题,开始一点点的啃课本,虽然过了英语四六级,但是英语语言学的知识学起来还是很吃力,我首先要查不认识的单词,把单词背熟之后再去理解句子的意思,接着分析段落结构,然后做课后习题。

 

进行的很慢,两三天才能把一章新知识完全弄懂,书啃的很难,但是没每学完一章都会有满满的充实感。但好景不长,学了大概三分之一的时候找到了两个本专业的学姐的联系方式,听到一个坏消息,南师学科英语对本专业要求可能有限制,虽然官网没有标明,但几乎是约定俗成,而且我口语不太好,本来做好好练习口语的准备,听到这个消息还是很崩溃。后悔自己没有好好收集信息,结果白费了功夫,痛定思痛,最后决定换专业。

 

这时候已经是八月底,马上九月份开学了,南师的333教育综合已经看了两遍了,再换其他专业也来不及,于是就选择了招收跨考生的小学教育。小教大概背了三四遍就上战场了,最后出来成绩是第十四名。第一年考了370,进了复试,但是被刷了。

 

复试的时候太紧张,语无伦次,没有逻辑,惨遭滑铁卢。虽然平时也参加过一些演讲,辩论赛,但是从小怯场的毛病还是给了我致命的一击。录取19个人,我综合排名20名,和上一名差了0.08分,依然记得当时心灰意冷,万念俱灰的心情,南师前两年都有补录的现象,给招生老师打电话,老师说不确定。

 

我把官网刷新了一遍有又一遍,还是没有我的名字,就算补一个,下一个就是我了,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想起每一个独自上下自习的日子,每一次被压力还是梦想叫醒的清晨,所有的精力,物力,财力都投入了,最后就这么失败了吗。是的,就这么失败了,但生活还要继续,于是开始准备毕业论文,找工作。

 

二、反思原因

 

第一年没有考上,有必然的因素,

 

1、前期信息收集不完善,对南师的招生情况没有了解透彻。

 

2、学习过程中作息安排不规律,也没有注意锻炼身体,(一定要锻炼身体,一定要锻炼身体,一定要锻炼身体,一定要,一定要!)重要的事情说五遍也不多,我现在就经常脖子疼呐。好后悔啊!我中午一般不回宿舍,在教室里眯一会,趴着休息脖子也不太舒服,所以下午学习效率就很低,有时候眼睛看着书,也读着,就是不到脑子里去。

 

第一年落榜的时候自责自己当时不用心,学习效率不高,现在才明白是因为作息时间不规律,上午背了一上午,中午不休息或者休息效果不好,大脑休息不好,自然就学不进去。

 

3是自己的心态不对:患得患失,过分看重结果,导致自己在过程中过分紧张。所以心态十分重要,一定要有一个好心态,这也是我二战上岸的原因。

 

二战经历

 

因为家里经济状况出现了一点问题,所以决定先工作,快毕业的时候班主任和我的导师都鼓励我再考一年,我虽然参加了工作,心里还是没有放下考研的想法,十月中旬,已经开始报名了,我知道如果不辞职,我就可能没有机会再考研了,工作的内容自己也不喜欢,我妈也鼓励我继续考研,于是辞了职在学校宿舍租了一个床位。

 

第二年之所以报了更难考的北师,一方面有被南师伤害后孤注一掷的倔强,也有能够承担再次失败的坦然,以第一年的考试情况和自己对北师考题的把握,进入复试的希望还是有的,就算进不了,国家线肯定没问题,北师复试早,也方便调剂,南师复试完基本上没有能调剂的学校了。

 

报名后就开始学习了,满打满算一共60天的时间。英语我二战一套完整的试卷都没有做,因为上年做了好几遍,有些印象,基本是下午背书累了做会阅读,第二天早晨读读单词和前一天做的阅读。333也有上年的基础,教原和教心一边背一边复习,背了三四遍,中教史和外教史只挑重点背的,背了两三遍。

 

北师小教两本书和南师不一样,重新买了书,需要从头看,花费时间比较多,背了两遍的时候找到了本专业的学姐画了画重点,讲了一下答题思路和方法,自己找了找热点和论文,因为北师的小教考的是五道论述题,题目比较活,注重考察逻辑思维能力和架构能力。

 

小教的题目自己模拟了很多,主要在答题的方法上,什么样的题目要用什么结构,以及答题的角度方面。比如减负问题要从国家、社会、学校、老师、家长等方面层层展开,再条条细分,一定要做到条理清晰。

 

然后就上战场了,二战复习和考试的过程中格外的平静,从容了很多,考试时还吃了两盒巧克力,感觉考场上真有些思如泉涌的感觉,小教有两个没见过的题目,是按自己的理解刷刷写上了,自我感觉还可以,最后考了131,对这个分数还是满意的。成绩出来387,排名第四。

 

得知进了复试我却一点也开心不起来,我爸说进了复试应该高兴的,怎么脸色这么凝重,我说上年也进复试了,复试被刷下来的,复试才是我真正要克服的难关。为了克服自己对面试的恐惧,我在学校每天早晨到人流量最多的地方大声的读书。

