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豪车运动”,噱头、迎风还是真章?


编辑|烨茵
商务|漫谊
设计|有滢
新能源汽车纷纷瞄准高端市场,有戏吗?
最近,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动作频频。不过,上来就是瞄准百万豪车还是让人有点晕。
比亚迪公布高端汽车品牌
11月8日,比亚迪正式公布旗下高端汽车品牌,并定名为“仰望”。该高端品牌定价将在80-150万元之间。官方表示,“仰望”将以颠覆性技术与产品,构建高端品牌,汇集比亚迪最前沿的技术成果、最完备的产业布局、最创新的设计理念,将新能源汽车的安全和性能表现都提升到新的高度。“仰望”产品牌产品将于2023年一季度正式发布。(来源:仰望汽车微博)

埃安推出高端品牌“昊铂”
近日,埃安品牌之夜暨中国第一超跑发布会在广州小蛮腰开启。当晚,埃安推出全新高端品牌Hyper昊铂,并发布Hyper旗下的首款车型——中国第一超跑Hyper SSR。(来源:经济日报)

据说,Hyper SSR推出后,紧随而来的是大量相关媒体报道,有不少质疑的声音,“Hyper SSR号称中国第一超跑,埃安‘飘’了吗?”“埃安打造百万级中国第一超跑,量产或许只是幌子”……
这样踩国产汽车的雄心,似乎有点说不过去。咱们的媒体就不能给国产汽车点信心?就不能好好说话为他们加油?
加油显然没问题,信心是要自己给的。可能见多了忽悠吹牛然后不负责的品牌,突然见了个说真话的也当假话。这是国产汽车品牌的无奈,也是其必须经历的“劫”。
毕竟几十万的还没着落,就直接上过百万的豪车,这跨度还是有点大了。

像华为问界,就是一步一个脚印,一步步迈向高端。
它一出世也面临很多质疑。可贵的是它坚持了下来并打破了怀疑,然后一步一个脚印,直到让人相信为止。
华为:三年内将问界做成全球高端品牌
近日,华为智选车战略总监王连军发表主题演讲称,过去的汽车行业积累了精益制造与供应链体系能力,但未来是软件定义汽车,智能化是汽车产业的终局。据王连军透露,华为内部的共识是:选择复杂的硬件结构和软件结构去做。预计到今年底,华为将有超过 1000 家 AITO 体验店和用户中心,目标是三年之内将 AITO 问界打造成全球高端智能电动品牌。(来源:ZAKER新闻)

国产自主汽车品牌似乎都在新能源赛道上“卷”起来了,纷纷开展品牌高端化运动。其实,这个“卷”真是一件好事。
“高端品牌的打造,意味着更强的发展机会和品牌提升。”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打造高端品牌也是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
高端品牌实验室主任段传敏也认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高端化运动是势所必然的:一方面有市场,中国的高净值人群在逐年增长,他们对于高端的汽车品牌的市场需求是客观存在的;另一方面有实力,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汽车制造大国和汽车出口大国。
比亚迪冲击高端能否成功?媒体这样看……
此前,关于比亚迪要推出百万级别的高端品牌汽车的传闻一直在业界流传,而前几天,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亲自官宣,将于2023年推出全新专业个性化品牌。除此之外,比亚迪还成功解锁国内首个300万辆新能源车的中国品牌,展现了其在新能源赛道上实力。
比亚迪300万台成就达成
11月16日,比亚迪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发布在比亚迪全球总部举行,成为首个达成这一里程碑的中国汽车品牌。活动现场,王传福总裁向中国女足主力队员、亚洲足球小姐王霜女士交付了比亚迪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据悉,从100万辆到200万辆,比亚迪用了1年,而从200万辆到300万辆,比亚迪只用了半年时间。(来源:比亚迪汽车微博)

消息一出,便引来各方的讨论。业界有肯定,也有质疑,那么比亚迪向高端市场进军,究竟能不能成?比亚迪有没有高端品牌的基因?
多点评论:对比亚迪的高端化战略保持审慎的态度
比亚迪缺乏高端品牌的运营基因,核心问题是缺乏技术沉淀。由于在过去一直都专注于低端乘用车市场,导致比亚迪的品牌形象一直都跟廉价、入门、性价比这样的字眼深深绑定。国内消费者对于比亚迪的品牌印象更多停留在一个擅长做入门级产品的国产自主汽车品牌上。这种根深蒂固的形象严重制约了品牌的后续发展和市场的开拓。
作者认为,汽车品牌的高端化之路并不轻松。它需要品牌的精细运营,口碑的长期建立,更需要技术的积累和沉淀。而比亚迪缺乏技术沉淀,这是核心问题。在代表未来智能汽车新发展方向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方面,比亚迪跟当前的国内几家造车新势力以及特斯拉这样的海外巨头都有相当大的差距。
有网友这样说……
【网友评论】
高端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文化理念的外在表现,例如书香门第的子女他/她的行为言语举手投足间不经意流露出的气质即便是一些文凭学历、收入财力都更高的人也学不来的。对人而言气质与文凭财力关系不大,于车而言高端与技术配置关系不大,文化底蕴思想观念才是根本。(来源:今日头条)
在质疑声之外,也有支持比亚迪的声音。有媒体认为,比亚迪为什么要推出这个高端品牌?因为时候到了。
每日经济新闻:高端品牌“仰望”的三重使命
每经网发表评论《“史上最贵”比亚迪要来了:高端品牌“仰望”有三重使命》,记者指出,“仰望”身上肩负三重使命:一、企业品牌战略需要,比亚迪拥有完整的产业布局、前沿的技术成果,但是在高端品牌上却还有缺位,品牌价值也一直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仰望”推出意味着完成了比亚迪品牌矩阵的最后一块版图,与王朝、海洋和合资品牌腾势一起形成了完整的品牌体系;二、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需要,中国汽车产业正在加速崛起,出口量也在加速增长,但是在高端市场上还缺乏能够有力竞争的国产品牌,这个时候也需要中国车企站出来,仰望的品牌文案中致力于成为“中国高端汽车品牌的代表和标杆”,流露的正是这种勇气和底气;三、新能源车产业变革的需要,明年初正式发布时,同步亮相的首款车型是硬派越野,显示了比亚迪的意图,就是要将新能源车覆盖到硬派越野的品类上去抢占赛道的领导优势。(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段传敏:高端品牌不是一日之功
近日,高端品牌实验室主任段传敏发表了评论,他认为这场中国“豪车运动”是“赛道正确,勇气可嘉”,但同时,他也尖锐地指出这场运动“炒作居多,急于求成”。首先,他认为中国的汽车自主品牌进阶的速度过快,从二、三十万突然升级到百万元以上,更多的可能是一种概念性、长远战略性的思考,正常来说,应该是一个逐步更替,不断升级换代的进程;其次,虽然说我们前期有像蔚来和理想这样的造车新势力,但是这些品牌更多的是一种前期的试验概念用车,通过向下俯冲的规模效应来去实现自身的发展。
段传敏认为,高端品牌的升级之战,不是简单的制造和性价比的营销,它是综合了技术能力、运营能力以及品牌能力等诸多项能力的综合性工程。高端品牌的塑造不单单是技术实力、品质能力的积累,更重要的是文化和价值观的积累;高端品牌不是一日之功,不仅是技术材料的堆叠,更重要的是消费者心智的开发与占领。(来源:来一段)
无论如何,这场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高端化运动是值得肯定与关注的,我们也期待能见到真章,祝愿他们能结出丰硕成果!