 

刚开始离他们很远,小声的读书,然后慢慢的离得近一点,慢慢变得越来越大胆,以至于后来迎着人流迎着路人的眼神大声的读书,有时候会在操场上,有时候在学校的小桥上,有时候在树林里,你可以看到有一个姑娘在大声的读文章,可能外人看来像个傻子一样,但我知道,这是通往梦想的路上必须克服的困难。

 

最后会发现,别人不会在意你在干什么,只是自己在意罢了。慢慢的就克服了一些,也有了一些自信。但觉得还不够,这只是第一步,在临场应变能力,表达能力上自己还有很多欠缺的地方。

 

迷茫中经同学介绍我报了凯程的复试班,一周的集训营,短短的七天,心情经历了起起伏伏的变化,无领导刚开始真的不知道怎么发言,思考问题也没有自己的角度,很幸运能遇见凯程,遇见徐影老师和学姐们,在徐影老师一对一的指导和学姐们悉心帮助下,我慢慢的克服了对无领导小组的恐惧,对当众发言的恐惧,心态上更加从容了。

 

复试结束,虽然知道自己不是小组最好的,但是能感觉表现比上年好了很多,第二天接到拟录取的电话,非常开心,两年的时间终于花开结果,得偿所愿。

 

我是一个比较敏感又有点要强的女生,想做的事情就非要完成,一路上爸爸妈妈的支持,老师、学姐的鼓励,朋友们帮助给了我莫大的勇气,十分感谢他们,也感谢自己的坚持不放弃,让我得以圆梦北师。樱花又开了,一个新的春天,另一个新的开始,新的旅程要怀着感恩之心更坚定的生活和学习。也希望正在迷茫或者已经在路上的学弟学妹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四、关于政治

 

我复习的比较晚,两年都是十月份才开始的,分数也都是65分,大家有时间还是尽量早点复习,暑假开始可以。最后突击时间还是比较匆忙,压力也会比较大。

 

复习资料:《风中劲草《肖秀荣1000题》《肖秀荣知识点纲要》 ,《肖四》 《肖八》 《徐涛小黄书》,资料贵在精而不再多,市场上资料大同小异,买两本理解吃透才是关键。

 

10月-11月: 每天看一到两章,然后做对应的1000题,第二天迅速复习一下前一天的知识点和错题,然后看第二章,以此类推,第五天可以停下复习前几天的内容。然后再继续赶进度,大家不要急着赶进度,欲速则不达,我们的目的是掌握知识点,通过考试。

 

11月-12月:背高联押题和肖秀荣的肖四肖八,同时复习风中劲草和错题,一天两到三小时。1000题大概看了三四遍。

 

记忆技巧:可以自己编点记忆口诀,顺口溜。马哲部分要理解性的记忆,不要对政治有排斥心理,用心去看会有自己的感悟和收获的。

 

还有就是肖秀荣的一本小册子,忘记叫什么名字子了,好像是《知识点精讲》,前面是框架图,后面讲了选择题的答题思路和技巧,比如没背过的题,怎么从政治正确、国家大局方向来回答。

 

五、关于英语

 

我是二战,第一年英语80,第二年76,二战英语没怎么学,基本上背单词,做了四五年的阅读,每天都会读阅读增加语感,我学习英语的不二法门就是读,我本人也喜欢读,在读的过程中,可以记单词,掌握语法结构,事半功倍。说说第一年英语的准备方法吧。

 

3-12月:单词

 

及时复习:一直都要记单词,刚开始用的红宝书,红宝书实在太厚了,背了一半换了朱伟的恋恋有词。刚开始边看朱伟的视频边做补充,看完之后拿着背就行了。背单词也要及时复习哦,第二天先看第一天背的,还是那句话,目的是掌握,不是过遍数,这样背上几遍,就可以感觉自己单词量有很大的提高。

 

查缺补漏:背单词的时候可以随时检查,把汉语意思盖住看自己是否能想起来英文,或者把英文盖住想汉语意思,方便查缺补漏。朱伟每个单词都带着相应的句子,可以读一下,近义词,反义词也要掌握。

 

3-6月:长难句

 

每日积累:每一天积累两三句,写在自己准备的本子上,把结构都画上,不求多,贵在精,把每一个记录的句子都弄懂掌握。早上读一下,可以看何凯文的视频,讲的还可以。

 

6-11月:做真题

 

熟、通、透:张剑的黄皮书,做这一个就行,个人感觉不需要其他资料,刚开始做的时候剩下两套,把其他的做个两三遍,再用这两套模拟一下。

 

真题最好做四五遍以上,把阅读做好了其他题型都不是问题,阅读刚开始慢慢做,一下午或者两下午做一篇都ok,每个单词,每个句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都要明白,自己哪里错的,为什么错的,是单词不会,问题没看懂还是段落意思没有理解,都要弄清楚。

 

把阅读尽量都翻译一下,然后看着答案改正,找到自己的知识盲点,翻译也会提高很多。做完晨读都要读一下,有感情的读,学会苦中作乐,学习时的情绪也很重要,直接影响你的效率,要学会把握自己状态,这样提高的会快一些。

 

11-12月:作文

 

形成自己的模板:英语不太好的同学可以整理一下各种题型,归纳一个自己的模板,英语好的同学可以自己发挥,看个人情况。我背得王江涛的作文,后期同学也给过一些模板,作文建议看一下各大机构的押题,第一年大小作文都是背过的,所以写起来比较顺手。

 

关于333教育综合

 

整体时间安排:

 

4 月-8月:凯程+学姐笔记

 

暑假前看了凯程的课程,凯程的课程讲的都很好,结合凯程的解析和学姐的笔记,主要就是熟悉知识,有个大概框架。凯程的真题书和习题库要研究,自己学校考的都要背,但前一年的题重复的概率不大,以防万一还是都背一下,如果没时间必须取舍可以不背。其他学校的也要看,主要看看怎么考和怎么答以及重点在哪儿。

 

7 月-考前 : 背背背(4h)

 

从暑假中期开始背了,我是凯程结合学姐笔记背的,最后背框架(333 思维导图)。前期是断断续续背的,9月份开始每天雷打不动4小时。第一遍会花的时间很久,万事开头难,熬过第一遍就会好很多。前两遍要尽可能背的全面一点,后期如果是从来没考过的知识点就可以略背了,背的时候要知道这个知识点考名词解释、简答题、分析题的时候应该写哪些内容。

 

有的需要背的全面一点,有的大概框架知道即可。我后来越背越熟,积累了一点自己的记忆的方法和找到自己高效时间段,别的时间可以休息或者偷会懒,高效时间一定抓住。我是每天上午10到12点,下午4点到6点学习效率比较高,确实是这样,不知道是不是快放学了的动力,哈哈。

 

还有就是我背政治和教育学的时候会思考和质疑,这个为什么会这样,方法好不好啊,各个大家的思想比较一下,想象他们就在你的面前,自己当裁判点评点评,有没有更好的观点啊,自己编个有趣的顺口溜什么的都可以,就是自己给自己加点戏,也可以拓宽自己的思维,提高自己在考场上的应变能力。每个人应该都有几个或者很多个质疑、厌倦、甚至有些崩溃的瞬间,但是一定要坚持下去,枯燥的学习中给自己找点乐趣,可能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11月-考前 :学姐笔记和框架图

 

后期是学姐笔记和框架图结合看的,对框架图有一点相见恨晚的感觉,框架简单明了,而且几乎包含了所有的重点,把框架和关键词搞清楚,加上之前背凯程的基础,考试的时候在框架的基础上再添枝加叶润色一下就可以了。最后冲刺阶段还是比较建议大家看框架的,速度,高效。

 

坚持到最后:大家一定要坚持到最后,如果累了该放松的放松,但是放松过后要记得继续学,因为我时间比较少,二战中教史和外交史就背了两遍,前一天迅速浏览了一下中教史和外教史的重点,考场上就考到了两个!凭着印象也写上了,真的是不到最后千万不要放弃,坚持到最后就可能有惊喜哒。

 

七、992小学教育

 

资料:黄甫全的《小学教育学》 黄济的《小学教育学》,自己整理重点笔记、学姐教育热点及案例、自己整理热点论文。

 

专业二说起来真是一把鼻涕一把泪,虽然最后考了131分还是满意的,但确定走了不少弯路。因为第一年考的南师的小学教育,南师的题型有选择、填空、名词解释、问答和论述,刘树仁的那本小学教学论基本要全部都背的很熟才行,南师考的都是课本上的知识点。

 

但北师考题比较灵活,只有五道论述题,而且没有参考书,但大家约定俗成都用的黄济和黄甫全这两本。所以刚开始也是课本全部背的,因为十月中旬买的书才到,比较着急,也没有复习思路。在网上花了好多钱买了某机构的视频课,现在想想还是好心痛呐,太不值了,视频让人好失望,黄甫全那本书的视频就是照本宣读,真的完全照着课本念,课后题都不带说一下,基本就看了两三节课,果断弃了。不过给的资料还是有点用的,把重点圈出来了,不用自己再花时间整理了,省了一点时间。

 

眼看到了11月中旬,认识了一位学姐,是北师小教的,这次又是相见恨晚。学姐带来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两本书不用全背的,有些考不到。坏消息也是:两本书不用全背。自己本来时间就很紧张,又做了那么多无用功,当时心态真是有点五味杂陈。所以找信息很重要,先把情况了解清楚,不然恍恍惚惚埋头苦学真会走弯路,希望我的教训给大家当个经验吧。

 

答题时不仅要注意基本知识,还有就是逻辑思维,一定要条理清晰,分层次作答,就比如这两年常考的中小学生减负问题,先分为国家、社会、学校、老师、家长、学生几个角度,然后条条展开,考虑的范围要尽可能全面一点。

 

还有就是考试的时候心态也很重要,一个良好的心态会让你在发挥的时候更好的表现自己甚至超常发挥。

 

最后祝大家都能金榜题名,得偿所愿。


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小学教育考研经验 ——翻山越岭,去听海风的声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